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詞彙

內容簡介:

1.〉此辭典所蒐集之佛學名詞、術語,是以最切食用者為主,且以語體註釋,便於研究佛者查閱參考。

2.〉 此辭典術語之解釋,是以簡明為主,但對特別重要之名詞,則以概以詳細說明,如有一術語有兩種以上意義者,概分別說明,用 ① 和 ② 加以區別。

3.〉為求佛法名相上更多且詳細的引經據典,在比較重要的基礎佛學名詞上另有附註『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以助學習。

作者    陳義孝 居士編(可點按詳閱作者資料)
文體    白話文
內文    目錄/全文分享
出版社   佛陀教育基金會 . 和裕出版社
屬性    免費結緣
書況    新書.平裝
頁數    281 頁
書本尺寸  寬14.8 x 高21(公分)

? 目錄 -筆畫索引

(喩)佛性好像一塊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而佛性也能使一切眾生的善根功德增長壯大。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譬喻)以地譬眾生之佛性。一切之草木種子皆依地而生,一切之善根功德皆依一佛性而生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一地所生。」文句七上曰:「地,實相也。究竟非二,故名一。」法華義疏八曰:「一相謂一實相,合一地也。」

一個咒語。明就是咒陀羅尼的別名。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陀羅尼也。明為真言陀羅尼之異名。此從佛口所出之陀羅尼,猶佛身所出之光明。故以為名。大日經疏十二曰:「破除一切無明煩惱之闇故,名之為明,然明及真言,義有差別。若心口出者,名真言;從一切身分,任運生者,名之為明也。」

專門受持一佛名號或是一部經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受持一佛名及一經文曰一持。不動經曰:偈文:「一持秘密咒,生生而加護,隨逐不相離,必送華藏界。」

一件僧衣。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納衣》(衣服)一作衲衣。云糞掃衣。拾取人棄不顧與糞掃均之賤物,縫納為法衣,故名糞掃衣,亦名納衣。比丘著之,十二頭陀行之一。作衲者,俗字也。佛祖統紀(慧思尊者傳)曰:「平昔禦寒唯一艾衲。」註「法華經,衲衣在空間。律文謂之五納衣。謂納受五種舊弊以為衣也。俗作衲字失義。」大乘義章十五曰:「言納衣者,朽故破弊縫納供身。」
又(雜名)禪僧多著納衣,故一稱曰衲衣。傳燈錄(多福和尚章)曰:「問如何是衲衣下事?」

一與異。一是彼此一樣,異是彼此迥異,一與異,都是偏於一方的思想。中論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彼此皆同曰一,彼此皆異曰異。皆為偏於一方之思想。中論因緣品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嘉祥疏二曰:「不一不異,治外道計執一異障。」智度論二十曰:「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

一切種智,是佛三智之一。見 三智 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名數)華嚴經云:一切諸如來,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為唯一佛智。即一切種智也。一相寂滅之相,種種之行類相貌皆知,名一切種智。此智觀三諦,若言一相寂滅之相,即是觀中道也,若言種種之行類相貌皆知,即是雙照空假二諦也。見止觀三之二。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三智》(術語)智度論所說:一、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也。知一切法之總相者。總相即空相也。二、道種智,菩薩之智也。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三、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天台以之配於空假中三諦之觀智。然三智就人分別,雖如上各別,而就法之勝劣分別之,則以上兼下,於一切種智中容餘二智,猶如五眼中之佛眼容餘四眼也。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止觀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四教儀集註下曰:「三智圓明,五眼洞照。」又,一、世間智。是凡夫外道之智也。於一切法分別種種,執著有無,不能出離世間,故名。二、出世間智,是聲聞緣覺二乘之智也。發無漏智,照偏真之四諦,能出離世間,故名。三、出世間上上智,是佛菩薩之智也。觀察一切諸法之實相,能得妙覺,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說見楞伽經三。

一個趣向於寂滅的道理,也就是四聖諦中的滅諦。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苦集滅道之四諦也。為聖者所見之諦理,故名聖諦。又聖者正也,為正真之諦理,故名聖諦。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四諦〉
(名數)又云四聖諦,四真諦。聖者所見之真理也。梵語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語Cattāri-Ariyasaccāni。一苦諦Duḥkha-ā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報也。是為迷之果。二集諦Samudya-āryasatya,貪瞋等煩惱,及善惡之諸業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報,故名集諦。三滅諦Nirodha-āryasatya,涅槃也。涅槃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真空寂滅,故名滅。是為悟之果。四道諦Mārga-ā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於涅槃故名道。是為悟之因。
其中前二者流轉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間因果。後二者還滅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間因果。此四者皆云諦者,言其真理實為至極也。而二者皆先果後因者,果易見,因難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厭,然後使斷其因,又舉涅槃之妙果使樂之,然後使修其道,是乃誘引最劣小機之善巧也。
佛起菩提樹下至鹿野苑,為五比丘始說此法。是為佛轉法輪之初。依之而修道證滅者,稱為聲聞人。法華經譬喻品曰:「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四十二章經曰:「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涅槃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
止持會集音義曰:「苦諦者,苦以痛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大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瞋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總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諦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諦也。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可知。
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審一切煩惱惑業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諦也。
盡諦者,亦名滅諦。滅即寂滅,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
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為道諦。審此二道相扶,實能通至涅槃不虛,故名道諦也。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是名助道。」

四聖諦

一條通向涅槃的道路。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到涅槃之一道路也。首楞嚴經五曰:「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長水之義疏曰:「唯此一路,能通至彼。」傳燈錄七,盤山語曰:「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一個真實至極的道理。

唯一的真理。諦就是真理的意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對於二諦三諦而言。謂究竟無二之實義也。與所謂一實諦同。涅槃經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佛答曰:世諦者,即第一義諦。有善方便故,隨順眾生,說有二諦。」是世諦即第一義諦,言有二諦者,示方便之意也。法華玄義第二明一諦之意義,謂譬如醉人,其心眩亂,視日月山川等,悉皆迴轉,而醒人但見不轉,不見轉,眾生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雖謂有二諦,而世諦如轉日,實唯為本日之一諦也。又毘婆沙論第七十二,解一諦之說頗多。有謂滅諦為一諦,有謂道諦名為一諦,乃至評家謂四諦,亦是世諦,亦是第一義諦云。又勝鬘經,謂四聖諦中,三諦是虛妄法,不真實,一滅諦為真實諦。」義林章第二末,謂勝鬘經說為一實諦,是唯如來藏乃為一實,餘有起盡云。案智度論八十六曰:「聲聞人以四諦得道,菩薩以一諦入道。」

