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塊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而佛性也能使一切眾生的善根功德增長壯大。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譬喻)以地譬眾生之佛性。一切之草木種子皆依地而生,一切之善根功德皆依一佛性而生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一地所生。」文句七上曰:「地,實相也。究竟非二,故名一。」法華義疏八曰:「一相謂一實相,合一地也。」
→ 三藏法數:[出法華經] 一地者。一實相地也。地有能生之義。一切草木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以譬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一切習因種子。皆依五陰之身增長成熟。至於法華會上。聞佛說一乘法。皆成菩薩法性。五陰則是一實相地。故經雲。一地所生。是也。 (習因者。所作所為。習續不斷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一明
一個咒語。明就是咒陀羅尼的別名。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陀羅尼也。明為真言陀羅尼之異名。此從佛口所出之陀羅尼,猶佛身所出之光明。故以為名。大日經疏十二曰:「破除一切無明煩惱之闇故,名之為明,然明及真言,義有差別。若心口出者,名真言;從一切身分,任運生者,名之為明也。」
一持
專門受持一佛名號或是一部經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受持一佛名及一經文曰一持。不動經曰:偈文:「一持秘密咒,生生而加護,隨逐不相離,必送華藏界。」
一衲
一件僧衣。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納衣》(衣服)一作衲衣。云糞掃衣。拾取人棄不顧與糞掃均之賤物,縫納為法衣,故名糞掃衣,亦名納衣。比丘著之,十二頭陀行之一。作衲者,俗字也。佛祖統紀(慧思尊者傳)曰:「平昔禦寒唯一艾衲。」註「法華經,衲衣在空間。律文謂之五納衣。謂納受五種舊弊以為衣也。俗作衲字失義。」大乘義章十五曰:「言納衣者,朽故破弊縫納供身。」
又(雜名)禪僧多著納衣,故一稱曰衲衣。傳燈錄(多福和尚章)曰:「問如何是衲衣下事?」
一異
一與異。一是彼此一樣,異是彼此迥異,一與異,都是偏於一方的思想。中論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彼此皆同曰一,彼此皆異曰異。皆為偏於一方之思想。中論因緣品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嘉祥疏二曰:「不一不異,治外道計執一異障。」智度論二十曰:「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
一智
一切種智,是佛三智之一。見 三智 條。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名數)華嚴經云:一切諸如來,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為唯一佛智。即一切種智也。一相寂滅之相,種種之行類相貌皆知,名一切種智。此智觀三諦,若言一相寂滅之相,即是觀中道也,若言種種之行類相貌皆知,即是雙照空假二諦也。見止觀三之二。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三智》(術語)智度論所說:一、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也。知一切法之總相者。總相即空相也。二、道種智,菩薩之智也。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三、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天台以之配於空假中三諦之觀智。然三智就人分別,雖如上各別,而就法之勝劣分別之,則以上兼下,於一切種智中容餘二智,猶如五眼中之佛眼容餘四眼也。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止觀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四教儀集註下曰:「三智圓明,五眼洞照。」又,一、世間智。是凡夫外道之智也。於一切法分別種種,執著有無,不能出離世間,故名。二、出世間智,是聲聞緣覺二乘之智也。發無漏智,照偏真之四諦,能出離世間,故名。三、出世間上上智,是佛菩薩之智也。觀察一切諸法之實相,能得妙覺,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說見楞伽經三。
一滅
一個趣向於寂滅的道理,也就是四聖諦中的滅諦。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苦集滅道之四諦也。為聖者所見之諦理,故名聖諦。又聖者正也,為正真之諦理,故名聖諦。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四諦〉(名數)又云四聖諦,四真諦。聖者所見之真理也。梵語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語Cattāri-Ariyasaccāni。一苦諦Duḥkha-ā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報也。是為迷之果。二集諦Samudya-āryasatya,貪瞋等煩惱,及善惡之諸業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報,故名集諦。三滅諦Nirodha-āryasatya,涅槃也。涅槃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真空寂滅,故名滅。是為悟之果。四道諦Mārga-ā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於涅槃故名道。是為悟之因。
其中前二者流轉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間因果。後二者還滅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間因果。此四者皆云諦者,言其真理實為至極也。而二者皆先果後因者,果易見,因難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厭,然後使斷其因,又舉涅槃之妙果使樂之,然後使修其道,是乃誘引最劣小機之善巧也。
佛起菩提樹下至鹿野苑,為五比丘始說此法。是為佛轉法輪之初。依之而修道證滅者,稱為聲聞人。法華經譬喻品曰:「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四十二章經曰:「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涅槃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
止持會集音義曰:「苦諦者,苦以痛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大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瞋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總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諦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諦也。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可知。
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審一切煩惱惑業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諦也。
盡諦者,亦名滅諦。滅即寂滅,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
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為道諦。審此二道相扶,實能通至涅槃不虛,故名道諦也。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是名助道。」
一路
一條通向涅槃的道路。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到涅槃之一道路也。首楞嚴經五曰:「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長水之義疏曰:「唯此一路,能通至彼。」傳燈錄七,盤山語曰:「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 三藏法數:[出首楞嚴經] 路猶道也。即能通之義。謂諸佛如來。離於生死。入大涅槃。無不皆以首楞嚴大定而為正路。捨此則無由而入。經雲。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是也。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梵語首楞嚴。華言健相。又一切事究竟堅固。梵語薄伽梵。佛之總號。其義有六。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
