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二、勉人皈敬三寶
書籍目錄
甲一、懸談
乙五、知經力用
乙七、翻譯及弘傳
丙一、譯人及譯本
丙二、宏傳
甲二、正釋
乙一、序分
丙一、證信序
丁二、聲聞菩薩會集
戊一、聲聞衆
戊二、菩薩眾
己二、歎德
庚三、歎三祇修證
辛二、廣歎
丙二、發起序
丁三、世尊歎許說
戊二、讚歎如來
乙二、正宗分
丙一、上求
丁一、勝緣
丁二、勝行
戊一、法藏因地
戊二、至心精進 
戊三、發大誓願
己三、立誓勉求
戊四、積功累德
己二、別明積功累德
庚二、修莊嚴法身行
辛六、福慧雙修
辛七、離惡修善
十、依正殊勝
壬二、正報殊勝
丁三、勝果
戊一、法藏成佛
己一、所成佛身
戊二、國土寶嚴
己一、先明彼土所有
己二、次明彼土所無
戊三、光明無量
己一、釋尊讚歎
己二、見聞獲益
己四、重明聞光利益
戊四、壽命無量 
戊五、聖衆無量
戊六、七寶諸樹
己一、明樹體相
戊七、道場寶樹
己一、明道樹體量莊嚴
戊八、樂聲演法
戊九、堂舍樓觀
戊十、七寶浴池
己五、明池水功用
戊十一、衣食自然
戊十二、顔貌端正
戊十三、總歎莊嚴
戊十四、華光出佛
丙二、下化 〔下卷〕
丁一、會五乘同歸一乘 
戊一、三輩往生
己一、佛國攝生總示
己二、正明三輩往生
庚二、别明上輩
庚三、别明中輩
庚四、别明下輩
戊二、十方稱歎
己一、長行
己二、偈頌
庚三、頌諸佛稱歎
辛一、諸佛共歎
辛二、頌釋尊獨歎
丁二、較勝劣勸修往生
戊一、補處菩薩 
戊四、菩薩修持
己二、自行修
戊五、菩薩功德
己二、别歎
庚三、四智具足
己三、喻歎
己四、合法
戊六、勸進往生
庚三、擧癡過
辛一、擧癡相
辛二、明癡過
壬二、别明
三、勉離惡修善勸進往生
庚一、略勉徵問
戊七、勸修十善
己一、略擧五惡 
己二、詳釋十惡,勸修十善
庚一、殺生惡
辛二、明殺報
庚二、偷盜惡
辛三、明盜報 
庚三、邪淫惡
庚四、口業四惡 
辛二、明口惡報
庚五、意業衆惡 
己三、結說五惡
庚二、結說惡報
戊八、重重誨勉
己三、示佛悲懷
丁三、見彌陀示當明信 
丁四、說疑城誡勿生疑 
丁五、示化益十方往生
戊一、先明此土菩薩往生
乙三、流通分
丙一、歎經勸學
丙二、彰說利益 
丁二、得果益 
庚二、勉人皈敬三寶

庚二、勉人皈敬三寶


   佛所遊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前述佛出世的悲懷,勉人止惡行善,可以得道;但要得道,須有正信,不然,可能走火入魔。如何能具正信呢?那就要皈敬佛法僧三寶。為什麼?因為佛者 —— 十方諸佛。都是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三德(斷、智、恩)究竟滿,佛是「兩足(福、慧)尊。」法者—— 五乘佛法。佛説:丘井空聚落,無我亦無人,彼岸林泉樂,法是「離欲尊」。僧者 —— 出家五衆。皆是依法以成僧,和樂淨為本,事和及理和,僧是「衆中尊」。如經云:「皈依處處求,求之徧十方,究竟皈依處,三寶最吉祥。」世間多神教的天神,如玉皇大帝。一神教的創造神,如梵王、上帝。都非皈依佛(含三寶)不可。三寶具有真實功德,無煩惱,自性清淨。不同其他的神、主、天、仙,都還有煩惱,仍是凡夫衆生。三寶化世有真有俗,所以佛法能得長住世間。例如:觀音、地藏菩薩,是真實聖賢僧;一般出家僧尼,是普通凡夫僧,這二種都在人間度化衆生。佛的法報化身,是真實佛寶;彫塑繪畫的佛像,是世俗的佛寶,這二種佛寶,能令衆生滅罪獲福,能作衆生無上福田,能生功德,能發淨緣,都應同等尊重皈敬。故經云:「皈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五分法身、三法印、一實相,是真諦法寶;三藏教典,是俗諦法寶,此二諦法寶,是佛所證,由佛所說。即真即俗,如月印千江。即俗即真,如由指見月。三寶化世的作用,佛如良醫,法如良藥,僧如護士衆生即是病人。譬如病人求醫,必須信願以為體,歸彼及向彼(三寶),依彼得救 濟,依彼得解脫病苦。若人自己立願:信仰三寶,皈依三寶,做三寶弟子。信受奉行,斷惡修善,永不退悔,懇求攝受,是人則能契合歸依的真實義。皈依的意義,由淺而深,最後是皈向自心,自性,叫做一體三寶。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 當體,就是正法涅槃。自己依法修持,三業清淨,識心達本源,號曰為沙門,自身與 大衆凡聖僧,便無二無別。皈依的淺深次第:一、反惡歸善。二、反邪歸正,即是脫離邪命、邪業、邪見、邪道。三、反迷歸覺。四、反生死歸涅槃。五、反小乘歸大乘。六、反有相歸無相。七、反萬行歸一心。八、反娑婆歸淨土。

   「佛所遊履」,是指三寶遊化人間,有佛則有法,有佛法必有僧伽。凡有人信仰三寶之處,一人乃至一個聚落村莊,大一點的一鄉名為丘,一城名為邑,甚至全國、全世界。大家都蒙三寶的教化,皈敬三寶,行十善業。這樣的話,那必然天下和平,相順相愛,没有世界大戰,核子死光等的恐怖,這是人和。而且日月運行正常,國泰民安,大家過著太平盛世,就好比日朗風清的日子,這是天和。風調雨順,没有不合 時的風雨,如颱風豪雨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一切天災人禍,疾疫變亂,也不會起,這是時和。如上三和,一方面是衆生行善、一方面是三寶化世,共同感得的瑞應祥和。國家世界,人人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當然也就不會有戰爭。所有的人,個個崇尚道德,遵守倫理,彼此仁義相待,仁而不殺,義而無盜。克己利人,謙敬有禮,忍讓無爭,絕無邪淫穢語,不忠不信的事。所以我説,要實現世界大同,唯有大家皈敬三寶,修行十善,才有可能。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