(喩)智慧好像一盞明燈。明燈能破除一切的黑暗,而智慧也能破除一切的愚痴。華嚴經說:「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

指人的一生。

指生物的一度生死。

一是平等不二,如:是如常不變,所以一如就是真如的意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者不二之義。如者不異之義。名不二不異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三藏法數四曰:「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讚彌陀偈曰:「同乘一如號正覺。」教行信證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事物物曰理,稱其理彼此同相曰一如。故與顯教諸法同體之一如差異,蓋顯教之一如,一法界也。密教之一如,多法界也。吽字義曰:「同一多如,多故如如。」
又(人名)明上天竺寺之僧。撰法華科註並撰大明三藏法數。見續稽古略三。

謂一切修行的人都同乘一如之理而頓證菩提。

一事或一物的意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切事物盡備法則,故總名為法。一法者,猶言一事一物也,三藏法數四曰:「法即規則之義。」華嚴經十三曰:「惟以一法得出離。」

又名一實相印。見一實相印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對小乘之三法印稱大乘之實印相,曰一法印。又有一實相印之名。即諸法實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

一法的章句。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謂一法也。句為章句之義。即謂絕待無為清淨之法身也。天親之淨土論,分極樂國土之莊嚴功德為十七句,如來之莊嚴功德為八句,菩薩之莊嚴功德為四句,總為三種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莊嚴,略說之,則說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淨句也。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蓋彼論立奢摩他(止),毘婆舍那(觀)之二觀中,觀二十九句現象之差別,即為毘婆舍那,觀一法理體之平等,即為奢摩他。初雖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而其機純熟,則止觀俱行,成柔軟心,二十九句即為一法句,一法句即為二十九句,廣略相入,得如實知見,差別即平等,平等即差別之妙理。

①唯一的法界。亦即真如的理性。②每一法的分界不同,故每一法都叫做一法界。

超絕有無和沒有差別的心。

一佛所教化的國土。剎就是國土的意思,通常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稱爲一剎。

指極短的時間。佛經說在人的一個念頭中就含有九十個剎那。

【印度《摩訶僧祇律》記載:“須臾者,二十念名一瞬頃,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豫,二十羅豫名一須臾。日極長時有十八須臾,夜極短時有十二須臾;夜極長時有十八須臾,日極短時有十二須臾”。一日一夜有30個須臾,1.2萬個彈指,24萬個“瞬間”,480萬個“剎那”。推知“一剎那”是0.018秒。】

唯一真實的相。

證悟諸法一實相的智。

〖結夏安居,佛教術語,也稱為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雨安居、安居、坐臘,指的是在印度雨季期間內,出家人停止到處雲遊三個月,安住在一固定住所精進修行,度過雨季的制度,在這期間僧侶不允許隨意外出。結夏安居結束後,開始供僧衣會。印度結夏安居的時間為印度曆法每年室羅伐拏月,至頞濕縛庾闍月,為期三個月,這又稱為前安居。〗

一次結夏安居的日數是九十天,即由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

同一種的業因。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業因也。同一之業因也。俱舍論十七曰:「一業引一生,業能圓滿。」一業引未來世一生之意。

又名共業共果,即眾生如果造作了同一種的業因,就會召感同一種的業果。

唯一真實的意思,與真如同義。

一真法界無差別的意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名數)一真法界無差別也。起信論所謂真生未分之一心是。

證悟一真法界的實際理地。

唯一真實的法界,也就是佛的法界。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華嚴宗所用極理之稱。猶天台家用諸法實相之語也。唯識論九曰:「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華嚴大疏曰:「往復無際,動靜一言,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迴出者,其唯法界歟。」大疏鈔一曰:「以一真法界,為玄妙體。」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塵盡足為一真法界也。其體絕待故曰一,真實故曰真,融攝一切萬法。故曰法界。乃華嚴經一部之主意。三藏法數四曰:「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

謂一真法界的理體是清淨和無爲的。

①指真如的理體獨一無二。②專心。

又名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等,是天台宗圓敎的觀法。天台宗說宇宙萬有,都具有空中三種諦理,而這三種諦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們在一心之中這樣作觀,即叫做一心三觀。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又曰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或不次第三觀。為天台圓教之觀法,利根菩薩之所修習。原出於大智度論二十七所謂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論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意,天台智者大師之義因之而立。天台觀經疏曰:「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秪一觀而三觀,觀於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又摩訶止觀五上曰:「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蓋天台之意,在對於別教隔歷之次第三觀,而明圓教之不次第三觀也。別教之說,先修空觀,破見思之惑,得一切智,而證真諦之理,次修假觀,破塵沙之惑,得道種智,而知假諦恆沙之法門,後修中觀,破無明之惑,得一切種智,而證中道法身,故三觀次第而用之。圓教之說則不然,三觀融即於一心,不縱不橫,恰如伊字之三點,又如一剎那之法,有生住滅之三相,三即非三一即非一。是故舉一觀,即圓具三觀。謂舉一空觀,則假中亦空。以三觀悉能蕩相著故也。舉一假觀,則空中亦假。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也。舉一中觀,則空假亦中。以三觀之當處皆為絕對故也。是即三觀祇在一心,故得一一之觀,任運具三。如是三一圓融,修性泯絕,非次第而入,非並別而觀,故得三惑破於一時,三智發於一心。所以稱為不可思議之三觀也。維摩經玄疏三,明一心三觀,有三意:一、所觀之境,即一念無明之心,因緣所生之十法界也。二、能觀,觀此一念無明之心,圓照三諦之理。三、證成,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古來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觀之論目。其餘諸教,絕不說一心三觀之旨。又見維摩經略疏七及止觀輔行五之三。

謂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時修習空假中三觀,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時證得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等三種智。