一極
一個真實至極的道理。
一諦
唯一的真理。諦就是真理的意思。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對於二諦三諦而言。謂究竟無二之實義也。與所謂一實諦同。涅槃經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佛答曰:世諦者,即第一義諦。有善方便故,隨順眾生,說有二諦。」是世諦即第一義諦,言有二諦者,示方便之意也。法華玄義第二明一諦之意義,謂譬如醉人,其心眩亂,視日月山川等,悉皆迴轉,而醒人但見不轉,不見轉,眾生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雖謂有二諦,而世諦如轉日,實唯為本日之一諦也。又毘婆沙論第七十二,解一諦之說頗多。有謂滅諦為一諦,有謂道諦名為一諦,乃至評家謂四諦,亦是世諦,亦是第一義諦云。又勝鬘經,謂四聖諦中,三諦是虛妄法,不真實,一滅諦為真實諦。」義林章第二末,謂勝鬘經說為一實諦,是唯如來藏乃為一實,餘有起盡云。案智度論八十六曰:「聲聞人以四諦得道,菩薩以一諦入道。」
→ 三藏法數:《一實諦》
〔出涅槃經〕謂一實相中道之理也。無有虛妄。無有顛倒。若聖若凡。性本不二。故名一實諦也。
一燈
(喩)智慧好像一盞明燈。明燈能破除一切的黑暗,而智慧也能破除一切的愚痴。華嚴經說:「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
一期
指人的一生。
一期無常
指生物的一度生死。
一如
一是平等不二,如:是如常不變,所以一如就是真如的意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者不二之義。如者不異之義。名不二不異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三藏法數四曰:「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讚彌陀偈曰:「同乘一如號正覺。」教行信證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事物物曰理,稱其理彼此同相曰一如。故與顯教諸法同體之一如差異,蓋顯教之一如,一法界也。密教之一如,多法界也。吽字義曰:「同一多如,多故如如。」
又(人名)明上天竺寺之僧。撰法華科註並撰大明三藏法數。見續稽古略三。
→ 三藏法數:[出首楞嚴三昧經] 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所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名。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故經雲。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是也。 (魔。梵語具雲魔羅。華言殺者。謂能奪人功德之財。殺人智慧之命也。佛。梵語具雲佛陀。華言覺者。謂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
一如頓證
謂一切修行的人都同乘一如之理而頓證菩提。
一法
一事或一物的意思。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切事物盡備法則,故總名為法。一法者,猶言一事一物也,三藏法數四曰:「法即規則之義。」華嚴經十三曰:「惟以一法得出離。」
→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 法即軌則之義。謂諸佛菩薩。莫不軌則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故經雲。惟以一法得出離。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也。 (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
一法印
又名一實相印。見一實相印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對小乘之三法印稱大乘之實印相,曰一法印。又有一實相印之名。即諸法實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
→ 三藏法數: [出宗鏡錄] 一法印者。謂一念心含攝一切世間法。無不悉備。然此諸法於一心中。炳然顯現。如印印泥。文無前後。故雲。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是也。
一法句
一法的章句。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謂一法也。句為章句之義。即謂絕待無為清淨之法身也。天親之淨土論,分極樂國土之莊嚴功德為十七句,如來之莊嚴功德為八句,菩薩之莊嚴功德為四句,總為三種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莊嚴,略說之,則說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淨句也。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蓋彼論立奢摩他(止),毘婆舍那(觀)之二觀中,觀二十九句現象之差別,即為毘婆舍那,觀一法理體之平等,即為奢摩他。初雖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而其機純熟,則止觀俱行,成柔軟心,二十九句即為一法句,一法句即為二十九句,廣略相入,得如實知見,差別即平等,平等即差別之妙理。
一法界
①唯一的法界。亦即真如的理性。②每一法的分界不同,故每一法都叫做一法界。
→ 三藏法數: [出起信論] 一法界即一真如之理。體性虛融。平等不二也。
一法界心
超絕有無和沒有差別的心。
一剎
一佛所教化的國土。剎就是國土的意思,通常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稱爲一剎。
一剎那
指極短的時間。佛經說在人的一個念頭中就含有九十個剎那。
【印度《摩訶僧祇律》記載:“須臾者,二十念名一瞬頃,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豫,二十羅豫名一須臾。日極長時有十八須臾,夜極短時有十二須臾;夜極長時有十八須臾,日極短時有十二須臾”。一日一夜有30個須臾,1.2萬個彈指,24萬個“瞬間”,480萬個“剎那”。推知“一剎那”是0.018秒。】
一相
唯一真實的相。
→ 三藏法數: [出起信論] 謂一真法界之相。從本以來。離虛妄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一切諸法之相。故名一相。
一相智
證悟諸法一實相的智。
一夏
〖結夏安居,佛教術語,也稱為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雨安居、安居、坐臘,指的是在印度雨季期間內,出家人停止到處雲遊三個月,安住在一固定住所精進修行,度過雨季的制度,在這期間僧侶不允許隨意外出。結夏安居結束後,開始供僧衣會。
印度結夏安居的時間為印度曆法每年室羅伐拏月,至頞濕縛庾闍月,為期三個月,這又稱為前安居。〗
一夏九旬
一次結夏安居的日數是九十天,即由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
一業
同一種的業因。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業因也。同一之業因也。俱舍論十七曰:「一業引一生,業能圓滿。」一業引未來世一生之意。
一業所感
又名共業共果,即眾生如果造作了同一種的業因,就會召感同一種的業果。
一眞
唯一真實的意思,與真如同義。
一眞如
一真法界無差別的意思。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名數)一真法界無差別也。起信論所謂真生未分之一心是。
一眞地
證悟一真法界的實際理地。
一真法界
唯一真實的法界,也就是佛的法界。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華嚴宗所用極理之稱。猶天台家用諸法實相之語也。唯識論九曰:「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華嚴大疏曰:「往復無際,動靜一言,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迴出者,其唯法界歟。」大疏鈔一曰:「以一真法界,為玄妙體。」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塵盡足為一真法界也。其體絕待故曰一,真實故曰真,融攝一切萬法。故曰法界。乃華嚴經一部之主意。三藏法數四曰:「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
→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
一眞無爲
謂一真法界的理體是清淨和無爲的。
一心
1.指真如的理體獨一無二。2.專心。
