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橋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
這三偈,釋尊讚歎此經難聞難信。為什麼呢?佛法不離因果呀!假使一個人,過去生中没有在三寶門中,種下善根種子,決定遇不到佛門的善知識,聞不到佛法,更聽不到不可思議的淨土法門。你不信,且看眼前人海茫茫,有幾人是具有正知正見,信願念佛的菩薩。有幾人能不憍慢,也不懈怠,至心精進,求生淨土。如有能謙虛恭敬,聞到本經,信受奉行,老實念佛;就是不能講經説法,也可說是衆生的善知識,人人見到,都會很歡喜親近他。
本經主要在說明世出世間的因果,那些没有善根善心的人,他們根本不相信因果,當然不要聽聞佛法。就是給他見聞到,他們也不相信,還不是等於無聞。所以釋尊很慨歎的說: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反過來説,假使能有信心清淨,又能嚴持戒律的人,那當然喜歡聽有關因果事理的佛經。而且戒是無上菩提本,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有智慧,必能深信因果。這樣的人,乃能得聞一生成佛,不可思議,無上正法。有如《金剛經》說:「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是諸衆生,得如是無量福德。」因此,釋尊說:那些貢高憍慢的人,還有內心闇蔽,没有智慧,懈怠成性,不能至心精進的人。那是決定難以信此淨土法門,也不會修行念佛,發願往生的。何故難信呢?佛説:主要是過去宿世,没有見佛聞法,種下善根。假如有見到諸佛,又聞過諸佛說法,那就必然很歡喜聽聞如我現在說的本經。這三個偈,釋尊讚歎此經深重,去人輕慢,勸生信樂。又顯示此經難聞,令人信敬,勸修淨土。佛説難以信此法,古德略舉十種難信:
一、今居穢土、習久心安,乍聞彼國清淨莊嚴,疑無此事。
二、縱信彼國,又疑十方佛剎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極樂。
三、縱信當生,又疑極樂離此土極遠,云何得生。
四、縱信不遠,又疑凡夫罪深障重,云何遽得往生。
五、縱信得生,又疑能生此淨土,必有奇妙法門,多做功德,云何但持佛名,即得往生。
六、縱信持名得生,又疑必須多時成就,云何一日七日,一念十念便得往生。
七、縱信一念十念得生,又疑受生不離胎卵濕化,云何彼國悉是蓮華化生。
八、縱信蓮華化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緣,云何一生彼國,便得不退。
九、縱信不退,又疑此法門,乃為接引鈍根衆生,上智利根,必不生彼。
十、縱信利根上智亦生,又疑他經所說,或説有佛,或説無佛,或有淨土,或無淨土,由是狐疑不決,難信者也。
我們已知十種難以信此法,是因為未種善根,而且是憍慢懈怠的關係;那就應當在今生今世,多培植善根福德智慧,決定要信淨土法門。我現在略舉十種信:(一)信念 佛定生淨土。(二)信念佛定滅諸罪。(三)信念佛定得諸佛護念。(四)信念佛人臨終時,佛自來迎。(五)信不問何等衆生,信願念行具足,唯除五逆及謗法,皆得往生。(六)信念佛往生淨土,定得卅二相。定得住不退轉。定得種種快樂莊嚴。定得無量壽。定得與諸菩薩為伴侶。(七)信生淨土更不離佛。(八)信生淨土,定得蓮華化生。(九)信阿彌陀佛,現在説法。(十)信生淨土永不墮三途。能如是生十種信,又能至心念佛,求生淨土,即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皆得往生極樂,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