謂三惑融鎔於我們的一心之中。三惑是見思惑、塵沙惑和無明惑。

心專一而不散亂。

一心是很專心的意思,合掌是雙手合一爲掌,也就是表示一心。

很專心的稱念佛的名號。

一心一意的皈向於佛,把生命奉獻給佛教。

很專心的做一件事。

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卽把心定於一行而修正定。
〖真如三昧:觀察真如無相的道理而破除妄惑的禪定。三昧:是梵语(samadhi)的音译,也译作“三摩地”、“三摩提”。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三昧为梵语Samadhi之音译,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心定於一行而修三昧也。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三藏法數四曰:「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種。理之一行三昧者。為定心觀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中略)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起信論曰:「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六祖壇經曰:「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直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次,事之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之異名。一心念佛也。文殊般若經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見起信論義記下末,安樂集下,往生禮讚。

在一行之中同時具足一切之行的意思,如念一佛卽是念一切之佛是,華嚴宗叫做圓行。見圓行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稱之曰圓行。華嚴天台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觀一上曰:「眾生有大精進勇猛,佛說一行一切行,則四三昧。」探玄記一曰:「一行即一切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心中毫無雜念妄想,乃超越念慮的境界。

一個隨喜的念頭。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歸依於法而信服之之念也。法華經法師品曰:「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只要一念堅信阿彌陀佛的本願,就可以成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業。

謂在一剎那之心念中就已攝盡了萬年的歲月。

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車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載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專門說一乘妙理的經典,指法華經。

具有聽受一乘佛法的機根的人。

謂一乘才是真實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方便的菩提而已。

一乘就是一佛乘,圓教就是圓滿之教,在大乘中,一乗圓教是窮極的實敎。

一乘是佛一代教中最究竟圓滿的教法。

一是唯一,實是實相,唯一而真實的相,叫做一實,也就是真如的意義。

一實的教法。教法能乘載人至涅槃的彼岸,故名為乗。

一實的觀法。

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

又名諸法實相印,四法印之一。一實相就是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印就是印契,佛說一切大乘經,都以實相的道理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如有實相印者,便是佛說,否則便是魔說。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諸法實相之一法印也。即對於三法印而謂諸法實相之一理也。妙法蓮華經方便品曰:「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嘉祥疏四曰:「為人說於實相,印定諸法。」三藏法數四曰:「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印者信也,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則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則是魔說。」見一法印條。

在唯一而真實的道理中是毫無虛妄之相的。
【一實圓頓】是讚歎法華經教旨的話,法華經所說的一實之理,具有圓頓的功德,圓頓就是圓滿頓速,功德既然圓滿,成佛自然頓超迅速。

宣說一實圓頓之理的宗派,即天台宗。

闡明一實圓頓之旨的教法,法華經是。

釋迦佛一代的教化。

釋迦佛一代五味的教法。五味:是乳、酪、生酥、熟酥、和醍醐。在涅槃經中,佛以五味作比喻,以醍醐味比喻涅槃經,後來天台智者大師便依据這種說法,而判定佛的一代聖教爲五時教法,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

一實之道,也就是真如之道。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見十住心條。

一個由眾多極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質,如世界是由無數的微塵集合而成,世界稱爲一合相,人體是由四大五蘊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又名一周忌,即人死後滿一週年的忌日。

一闡提迦的簡稱,是極難成佛的意思,有二種:起大邪見,斷一切善根者,名斷善闡提。大悲菩薩,發願眾生度盡,方成佛道,而衆生至多,故亦成佛無期者,名大悲闡提。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Icchāntika,為無成佛之性者。舊稱,一闡提。譯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義。涅槃經五曰:「無信之人,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闡提,諸佛世尊,所不能治。」同二十六曰:「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闡提。」涅槃經疏十曰:「古來云:闡提具含眾惡,不知的翻,唯河西翻為極欲,言極愛欲之邊,此即於總惡之內,取一事為翻。例如涅槃名含眾德,亦無的翻,而翻為滅度者,亦是總中取此一事為翻。」新稱,一闡底迦,譯曰樂欲,樂生死之義。見「阿顛底迦」條。又作一顛迦。楞嚴經六曰:「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長水之義疏曰:「一顛迦,即斷善根者。」

見 一闡提 條。

又名執一語言部,小乘二十部之一,是佛滅後二百年間由大眾部中分化出來的一個流派。

一個極微分子。

佛只以一種聲音向各類眾生宣說法。

一行三昧的簡稱。

(喩)極短的時間。

参禪時轉機的一語。

四向之一。

四果之一。

一乘教就是三乘的意思。

謂於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中,若有一根已經清淨,則其他五根也會跟着獲得解脫。

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止,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止,這樣一減一增,爲一小劫。以數學方式來計算,一小劫等於(84000 -10)x 100 x 2 卽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

二十個小劫爲一中劫,一中初共有三億三千五百九十六萬年。

歷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爲一大劫,一大劫共有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爲一世界由成到毀的年數。

①一個偉大的事業,也就是向衆生開示宇宙人生真理,以令衆生轉迷成悟和了脫生死的偉大事業。②指人的生死大事。

佛爲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此一大事因緣,即爲了化度眾生的因緣。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無非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着手,覓求真本,入佛知見;行入是由實踐着手,實踐修心,磨鍊意志。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名數)一理入,眾生深信本具之理性,於理無所疑,謂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謂之行入也。金剛三昧經上曰:達摩所說有理行二入。夫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捨妄歸真,則聖凡等一,與理冥符而無分別,寂然無為,名曰理入。行入則有四者:一、報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冤苦之時,當念我往昔劫中,捨本逐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之果熟,甘心忍受,都無冤訴。此心生時,與理相應,是體冤進道,故名報冤行。二、隨緣行,眾生無我,皆緣業轉,苦樂齊受,若受勝報榮譽之事,皆是過去宿因之所感,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不增減,八風不動,冥順於道,謂之隨緣行。三、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求,名之為求,智者悟真,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希求,是真無求,順道而行,故謂之無所求行。四、稱法行,性淨之理名之為法,法體無慳貪,順之而行檀,乃至法體明朗而無痴闇,順之而行般若,如是稱法而行六度,名為稱法行。見少室六門第三門二種入。