→ 三藏法數:[出華嚴經] 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週遍。虛徹靈通。散之則應萬事。斂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萬法。而能成立眾事。經雲。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是也。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一心三觀
又名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等,是天台宗圓敎的觀法。天台宗說宇宙萬有,都具有空中三種諦理,而這三種諦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們在一心之中這樣作觀,即叫做一心三觀。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又曰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或不次第三觀。為天台圓教之觀法,利根菩薩之所修習。原出於大智度論二十七所謂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論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意,天台智者大師之義因之而立。天台觀經疏曰:「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秪一觀而三觀,觀於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又摩訶止觀五上曰:「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蓋天台之意,在對於別教隔歷之次第三觀,而明圓教之不次第三觀也。別教之說,先修空觀,破見思之惑,得一切智,而證真諦之理,次修假觀,破塵沙之惑,得道種智,而知假諦恆沙之法門,後修中觀,破無明之惑,得一切種智,而證中道法身,故三觀次第而用之。圓教之說則不然,三觀融即於一心,不縱不橫,恰如伊字之三點,又如一剎那之法,有生住滅之三相,三即非三一即非一。是故舉一觀,即圓具三觀。謂舉一空觀,則假中亦空。以三觀悉能蕩相著故也。舉一假觀,則空中亦假。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也。舉一中觀,則空假亦中。以三觀之當處皆為絕對故也。是即三觀祇在一心,故得一一之觀,任運具三。如是三一圓融,修性泯絕,非次第而入,非並別而觀,故得三惑破於一時,三智發於一心。所以稱為不可思議之三觀也。維摩經玄疏三,明一心三觀,有三意:一、所觀之境,即一念無明之心,因緣所生之十法界也。二、能觀,觀此一念無明之心,圓照三諦之理。三、證成,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古來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觀之論目。其餘諸教,絕不說一心三觀之旨。又見維摩經略疏七及止觀輔行五之三。
一心三智
謂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時修習空假中三觀,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時證得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等三種智。
一心三惑
謂三惑融鎔於我們的一心之中。三惑是見思惑、塵沙惑和無明惑。
一心不亂
心專一而不散亂。
一心合掌
一心是很專心的意思,合掌是雙手合一爲掌,也就是表示一心。
一心稱名
很專心的稱念佛的名號。
一心皈命
一心一意的皈向於佛,把生命奉獻給佛教。
一行
很專心的做一件事。
→ 三藏法數:[出涅槃經] 一行者。如來所行之行也。行以進趣為義。能行此行。則能趣向佛果。雖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經明五行之後。乃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謂能於一心中行於五行。具足而無缺也。 (五行者。聖行。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也。)
一行三昧
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卽把心定於一行而修正定。
〖真如三昧:觀察真如無相的道理而破除妄惑的禪定。三昧:是梵语(samadhi)的音译,也译作“三摩地”、“三摩提”。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三昧为梵语Samadhi之音译,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心定於一行而修三昧也。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三藏法數四曰:「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種。理之一行三昧者。為定心觀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中略)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起信論曰:「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六祖壇經曰:「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直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次,事之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之異名。一心念佛也。文殊般若經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見起信論義記下末,安樂集下,往生禮讚。
→ 三藏法數:[出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梵語三昧。華言調直定。又云正定。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正定也。謂修行之人。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係心實理。想念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而不懈怠。於一念中。即能得見十方諸佛。獲大辯才也。
一念
①一個念頭 ②(喻)極短的時間。
→ 三藏法數:[出華嚴經]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對塵所起之念。念念生滅。此妄念也。若離根塵真淨明妙虛徹靈通之念。即是如來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滅。不常不斷。促一剎那而非短。延無量劫而非長。經云。一念普觀無量劫。是也。 (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梵語剎那。華言一念。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
一行一切行
在一行之中同時具足一切之行的意思,如念一佛卽是念一切之佛是,華嚴宗叫做圓行。見圓行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稱之曰圓行。華嚴天台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觀一上曰:「眾生有大精進勇猛,佛說一行一切行,則四三昧。」探玄記一曰:「一行即一切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一念不生
心中毫無雜念妄想,乃超越念慮的境界。
一念三千
謂在我們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諸法同時具足的意思,這是天台宗的觀法。三千者,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是十法界,這十法界中的每一界各具有十界,成爲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十如,成爲千如,千如中的每一如又各具有三種世間(即衆生世間、國土世間和五陰世間),便成三千世間,或叫做三千諸法,是一切法的總稱。
一念隨喜
一個隨喜的念頭。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歸依於法而信服之之念也。法華經法師品曰:「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念業成
只要一念堅信阿彌陀佛的本願,就可以成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業。
一念萬年
謂在一剎那之心念中就已攝盡了萬年的歲月。
一乗
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車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載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一乘經
專門說一乘妙理的經典,指法華經。
一乘之機
具有聽受一乘佛法的機根的人。
一乗菩提
謂一乘才是真實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方便的菩提而已。
一乘圓教
一乘就是一佛乘,圓教就是圓滿之教,在大乘中,一乗圓教是窮極的實敎。
一乘究竟教
一乘是佛一代教中最究竟圓滿的教法。
一實
一是唯一,實是實相,唯一而真實的相,叫做一實,也就是真如的意義。
一實乘
一實的教法。教法能乘載人至涅槃的彼岸,故名為乗。
一實觀
一實的觀法。
一實相
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
一實相印
又名諸法實相印,四法印之一。一實相就是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印就是印契,佛說一切大乘經,都以實相的道理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如有實相印者,便是佛說,否則便是魔說。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諸法實相之一法印也。即對於三法印而謂諸法實相之一理也。妙法蓮華經方便品曰:「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嘉祥疏四曰:「為人說於實相,印定諸法。」三藏法數四曰:「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印者信也,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則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則是魔說。」見一法印條。
一實無相
在唯一而真實的道理中是毫無虛妄之相的。
【一實圓頓】是讚歎法華經教旨的話,法華經所說的一實之理,具有圓頓的功德,圓頓就是圓滿頓速,功德既然圓滿,成佛自然頓超迅速。
一實圓宗
宣說一實圓頓之理的宗派,即天台宗。
一實圓乘
闡明一實圓頓之旨的教法,法華經是。
一化
釋迦佛一代的教化。
一化五味之教
釋迦佛一代五味的教法。五味:是乳、酪、生酥、熟酥、和醍醐。在涅槃經中,佛以五味作比喻,以醍醐味比喻涅槃經,後來天台智者大師便依据這種說法,而判定佛的一代聖教爲五時教法,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
一道
一實之道,也就是真如之道。
→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 一道者。一實之道。即佛所說最上乘之法也。若依此道而修。則能頓斷諸惑。頓出生死。非如二乘等次第超出。經雲。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是也。 (二乘者。緣覺乘。聲聞乘也。)
一道無爲心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見十住心條。
一合相
一個由眾多極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質,如世界是由無數的微塵集合而成,世界稱爲一合相,人體是由四大五蘊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 三藏法數: [出金剛經] 一合相者。蓋言眾塵和合而為一世界也。世界本空。微塵不有。但眾生不了。妄執為實。若是實有。即應世界不可分為微塵。若是實無。不應微塵合為世界。是知執有執無。皆不當理。經雲。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是也。
一囘忌
又名一周忌,即人死後滿一週年的忌日。
一闡提
一闡提迦的簡稱,是極難成佛的意思,有二種:起大邪見,斷一切善根者,名斷善闡提。大悲菩薩,發願眾生度盡,方成佛道,而衆生至多,故亦成佛無期者,名大悲闡提。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Icchāntika,為無成佛之性者。舊稱,一闡提。譯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義。涅槃經五曰:「無信之人,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闡提,諸佛世尊,所不能治。」同二十六曰:「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闡提。」涅槃經疏十曰:「古來云:闡提具含眾惡,不知的翻,唯河西翻為極欲,言極愛欲之邊,此即於總惡之內,取一事為翻。例如涅槃名含眾德,亦無的翻,而翻為滅度者,亦是總中取此一事為翻。」新稱,一闡底迦,譯曰樂欲,樂生死之義。見「阿顛底迦」條。又作一顛迦。楞嚴經六曰:「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長水之義疏曰:「一顛迦,即斷善根者。」
一闡提迦
見 一闡提 條。
一說部
又名執一語言部,小乘二十部之一,是佛滅後二百年間由大眾部中分化出來的一個流派。
一微塵
一個極微分子。
一音教
佛只以一種聲音向各類眾生宣說法。
→ 三藏法數: 【一音】
[出維摩經] 一音者。佛之音聲也。蓋眾生緣有淺深。根有利鈍。故於一音之中同聽異聞。若是人天根器。則聞佛說五戒十善之法。若是聲聞根器。則聞佛說四諦之法。若是緣覺根器。則聞佛說十二因緣之法。若是菩薩根器。則聞佛說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是也。 (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人。 不瞋不凝也。
一三昧
一行三昧的簡稱。
一三昧
(喩)極短的時間。
一轉語
参禪時轉機的一語。
一來向
四向之一。
一來果
四果之一。
一即三
一乘教就是三乘的意思。
一即六
謂於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中,若有一根已經清淨,則其他五根也會跟着獲得解脫。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謂眼等六根之中,一根返於真性則餘五根亦得解脫也。楞嚴經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又「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一小劫
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止,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止,這樣一減一增,爲一小劫。以數學方式來計算,一小劫等於(84000 -10)x 100 x 2 卽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劫】(術語)梵語劫簸Kalpa之略。譯言分別時節。通常年月日時不能算之遠大時節也。故又譯大時。智度論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別時節。」又曰:「時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時名劫。」釋迦氏譜曰:「劫波,此土譯之名長時也。」慧苑音義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臘波,此翻為長時。」劫有二種:一名器世間,就世界成壞而立之數量也。如成劫壞劫增劫減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歲數謂之時,成住壞空謂之劫。」二名歲數劫,算晝夜日月之數量者。法華論曰:「示現五種劫:一者夜,二者晝,三者月,四者時,五者年。」智度論三十八曰:「有人言:時節歲數名為小劫,如法華經中,舍利弗作佛時,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一中劫
二十個小劫爲一中劫,一中初共有三億三千五百九十六萬年。
一大劫
歷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爲一大劫,一大劫共有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爲一世界由成到毀的年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大劫】(術語)謂成住壞空之四期為一周。為八十增減之時量。舊譯稱之為四中劫。新譯稱之為八十中劫。
一大事
①一個偉大的事業,也就是向衆生開示宇宙人生真理,以令衆生轉迷成悟和了脫生死的偉大事業。②指人的生死大事。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開顯實相妙理之事業,開示佛知見之事業也。一大者,實相之妙理,謂佛知見,即法華之妙法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文句四上曰:「一則一實相也,非五非三,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廣博,博五三七九,故名為大。諸佛出世之儀式,故名為事。」止觀一下曰:「云何為一?一實不虛故,一道清淨故,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故,云何為大?其性廣博,多所含容(乃至)事者十方三世佛之儀式,以此自成佛道,以此化度眾生,故名為事。」玄贊三曰:「大事體即智見,諸佛出世,為此大事,四義明之,謂開示悟入。」又,人之生死謂為大事。善導之臨終正念訣曰:「世之大事,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乃屬後生,一念若錯,便墮輪迴。」