自力和他方。自力是衆生本身的戒定慧三學;他力是佛菩薩的願力加被。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名數)自力、他力也。為淨土門所談,以眾生自身之三學為自力,以彌陀之願力為他力,捨自力而歸他力,乃淨土門之至極也。略論曰:「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
又一、思擇力,思擇正理而對治諸障之力也。二、修習力,修習一切善行而使堅固決定之力也。見華嚴經疏八。
又有力、無力也。為華嚴宗所談。論萬法之彼此相入以此二力。五教章中曰:「由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中略)自有全力所以能攝他,他全無力故所以能入自,他力自無力反上可知。」

內凡和外凡。內凡是快要進入聖位的人;外凡是剛剛聞敎起信的人。

①淨土和穢土。淨土是諸佛清淨的國土;穢土是衆生污穢的國土。②報土和化土。報土是諸佛報身所住的國土;化土是諸佛化身所住的國土。

①眞心和妄心。真心是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心,圓淨妙明,離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虛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種種的境界。
②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禪定的心,也是修善的心;散心是散亂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①隨緣真如和不變真如。隨緣真如是一種不守自性真如,它隨染緣而生染法,隨淨緣而生淨法;不變真如是清淨本然,雖隨緣千差萬別的諸法,但它的自性,從無遷變。隨緣真如如波,不變真如如水,不變之水起波相,但隨緣之波並不失水性,以隨緣之故,真如即萬法,以不變之故,萬法即真如。
②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有垢真如是衆生所有的真如;無垢真如是諸佛所顯的真如。③在纏真如和出纏真如。在纏真如是有垢真如的別名;出纏真如是無垢真如的別名。 〖真如:佛教術語,一般被解釋爲法的本性,即法的真實本質,也就是法的真實自性。〗


見行和愛行。見行是見思二惑中的見惑;愛行就是思惑。涅槃經說:「人有二種:一者見行,二者愛行。見行之人多修慈悲,愛行之人多修喜捨。」

①流轉門和還滅門。一切眾生,造業受生死,叫做流轉;行者修道證涅槃,叫做還滅。②聖道門和淨土門。行人在此娑婆世界,理解佛法,先斷惑而後證果,名聖道門;若依彌陀願力,往生極樂世界,得不退轉,直至成佛,名淨土門。③福德門和智慧門。在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是福德門;般若一度,也就是明白諸法實相是智慧門。④悲門和智門。悲門是諸佛菩薩利他的德行;智門是諸佛菩薩自利的德行。⑤行布門和圓融門。行布門又名次第行布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滿後方至佛地,次序歷然;圓融門又名圓融相攝門,謂一位中,卽攝一切前後諸位,所以一位滿,皆至佛地。

①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卽佛身上所發出來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夠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發出來的光,它恆常照護着一切衆生。
②常光和神通光。常光是佛身上所常發放的光,如釋迦佛一尋之光是;神通光是佛以神通力所發放的光,如釋迦佛在說法華經時,特以神通光照遍東方一萬八千國土是。

①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夠產生果實的因種,如殼麥等種子是;了因是以智慧去透視事物的原理,如燈照物,了了可見。②正因和緣因。正因是正主的因;緣因是助緣的因。

制衣和聽衣。制衣是佛制定比丘一定要穿著的衣,如比丘的三和比丘尼的五衣是;聽衣是佛特許聽便蓄存的衣,如長衣是。

生身和化身。生身是佛爲了濟度眾生而托於父母胎生的身;化身是佛以神通力變化出來的身。②生身和法身。小乘說王宮中出生的肉身爲生身,而戒定慧等諸功德爲法身;但大乘則說理與智互相冥合的真身爲法身,而隨機應現的應化身爲生身。③真身和化身。真身是佛所證得的法報二身;化身是應眾生機緣變化而現的身。④常身和無常身。常身就是佛的癡身;無常身就是佛的應化身。

得求和命求。得求是衆生希求獲得快樂;命求是眾生希求獲得長命。

諸經開頭時,有通序和別序,如是我聞等是共通於諸經都有,叫通序。序說本經特殊的緣起,叫別序。

①衆生忍和無生法忍。衆生忍是忍受衆生的種種加害而不起瞋恚(huì)的心;無生法忍是安住於無生的法理而不動心。②安受苦忍和觀察法忍。安受苦忍就是衆生忍;觀察法忍就是無生法忍。③生忍和法忍。生忍是忍受有情的瞋罵捶打等凌辱;法忍是忍受寒熱風雨飢渴老病等非情的禍害。

①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誰犯了就有罪,如殺盜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許作,如飲酒等戒是。②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卽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③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時候,自己然能夠收伏身心,防止一切的惡法;道共戒是見了道之後,自然不會再犯戒。這二種戒都是在修定修道之中得的,不是受的。

①有見和無見。有見是偏於有的邪見;無見是偏於無的邪見。②斷見和常見。斷見是執身心斷滅之見,屬於無見;常見是執身心常住之見,屬於有見。

自利和利他。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

理和和事和。理和是二乘聖者共同斷除見思二惑,及共同證悟無爲的道理;事和是對凡僧而言,共有六種,即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見和、利和。以上理事二和,名爲僧伽,卽和合衆的意思。

內苦和外苦。內苦有二種,即一切疾病爲身苦,憂愁嫉恨爲心苦;外苦也有二種,即盜賊虎狼之害,和風雨寒暑之災。

內明和因明。內明是佛所說的一切大小乘教法;因明是考定邪正分清真僞的理法,相等於現代的論理學。

聲聞乘的果位名,梵語叫做斯陀含,華譯爲一來,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①正命食和邪命食。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來資養色身,清淨延命:邪命食是比丘不依佛制,以四邪或五邪之法來求取活命。
②法喜食和禪悅食。法喜食是聽了佛法,心中歡喜,善根增長,資養慧命;禪悅食是修禪得定,心身怡悅,安樂自在。

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一切眾生,在三界六道中,由於善惡業所感,其壽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別,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聖者,已斷見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結果,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的遷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恰如一度生死,其變化神妙莫測,不可思議,故名變易生死,或不思議變易生死。

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惡,亦即諸惡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郎眾善奉行之意。此止持與作持二門,可以攝盡一切的戒律。

利根和鈍根。利根是指根器很銳利的人;鈍根是指根器很遲鈍的人。②指男女的二根,亦即男女的生殖器。

聲聞乘和緣覺乘。凡屬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人,總稱爲聲聞乘;凡屬修十二因緣而悟道的人,總稱爲緣覺乘。以上二乘又分爲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兩種,愚法二乘是聲聞緣覺二小乘,迷執自法,而愚於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與愚法二乘相反,他們善知理法,進入大乘的境界。

【二悟】

順流和逆流。順流是流轉於生死的因果;逆流是還歸於寂滅的因果。

頓悟和漸悟。頓悟是頓時就能開悟;漸悟是逐漸才能覺悟。

①專修和雜修。專修是專修一善;雜修是諸善氣修。②事修和理修。事修是注重事相的修法,如把所善事念念於心,即著相而修,此種修法只能獲得世間的善報,不能出世間;修是注重理性的修法,如把所善事以三輪體空作觀,不著於人、我、法相,這種修法能了生死,證涅槃。③真修和緣修。真修是地上菩薩證真如之後無修行法,無心無作;緣修是地前菩薩真如而有修的行法,有心有作。

道炙和俗象。道衆是有道行的大眾;俗眾是凡俗的大眾。

我執和法執。我執又名法我執,即執著一切法都有實在的體用。

①顯教和密教。顯教是顯明易懂之教,如應身佛释迦牟尼如來所說的一切大小乘教法是;密教是秘密難曉之教,如法身佛大日如來所宣示的一切内證真言教法是。②漸教和頓教、漸教是由淺入深,逐漸使人覺悟的教法;頓教是直說究竟妙理,立刻就能使人覺悟的教法。③律宗判如來一代時教,爲化教與制教二類:化是化導象生,凡諸經論中所示禪定智慧的法門,使人斷惑證真者,都是屬於化教類;制是制定戒律,如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等,爲佛所制的律儀,所以統衆防非者,都是屬於制教類。

①如理智和如量智。如理容又名根本智、無分別智、具智、正體智和實智等,是佛菩薩觀証真如契於諸法實相的真智;如量智又名後得智、分別智、俗智和權智等,即佛菩薩說法度生分別事相的智。②根本智和後得智。境智無異,不起分別,名根本智;分別一切差別之相,慧照分明,名後得智。③真智和俗智。其智是根本智的別名,亦即照了真諦理性的智;俗智是後得智的別名,亦即照了俗諦事相的智。④實智和權智。實智是真性之中的真實智慧;權智又名方便智,即相機説法的方便智慧。⑤一切智和一切種智。一切答是聲聞緣覺的智,能夠明白一切法真空的道理;一切種智是佛的智,能夠通達一切諸法的實相。聲聞緣覺只有一切智,佛則二智皆有。

依報和正報。依報又名依果,即眾生依之而住的果報,如國土大地房屋器具等是;正報又名正果,即眾生五蘊假合的身體,因此身體乃因惑造業所感,是正統之果報。

言答和示相答。言答是以言語來作答;不相答是示現種種的形相來作答。

①見惑和思惑。見惑是見解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不正見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如貪、瞋、痴、慢、疑等五煩惱是。斷此見思二惑,即証阿羅漢果,出離三界、②理惑和事感、理惑是對理性的迷惑;事惑是對事相的迷惑。

①引業和滿業。造善惡業後,此業能牽引眾生,生於六趣四生,受苦樂報,名爲引業,這是就此業的因位而言。待到此業種子在第八識中,薰習成熟,發爲果報時,則能使造者,在六趣四生中,得種種身,享種種受,如強弱夭壽苦樂等,皆能令其圓滿,名爲滿業,這是就此業的果位而言。②定業和不定業。定業是一定要受果報的業;不定業是不一定要受果報的業。③善業和惡業。善業是良善的行爲作業,如修五戒與十善是;惡業是惡劣的行爲作業,如造作五逆與十惡是。④共業和不共業。共業是招感共同果報的業因;不共業是招感各別不同果報的業因,如身體不同,苦樂不同等是。

性罪和遮罪。性罪是本性就是罪惡,如殺、盗、淫、妄,不待佛制,誰犯了就會得到報應;遮罪是遮止的罪,如酒的本質不是惡,但是佛禁止不許飲,誰飲了就會得到毀犯佛制戒的罪。

了義和不了義。了義是說理非常透徹究竟的意思,如宣說真實義理的大乘經是;不了義是說理透徹和不究竟的意思,如只爲方便而說的經典是。

欲愛和法愛。欲愛是凡夫們對五欲的貪愛;法愛是菩薩們對正法的喜愛。

①難行道和易行道。凡依經教,在此土積累功勳,斷惑證真,修因果者,皆屬難行道攝;凡依念佛法門,往生淨土,於彼國中,仗佛威神,終成正覺者,皆屬易行道攝。②有漏道和無漏道。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道就是帶有煩惱不清淨的道法,如三乘行人在見到真理以前所修的一切行法是;無漏道是無煩惱及清淨的道法,如三乘行人在見到真理以後而順着真理起修的一切行法是。

世間檀和出世間檀。世間檀就是凡夫的布施,或聖人有漏心的布施;出世間檀就是聖人無漏心的布施。

又名兩舌,即搬弄是非,離間他人。

涅槃際和生死際。際是界的意思,小乘人視生死與涅槃有分界,但大乘人體悟諸法性空,視生死即涅槃,無界限可分。

有漏和無漏。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就是有煩惱,無漏就是無煩惱。

俗諦和真諦。俗諦又名世諦,或世俗諦,即凡夫所見的世間事相;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或勝義諦,卽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亦即內證離言法性。

生身的苦果和煩惱的殘餘,叫做二餘,若加上業的殘餘,便叫做三餘。

①經藏和律藏。經藏是佛所說的經文;律藏是佛所說的戒律。②聲聞藏和菩薩藏。聲聞藏又名小乘教,即說聲聞緣覺二乘教理的經典,如四阿含經等是;菩薩藏又名大乘教,卽說修行菩薩道的經典,如華嚴等諸大乘經是。