一大事因緣
佛爲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此一大事因緣,即爲了化度眾生的因緣。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無非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 三藏法數: 【一大事因緣】[出法華經] 一即一實相也。其性廣博。故名為大。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故名為事。眾生具此實相而能成機感佛。故名為因。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其鹹得悟入佛之知見。捨此則非如來出世本懷。經雲。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是也。
一佛土
一佛所化度的國土。一佛土的範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
一佛乘
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華經所說。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同品曰:「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金剛頂一字頂輪王儀軌經曰:「十方剎土中,唯有一佛乘如來之頂法,等指諸佛體,是故名智拳。」
一佛世界
一佛所教化的世界。與一佛土同義。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一佛世界】(術語)謂一佛所化之世界也。又曰一佛土或一佛國土。中阿含經十七,謂二佛無同時出現者,恰如轉輪聖王,一四天下同時無二人云。此為一佛教化,普及須彌四洲,更不須餘佛出世之意,即一佛所化之世界為一四天下之說也。然智度論五十曰:明五重世界,謂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世界,數之至恒沙,謂之一佛世界,復數之至恒沙,謂之一佛世界海,復數之至恒沙,謂之一佛世界種,復至其數無量,謂之一佛世界云。此論文,第二重與第五重,雖同為一佛世界,而五教章卷下,取華嚴之意,改第二重為世界性,第五重為一佛世界,此為終教所談一佛所化之範圍也。
一佛淨土
一佛的淨土。通常是指阿彌陀佛的淨土,即西方極樂世界。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從一般之佛土,稱彌陀淨土曰一佛淨土。十疑論曰:「閻浮提之眾生,心濁多亂,偏讚一佛淨土,使專心一境,即得往生。若總念一切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故不得生。」又一佛土,即一佛淨土。皆指彌陀之淨土而言。
一切智
三智之一。見三智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對於一切種智,有總別二義。若依總義,則總名佛智,與一切種智同。若依別義,則一切種智為視差別界事相之智。一切智為視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總義,則法華經譬喻品曰:「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同化城喻品曰:「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仁王經下曰:「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中論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華嚴經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論云:如函大蓋亦大,還以無盡之智,知無盡法,是故如來名一切智。」次示別義,則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華經義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種種相,故名一切種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謂空智也。」智度論二十七曰:「論一切種智之差別,有人言無差別,或時言一切智,或時言一切種智。有人言:總相是一切,別相是一切種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種智;略說一切智,廣說一切種智;一切智總破一切法中無明闇,一切種智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大乘義章十曰:「舉六種之差別,又以名聲聞緣覺之智。」智度論二十七曰:「後品中佛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
一切智人
佛的尊稱,因佛是具足一切智的人。
一切智者
與一切智人同義。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謂具足一切智者,是佛之異稱。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智度者,開道者,說道者。」梵Sarvajña。
一切智智
一切智中之智,亦即佛智。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三智中之一切智,混聲聞緣覺之智,故為分別彼一切智,而名佛智為一切智智。大日經疏一曰:「梵云薩婆若那Sarvajñāna,即是一切智,今謂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又謂一切智智,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又如大地,為一切眾生所依,又如火界,燒一切無智之薪,又如風界,除去一切諸煩惱之塵,又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歡樂。又謂此智,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菩提心為因者,謂行者如實知自心也。大悲為根者,謂行者發悲願,拔眾生之苦,與以樂也。方便為究竟者,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仁王經中曰:「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一切智地
證得一切智的地位,卽佛位。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證得一切智之位,即佛果位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其所說法,皆悉至於一切智地。」
一切智相
一切智的相。
一切智忍
六忍之一。菩薩於妙覺位時,在斷了一品無明之後,便證得一切智,能遍知一切中道之理,此時其心便安住於理上,永不再動搖,叫做一切智忍。「忍」就是把心安住於理上永不再動搖的意思。
〖諸佛菩薩都是通過破無明證得法身的。四十一品無明一個一個地破,破一品無明,證得一分法身,就是法是大士。這些都是大菩薩和古師大德道業深的修持。對我們日子淺初學者也應該破生活中小細節小無明,小無明也是大障礙,也得破一品小無明解一品煩惱。〗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忍】(術語)Kṣānti,忍耐也。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也。瑜伽論曰:「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故名忍。」唯識論九曰:「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處性。」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同十一曰:「於法實相安住為忍。」三藏法數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一切智藏
佛的尊稱,因佛是一切智的含藏者。
一切智無所畏
佛四無畏之一,佛在大衆中說法,因自己是一位有真正智慧的人,所以心中毫無怖畏。
一切經
佛教聖典的總稱,印大藏經,簡稱藏經。
一切時
無始以來相續無窮的時間,稱爲一切時。無論何時,包括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時間,都稱爲一切時。
一切法
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論說:「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爲法,三者不可說法。此三已攝一切法。」
一切法第一彼岸
梵語波羅,譯爲彼岸,此岸指生滅,彼岸指不生不滅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滅,法性無生無滅,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與涅槃相應,故稱一切法第一彼岸。