①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又名惑障,卽貪瞋痴等煩惱,能使衆生流轉於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礙涅槃之業,故名煩惱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卽衆生有無明邪見,無明邪見能覆蓋慧解,令不聰利,因而障礙菩提之業,故名所知障。
②事障和理障。貪、瞋、痴等煩惱能使生死相續,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見能礙正知見,障大菩提,名理障。

①智德和斷德。智德即菩提,因菩提能透視一切的事理;斷德卽涅槃,因涅槃能斷除一切的妄惑。②悲德和智德。悲德是諸佛菩薩利他的德行;智德是諸佛菩薩自利的德行。③性德和修德。性德是自性本具的德;修德是用功修來的德。

事證和理證。在三學中,修戒學是事證,修定慧二學是理證。

內護和外護。內是指自身内在的心;外是指外在的親人眷屬。

①本覺和始覺。本覺是本有的覺,非是修而後得,九界眾生,皆有此覺,雖經無量劫的生死流轉,而不動不變,與佛無異;始覺是因爲本覺隨緣,現垢染相,又因爲一向垢染,今日開始悔悟,活生起覺心,所以謂之始覺。其實本始同是一覺,譬如油燈,原是光明的,此名本明,中間一度,被風吹滅了火,呈黑暗現象,此名不明,後來又把它再點亮了,因爲第二度的明,是暗後復明,所以名爲始明,其實本明始明,其明相同。
②等覺妙覺。等覺是與佛差不多相等的覺悟;妙覺是微妙至極的覺悟,也就是佛的覺悟。③自覺和覺他。自覺是使自己覺悟,但要把界內見思惑和界外塵沙無明惑,悉皆斷除,才是達到自覺的地位;覺他是將自己所覺悟的真理,轉而覺悟他人。此二覺圓滿,便稱爲佛。

起信論所說,即阿賴耶識和分別事識,阿賴耶識華譯爲藏識或無沒識,因它含藏一切法的種子而不沒失;分別事識又名意識,卽依阿賴耶識而生分別色聲等六塵之眼耳等六識。

事觀和理觀。事觀是觀察一切因緣生的事相;理觀是觀察一切事物的理性。

①指常斷二邊見。無常誤認爲有常是常見;非滅誤認爲斷滅是斷見。
②有邊和無邊。邊是邊際的意思。世間一切的事物,必假衆緣和合而生,無有自性,雖無自性,但不能說是無,是名有邊;又世間一切的事物,卽假眾緣和合而生,原無自性,無自性,則一切法皆空,不能說是有,是名無邊。

二邊是指有無二邊;三際指過去,現在、未來三時,或指外、內、中間三處。

受五蘊身心是一邊,解脫五蘊身心又是一邊,受了今之五蘊身心後,中間因修八正道,而解脫了後之五蘊身心,這就是由此一邊,經過中間,而到另一邊,三者相關連,而性相皆寂,無可取著,名二邊中間無礙。

今世和來世。

有情世間和器世間。有情世間及眾生由惑造業所感的生死存亡的色身,也就是有情的正報;器世間卽眾生所依靠的宇宙國土,也就是有情的依報。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正報〉(術語)二報之一。又曰正果。有情之自心也。是為依過去業因而感得之果報正體,故曰正報。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依報〉(術語)心身者,正實之果報也。此心身依止之身外諸物,謂之依報。如世界國土,家屋,衣食等是。瓔珞本業經上曰:「凡夫眾生,住五陰中,為正報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報之土。」

福足和慧足。在六度中,般若是慧足,其餘五度是福足。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六度〉(名數)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別真理也,此六度為萬行之總體。前五為福行,後一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斷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六度〉(名數)六波羅蜜也。舊稱波羅蜜,譯言度。新稱波羅蜜多,譯言到彼岸。度為度生死海之義,到彼岸為到涅槃岸之義,其意一也。其波羅蜜之行法有六種: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仁王經上曰:「六度四攝一切行。」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五度〉(名數)福行之五波羅蜜也:一、布施,慈心施物也。二、持戒,持佛戒而慎身口意之惡也。三、忍辱,忍耐一切之苦痛陵辱而心不動也。四、精進,勇猛勵一切之善,伏一切之惡也。五、禪定,心止一處而拂去妄念也。

又名兩足尊,是佛的尊號,因佛在有兩足的有情中是最尊最貴者。又佛福慧兩足,故被稱爲二足尊。

①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蘊無我的真理;法空卽悟諸法緣起性空的真理。②性空和相空。性空是說諸法皆衆缘和合而生,根本沒有自性;相空是說諸法緣生的相,都是虛空不實的。

人空觀和法空觀。觀五蘊之中無人我故,不見有衆生相,名人空觀;觀五蘊諸法,但有假名,並無實體,不見有法相,名法空觀。

我空真如和法空真如。二乘聖者,悟人我空無之理,名人空、我空、生空,悟後所證的真如境界,即我空真如。菩薩悟法空之理,悟後所證的真如境界,即法空真如。

四禪之一,即色界二禪天的禪定,其境界是定心細微,無尋伺的心所,於三受中只有喜樂的二受。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四禪〉(名數)色界四天之四禪定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四禪〉(術語)分貫練薰修之四種為四禪也。見觀練薰修條。又四禪天四禪定也。又四禪中之第四禪天也。三代實錄曰:「四禪不壞於三災。」

修成二禪的人所住的天界,在色界的第二重,共有三天,即少光天、無量光天和光音天。在此二禪天的天人,因無尋伺的麤(cū同“粗”表達動粗的意思)動,所以能夠避開切末的大火災,但因爲心中還有喜樂的念頭,所以不能避開劫末的大水災。

佛的二種色身,卽實色身和化色身。實色身就是佛的報身;化色身就是佛的應身。〖應身(梵語:निर्माणकाय nirmāṇakāya),大乘佛教術語,又譯為應化身、應化法身、化身等,大乘佛教認為非佛的真常法身,而是為眾生說法,臨時變化而來的身相。〗

①隨緣真如和不變真如。隨無明之緣而起九界的妄法,叫做隨緣真如;雖隨緣而爲妄法,但其真性不變,叫做不變真如。因隨緣真如故,真如就是萬法,因不變真如故,萬法就是真如。②有垢眞如和無垢真如。有垢真如是衆生所有的真如;無垢真如是諸佛所顯的真如。③在纏真如和出纏真如。這是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的別名。④生空真如和法空真如。空人我之後所顯的眞如叫做生空真如;空法我之後所顯的真如叫做法空真如。⑤依言真如和離言真如。真如之體,本來就是離言詞之相和心念之相,叫做離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說而顯其相,叫做依言真如。⑥安立真如和非安立真如。這是依言真如和離言真如的別名。

①金光明經所說的法身和智法身。法身者,諸佛與眾生同具的本覺理性,在眾生爲無明所隱沒,在諸佛則爲始覺之智而顯現;智法身者,始覺之智究竟,與本覺之理契合。②菩薩瓔珞經所說的果極法身和應化法身。果極法身就是法性法身;應化法身就是方便法身。③瓔珞經所說的自性法身與應化法身。自性法身就是真身;應化法身就是應身。④曇鸞所立的法性身和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是證得法性理體之佛的真身,攝在三身中之法身與報身中;方便法身即是由法性法身而示現的種種方便化益眾生的應化身。⑤元照所立的理法身和事法身。法身就是如來所證的真理;事法身就是戒定慧等五分功德法。

人我見和法我見。人我見是凡夫們不明白五蘊假合的道理,對於自己的身心妄執有一實在的我體的邪見;法我見是凡夫們不明白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對於諸法妄執有其實在的體用的邪見。

人我執和法我執。與二我見同義。

①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是天台宗所說的通教,對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而說,亦爲三乘所共同修證,故名共般若;不共般若是天台宗所說的別圓二教,只對別圓之二菩薩說,不共於聲聞、緣覺二小乘,故名不共般若。②實相般若和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就是窺見心性,徹證實相的智慧;觀照般若就是觀照實相的智慧。

又名二挾持,或兩脇士,即在佛左右協助弘法的人。阿彌陀佛的二脇士是觀世音和大勢至二菩薩,藥師佛的二脇士是日光和月光二菩薩,釋迦佛的二脇士是文殊和普賢二菩薩。

根本煩惱和隨煩惱。根本煩惱卽貪瞋痴慢疑惡見等六種大煩惱,因爲是一切煩惱生起的根本,故名根本煩惱;隨煩惱即忿恨覆等二十種小煩惱,因爲是隨逐六種根本煩惱而生起的枝末煩惱,故名隨煩惱。

①慧解脫和心解脫。慧解脫是說智慧能使人脫離一切的煩惱障,最終證悟不生不滅的涅槃;心解脫是說心識能使人脫離一切的定障,而得進入於滅盡定。
②性淨解脫和障盡解脫。性淨解脫是衆生的本性清淨,沒有繫縛染污的相;障盡解脫是衆生的本性雖然清淨,但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煩惱,不能顯現本性,今把惑障斷除,而得解脫自在。

勝應身和劣應身。勝應身是佛非常殊勝的應化身,是佛應初地以上的菩薩而示現的一種應化身;劣應身是佛最下等惡劣的應化身,是佛應初地以下乃至凡夫而示現的一種應化身。

皈依佛寶和實的戒法。

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有覆無記是極其微弱的惑障隱覆着聖道,但不是召感苦果的惡性;無覆無記是離惑障的無記法。無記是體性微弱到無善惡可記的意思。

念念無常和相續無常。念念無常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念念生滅而不停住;相續無常是說相續之法在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最終還是要歸於壞滅,如人命的死亡及燈火的熄滅是。

人無我和法無我。人無我是了解五蘊假和合之義,知道人無常一的我體可得;法無我是了解諸法因緣生之義,知道諸法皆無實在的體用。

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的智慧。

貪愛與信愛。貪愛是一種有染污的愛,如愛妻子是;信愛是一種無染污的愛,如愛師長等是。

身病和心病。身病是人們身體上所發生的種種疾病;心病是人們心理上所發生的種種病態。

財施和法施。財施是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聞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說。

次第證和超越證。這是聲聞乘行人證悟四果的兩種情形。次第證又名次第斷,就是由初果起,次第的斷除煩惱,次第的證悟四果阿羅漢;超越證又名超越斷,即不經過初果乃至三果,一下子便證悟四果阿羅漢。

①作持戒和正持戒。見二持條。②出世間戒和世間戒。出世間戒沙彌的十戒及比丘尼的具足戒;世間戒優婆塞與優婆夷的五戒和八戒。③性戒和遮戒。見二戒條。②道共戒和定共戒見二戒條。⑤性重戒和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者,卽殺、盜、淫、妄、因此四者自性是極重的罪,故云性重;息世譏嫌戒是飲酒以下的一切戒律,佛大慈爲了息世人的譏嫌,所以特別制訂,即一切的遮戒是。⑥隨相戒和離相戒。隨相戒之隨即隨順,相卽形相,隨順如來之效,而現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隨相戒;離相戒之離卽遠離。持戒的人,心無所著,則一切的戒相,猶如虛空,了無持戒的相,故名離相戒。

多聞比丘和寡淺比丘。多聞比丘是指聞誦經典雖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淺比丘是指讀誦經典雖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

自性三寶和別相三寶。佛法僧三寶在自己的心性上現出來,叫做自性三寶;佛法僧三寶有各別的形相,如佛有法報應三身的分別,叫做別相三實。自性三寶是體,別相三實是用。

身精進和心精進。身精進是身體力行善法;心精進是勤斷慳貪(qiāntān吝嗇而貪得)等之惡心。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樂根、憂根、喜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受持五戒的人,時常都有二十五位善神護衞其身。

由業因而有果報生,故果亦名爲有,三界的果法,分爲二十五類,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惡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禪天為四有,另大梵天五淨居天無想天爲三有。無色界四有,即四空處。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四禪天〉(界名)新云四靜慮天,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色界四天處也。分別之以受與觀覺(新曰尋伺):一、初禪天,初禪已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就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而與意識相應,有樂受而與三識相應,且有覺觀之二者。此地薩婆多部立梵眾梵輔之二天,經部與上座部,加大梵天為三天(薩婆多以之於梵輔天中攝),故初禪天有三天。二、二禪天,二禪已上,亦無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之一,因而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無眼等五識,故無樂受,又意識之怡悅麤大,故是喜受而非樂受。但無覺觀二者,此地有少光,無量光,極光淨(光音)之三天。三、三禪天,是亦僅有意識。有樂捨二受與上相應。此地意識怡悅之相,至極淨妙,故立為樂受。此地亦有少淨,無量淨,徧淨之三天。四、四禪天,此亦僅有意識,唯有捨受與之相應。此地薩,經二部立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八天,上座部於此加無想天為九天(薩經二部攝之於廣果中),故薩婆多部有十六天,經部有十七天,上座部有十八天,大乘唯識與上座部之義同為十八天。