一切如來
所有一切的佛。如來是佛十號之一。
一切世間
一切的世間,是一切穢土的總稱。
一切有為
一切有作爲有生滅的因緣所生法。
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的簡稱,小乘宗之名。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說一切有部】(流派)略名有部。梵名薩婆多部Sarvāstivādāḥ,別名說因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後三百年初,自根本之上座部別立者。立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之實有,且一一說明其因由為宗,故稱說一切有部。又曰說因部。發智六足等諸論,皆屬此宗。小乘部中最極旺盛。宗輪論述記:「說一切有者,一切有二:一有為,二無為。有為三世,無為離世。其體皆有,名一切有。因言所以,此部說義皆出所以廣分別之,從所立為名。」
一切有情
一切有情識的動物。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與一切眾生同。舊譯為眾生,新譯為有情。大般若經五百七十八曰:「一切有情如來藏。」
一切皆成
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謂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對於五性各別而言。蓋三乘家有無性有情之一類,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說,立無餘界永滅之計。而一乘家則唱悉有佛性之義,明二乘開會之旨,為無餘界迴心之說。故謂一切眾生無不成佛者。今舉三五經說證之。法華經方便品曰:「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又「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涅槃經十曰:「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於未來世皆當歸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大海。」又第三十六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雖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然必當成菩提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菩提。」又第十一說五種人成佛中,明須陀洹果人過未來八萬劫成菩提,斯陀含果人過未來六萬劫,阿那含果人過未來四萬劫,阿羅漢果人過未來二萬劫,辟支佛道人過未來十千劫,成阿耨菩提之旨。大雲經第四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得菩提心。」入楞伽經第二曰:「說三乘者,為使發起修行地故,雖說諸性差別,然非究竟地,聲聞緣覺,畢竟得如來身。」中陰經上曰:「於無餘泥洹界,發金剛心,一一成佛。」密嚴經中曰:「十梵之處:無煩、無熱、善見、善現、阿迦尼吒、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住彼已,漸除貪欲,從此生清淨佛土,常遊妙定,至於真解脫。」尼乾子經二曰:「為此眾生故,分別差別說。究竟皆成佛,更無餘乘有。我為化眾生,分別說餘道。漸化入於一,故無三差別。」勝鬘經曰:「聲聞辟支佛乘皆入於大乘。」圓覺經曰:「有性無性,齊成佛道。」等是也。
一切義成
一切義成就,是悉達多太子的譯名。
◎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為悉達多。 太子日漸成長,阿私陀仙人曾預言,太子若在家則為轉輪聖王,若出家修行則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父親淨飯王觀察,悉達多是一位不貪著世間五欲之樂的太子,而太子即將出城遊觀,於是派人嚴加整治街道,不讓出遊的太子看見世間種種不如意事,以免太子生起出離之心。
一切諸法
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
一切萬法
一切萬有諸法。宗鏡錄三曰:「一切萬法,至理虛玄。」
一切諸佛
所有一切的佛。/(術語)總括三世十方諸佛之稱。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佛說阿彌陀經 的別名,因『阿彌陀經』爲一切諸佛所護持和憶念。
一切諸佛祕藏之法
①統指一切大乘甚深微妙的經典。②指『法華經』,因法華經所說的道理,精深奥秘,非一般鈍根少智的人所能領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法華經為甚深秘密之要法。非為小機劣慧所容易開演,故名。同經信解品曰:「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同經法師品曰:「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同品曰:「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文句八上曰:「秘要之藏者。隱而不說為秘。總一切為要。真如實相包蘊為藏。
一切種智
佛三智之一。
◎ 三智(術語)智度論所說:一、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也。知一切法之總相者。總相即空相也。二、道種智,菩薩之智也。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三、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天台以之配於空假中三諦之觀智。然三智就人分別,雖如上各別,而就法之勝劣分別之,則以上兼下,於一切種智中容餘二智,猶如五眼中之佛眼容餘四眼也。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止觀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四教儀集註下曰:「三智圓明,五眼洞照。」又,一、世間智。是凡夫外道之智也。於一切法分別種種,執著有無,不能出離世間,故名。二、出世間智,是聲聞緣覺二乘之智也。發無漏智,照偏真之四諦,能出離世間,故名。三、出世間上上智,是佛菩薩之智也。觀察一切諸法之實相,能得妙覺,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說見楞伽經三。
一切種識
阿賴耶識的別名,因阿賴耶識能攝藏一切法的種子。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八識之一。即第八識之異名。又名種子識。言執持一切種子而不失之識也。
◎ 識(術語)梵語,婆哩惹儞Parijñana,心之異名。了別之義也。心對於境而了別,名為識。唯識論一曰:「識謂了別。」同五曰:「識以了境為自性。」大乘義章三曰:「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止觀二曰:「對境覺智,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了了別知名為識。」同四曰:「識是一期心主。」往生禮讚曰:「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
一切唯心造
謂一切萬法都是由心而起的。
一日三時
將一日分晝三時和夜三時。畫三時是上午七點至十點,十一點至下午二點,三點至六點;夜三時是晚上七點至十點,十一點至二點,三點至六點。
一代教
釋迦佛一生所說的大小乘教法。/止觀義例下曰:「一代教法,會在法華。」
一代五時佛法
天台智者大師把釋迦佛一生所說的佛法分爲五個時期,叫做五時佛法,卽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一月三身
以一個月亮的月體月光月影,來比喻佛的三身。寶王論說:「法身如月體,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佛光大辭典》【應身】:佛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譬喻)以一月譬法報應之三身。寶王論曰:「法身如月體,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蓋法身者常住之理。理體惟一。不遷不變。而能生出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一輪在天,影含眾水。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明了一切,無有差謬。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無有隱形。應身為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起。有感則通,無感則不通。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不現。雖然。此三者,原是一體,惟從用而立名耳。
一生補處