三界共有二十八天,卽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欲界六天是四王天,忉(dao¹)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是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偏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色界四天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在此三界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與忉利天,因依須彌山的地界而居,故稱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是凌空而處,故名空居天。茲列表說明如下:

二十八天

比丘的具足戒。分八段,即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單墮、四悔過法、一百眾學、七滅諍法。

地、水、火、風、空、見、識。地水火風是四大,空卽虛空的本性,見卽眼根的見性,識卽八識。因爲以上七大周徧於法界,所以叫做大。

地獄有、畜生有、餓鬼有、天有、人有、業有、中有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中有〉(術語)四有之一。生死之果報有而非無,謂之有,現生與當生中間之果報謂之中有,又稱中陰。中有者為滅當來之生之業所引生者,故中有之形如其所趣本有之形。欲界中有之量,如小兒年五六歲,然諸根明利。又色界中有之量,圓滿如本有,衣服與體俱生,以慚愧之心增盛故也。其他欲界之中有,則以增長之無慚愧故而無衣。且欲界之中有,以香為食,因而稱之為乾闥婆。又天之中有仰頭人,鬼畜生之三者,橫而如人,地獄之中有,頭下足上。俱舍論九詳說之。此中有有有無之論。

律宗、法相宗、三論宗、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禪宗。

七種的煩惱,使就是煩惱的別名。一、欲愛,即五欲的貪愛。二、恚(hui⁴ 恨、怒),即瞋恚無忍。三、有愛,卽色無色愛。四、慢,即貢高我慢。五、無明,即不明事理。六、見,即各種邪見。七、疑,即懷疑正法。

七種的煩惱,垢就是煩惱的別名。
一、欲垢,即欲使他人知道自己的功德。
二、見垢,即對自己的功德生執著分別的見解。
三、疑垢,卽對於自己的功德生起疑惑。
四、慢垢,即以自己的功德去跟別人校量而生出輕慢他人的心。
五、憍(jiāo)垢,卽對自己的功德生起貢高欣喜的心。
六、隨眠垢,即自己的功德爲他人所蓋覆而生煩惱。
七、慳垢,即對自己的功德生起慳惜的心。

七種大逆不道的行爲,卽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尙、殺阿闍梨、破羯摩檜及轉法輪僧、殺聖人(小乘是阿羅漢,大乘是地上菩薩)。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阿羅漢〉(術語)Arhāñ,小乘極悟之位名。一譯殺賊。殺煩惱賊之意。二譯應供。當受人天供養之意。三譯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之意。智度論三曰:「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破,是名阿羅漢。復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復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又譯曰應真,真人。法華文句一上曰:「阿颰經云應真,瑞應云真人。」四果之一。

(喩)七覺支。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七覺支〉(術語)覺法有七種,故云七覺支。即七菩提分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七覺分〉(名數)又曰七菩提分,七覺支。俱舍論謂之七等覺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覺有覺了覺察之義。此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覺。覺法分七種,故曰支,或曰分。
一,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之真偽。
二,精進覺支,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行真法。
三,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
四,輕安覺支,止觀及法界次第名為除覺分,斷除身心麤重,使身心輕利安適。
五,念覺支,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
六,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
七,行捨覺支,捨諸妄謬,捨一切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是行蘊所攝之捨之心所,故名行捨。
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動時,可用除捨定之三覺支攝之,若心沈沒時可用擇法精進喜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是故除念覺外,他六覺隨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以捨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徧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梵 Saptabodhyaṅga。

見 末那識 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末那識〉(術語)唯識論所說八識中第七識,以由第八識為所依,以第八識之見分為所緣而生之識也。末那識譯為意。意有思量之義,此識常緣第八識之見分思量,我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執之根本也。然則第六識名為意識,有何分別?彼為依此末那即意而生之識,故曰意識。即依主釋也。此末那即第七識,故云末那識(即意識)是持業釋也。唯識論四曰:「是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此名異第六意識,此持業釋,如藏識名,識即意故。彼依主釋,如眼識等,識異意故。」同述記四末曰:「末那是意。」梵Manas。

律學的七項罪名,郎一、波羅夷,是棄(於佛法之外)罪,是斷頭罪,是不可救藥罪。二、僧殘,是個團淨法中的殘傷者,惟其雖殘而尙有懺除救藥的餘地。三、偷蘭遮,譯作大障善道、大罪、麤惡、麤過等,或稱爲濁重犯,主要是由於波羅夷及僧殘罪的未遂罪中產生,但是也有獨立產生的。四、波逸提,譯作捨墮,這是由於取了蓄了不應當蓄的東西,忘了帶上不應不帶的東西,首先將那東西捨給僧中,然後再以懺波逸提罪的方法懺罪。五、提舍尼,意思是向彼悔,比丘共有四條特定的戒,犯了以後,須立即面對(彼)一人宣說悔過,所以又稱爲悔過法。六、惡作,指身業的惡作,是舉止上的小過小失。七、惡說,指口業的惡說,是言語上的小過小失。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前五衆是出家眾,後二衆是在家眾。

地獄趣、餓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羅趣。趣是趣向的意思。

十惡中的前七惡叫做七支,卽身三(殺生、偷盜、邪淫)與口四(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的惡業。〖兩舌:利用機會,在兩人之間道長話短,並搬弄是非,最終目的在於挑撥離間,破壞當事人的處事和諧。《佛说戒德香经》卷1:“不两舌者,家常和合无有别离。”〗

戒止身三、口四的七支作業。

指過去的七佛,卽毗(pí)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七佛八菩薩神咒經所說,七佛是維衛佛、式佛、隨棄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八菩薩是:文殊師利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跋陀和菩薩、大勢至菩薩、後大勢至菩薩、堅勇菩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