盡此一生就能補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後身菩薩的別號,如現在居於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就是一生補處菩薩。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又,密教之釋義,一者一實之理,於初地菩薩之位,先得淨菩提心,自此一實,出生無量之三昧總持門。乃至至於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轉生補佛處,是名一生補處。大疏六曰:「今此經宗,言一生者,謂從一而生也。初得淨菩提心時,從一實之地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尼門。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長,當知亦爾。迄至第十地滿足,未至第十一地,爾時從一實境界,具足發生一切莊嚴。唯少如來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轉法性生,即補佛處,故名一生補處。」梵Eka-jāti-pratibuddha。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彌勒菩薩】(佛名)Maitreya,新稱彌帝隸,梅低梨,迷諦隸,梅怛麗,每怛哩,梅怛麗藥,昧怛[口履]曳。菩薩之姓也。譯曰慈氏。名阿逸多,譯曰無能勝。或言阿逸多為姓,彌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為補處之菩薩。光佛入滅,生於兜率天內院。彼經四千歲(即人中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初過去之彌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稱為慈氏。乃至成佛,猶立是名也。註維摩經一曰:「什曰:彌勒,菩薩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羅門子。」法華嘉祥疏二曰:「彌勒,此云慈氏也。過去值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經,彌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說慈心三昧經,故曰慈也。華嚴經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天台淨名疏五曰:「言彌勒者,有云從姓立名,今謂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彌勒,此翻慈氏。過去為王名曇摩流支,慈育國人,國人稱為慈氏。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無勝。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親見正文,未可定執。」俱舍光記十八曰:「梅怛,此云慈。儷藥,此云氏。菩薩於慈姓中生,從姓立名,故名慈氏。舊云彌勒,訛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梅怛麗藥,此云慈,即舊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緣:一值慈佛發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彌勒或云梅低黎,並訛也。」慧苑音義下曰:「彌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為慈氏也。」慧琳音義十四曰:「彌帝隸,古云彌勒,皆訛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西域記七曰:「梅怛麗耶,唐言慈,即姓也。舊曰彌勒,訛略也。」在密教,胎藏界之彌勒,坐於中台八葉院東北方之蓮上,金剛界之彌勒在賢劫十六尊中,坐於東方,羯磨會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剛因菩薩,即為此尊之本誓,大輪金剛者,此尊之教令輪身也。密號曰迅疾金剛。
一生入妙覺
在此一生中即能登入妙覺之佛位。天台宗說三論唯識等各宗的法門,非經三大阿僧祗劫不能達到佛位,而天臺宗的圓頓妙覺,若信之行之,卽能在此一生中由凡夫的地位,一躍而登於妙覺之佛位。他如密宗等亦主張三密相應,卽生成佛的。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天台宗所說。三論,唯識等他宗之法門,非經三大阿僧祇劫,不得至於佛位(妙覺),然天台以圓頓之妙覺,信之,行之,則於現在世中得自凡夫位一躍直達於妙覺之佛果。謂之一生入妙覺。
一字三禮
書寫經文,每寫一字禮佛三次。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書經文,每一字,三次禮拜三寶也。
一字不說
佛雖對世人說了八萬四千法門,但所說都是親證之境,不是言語文字所能描述,而且所說之法,本來如是,非佛創說或是說了之後才有,如此說同未說,故說一字不說。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佛雖說八萬四千之法。而佛自證之法,則非可以言說說。又所說之諸教,有本來法性,而非為佛之創說。此義謂之一字不說。四卷楞伽經三曰:「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七卷楞伽經四曰:「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我於某夜。成最正覺。乃至某夜當入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亦不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語。佛言: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云何二法。謂自證法。及本住法。云何自證法。謂諸佛所證。我亦同證。不增不減。證智所行。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云何本住法。謂法本性。如金等在鑛。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金剛經曰:「須菩提!於意如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同經曰:「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一四句偈
一個由四句話所構成的偈文。(偈:佛經中的唱詞。)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四句所成之一偈文也。心地觀經二曰:「勸諸眾生,開發此心,以真實法一四句偈施眾生,使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真實波羅蜜多。」
一四天下
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所照臨的四大部洲,即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和北俱盧洲。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界名)指須彌山四方之四大洲而言。東弗於逮,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鬱單越是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須彌】(雜名)Sumeru,又作修迷樓,蘇彌樓,須彌樓,彌樓。新作蘇迷盧,蘇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譯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積,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其上為金輪即地輪,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雙,持軸,擔木,善見,馬耳,象鼻,持邊,須彌之八山八海與鐵圍山也,其中心之山,即為須彌山。入水八萬由旬,出水八萬由旬,其頂上為帝釋天所居,其半腹為四王天所居,其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其第七金山外有鹹海,其外圍曰鐵圍山,故云九山八海。贍部洲等四大洲在此鹹海之四方。注維摩經一曰:「肇曰:須彌山,天帝釋所住金剛山也。秦言妙高,處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勝鬘寶窟中本曰:「須彌,此言妙高,亦名安明,亦言善積。林公須彌留,此言善高,三百三十六萬里。西域記一曰:「蘇迷盧山,唐言妙高山,舊曰須彌,又曰須彌婁,皆訛略也。四寶合成,在大海中。」慧琳音義一曰:「或云須彌,山彌樓山,皆梵音聲轉不正也。正云蘇迷嚧,唐云妙高山。四寶所成,故曰妙。出過眾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寶光明各異照世故,名妙光也。」玄應音義六曰:「須彌山亦言修迷樓山,正言蘇彌盧,此譯言妙光,亦云妙高山也。」俱舍論曰:「妙高山王四寶為體,謂如次四面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寶。」
一九之生
謂極樂世界九品往生。/迦才淨土論上曰:「二八之觀齊闊,一九之生同歸。」
一九之教
指彌陀九品蓮台的教門。/迦才淨土論上曰:「二八弘規,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遲東夏。」
一即一切
一是最少,一切是最多,一即一切是多少一樣,沒有分別的意思。法住法位,法性即在諸法差別位上見,在諸法差別現象上亦即顯出法性本體來,所以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佛法法相即,法法相入的理論。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術語)一與一切融即。其體無礙也。指月錄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銘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筆削記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傳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無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無罣礙。」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佛圓通,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永嘉禪師云:「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徧舍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華嚴經第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曰:「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為佛教中最究極之說。蓋以萬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雖現種種之差別相,而其本體中則無絲毫之差別。種種之法,悉為絕對,而與一切法鎔融時,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嘗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鹹味也。此妙旨在華嚴天台兩家發揮最多。即約觀法而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說。以一心三觀,示一境三諦之圓理,約觀境而傳一心一切心,一陰一切陰,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於諸法上說一塵一切塵,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國土一切國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眾生一切眾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識一切識等,或約修證迷悟等,使明一斷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一顯一切顯,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佛一切佛,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門一切門,一種一切種,一受一切受等。又約破立權實而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等之解釋也。
一超直入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意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頓速驀直超入於本覺地也。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意,謂不屈著於他之教相言句,不依賴於念佛修懺,直徹見自己是何物,到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之真境也。永嘉證道歌有曰: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與所謂單刀直入同義。
一塵法界
一粒微塵等於一個法界。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微塵即法界也。圓悟錄一曰:「一塵含法界,一念徧十方。」
一塵不染
(喩)六根清淨。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一塵】(術語)一微塵也。為物質之極小者。涅槃經十曰:「一塵一佛。」華嚴經五十一曰:「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悉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悉明見,破塵出經卷,普饒益眾生。」
一境三諦
又名圓融三諦,或不思議三諦,卽空假中三諦圓融於一境的意思。天台宗說,諸法無自性,謂之空,因緣所成,謂之假,即空即假,謂之中。如此三諦之理融洽於一境,三即一,一亦即三,圓融無礙,謂之一境三諦。
一蓮托生
在同一樣的蓮花之中托生,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一鎚便成
(喻)只聽一句話便能開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一言之下大悟徹底也。祖庭事苑五曰:「雪峰問投子云:一椎便成時如何?子云:不是性[億-音+喿]漢。峰云:不假一椎時如何?子云:不快漆桶。」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一鎚】(譬喻)如鎚之作器。以喻說法而開發眾生之機也。祖庭事苑五曰:「鎚當作椎。」椎,鐵椎。智覺心賦曰:「如王索一椎之器。
一體三寶
三寶又名同體三寶,或同相三寶,意謂三寶中的每一寶,都圓具三寶之義。卽佛中含覺照義,是佛寶,含軌則義,是法寶,無違諍過,是僧寶;法係佛法身,是佛賽,憑之能出三界,證涅槃,是法寶,依法修行,是僧寶;僧具觀智,是佛實,具軌則,是法寶,具和敬,是僧寶。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慧海禪師曰:心是佛,不用將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法。佛法無二,和合為僧。即是一體三寶。經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一空
一切法的自性皆空。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三藏法數四曰:「一空者,謂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聖凡因果之法,雖種種不同,求其體性,畢竟皆空。」寂調音所問經五曰:「如瓦器中空,寶器中空,俱同一空,無二無別。」止觀七上曰:「方等云:大空小空,皆歸一空。」一空即法性實相。宋高僧傳五澄觀傳曰:「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空之中。」
一空一切空
在修空假中三觀之空觀時,應觀不只是空才是空,就是假和中也都是空。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雜語)空假中三觀中,空不唯為空之一,假中皆為空也。止觀五上曰:「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
(術語)又曰十玄緣起。華嚴宗所立。示四種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者。通此義,則可以入華嚴大經之玄海,故曰玄門。又此十門互為緣而起他,故曰緣起。至相大師,承杜順之意,創說於十玄章,賢首於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賢首更於探玄記一說十玄,稍異於此,清涼全依之。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十方三世之一切諸法,緣起之所使然,同一時具足圓滿彼此照應而顯現也。緣起為諸法之自性,無一法漏於緣起者。故一切諸法於同一時同一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是曰具足相應,唐經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是為事事無礙法界之總相,其餘九門乃此門之別義也。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以一法緣起一切法,一法之力用無際限,名為廣,守一法之分限,不壞本位,名為狹。以是觀之。則分即無分,無分即分也。凡緣起之法,於如此一法,具分與無分二義而不相妨,謂之廣狹自在無礙門。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依上廣狹無礙之義,一勢分,入於他一切法,他一切法之勢分,入於自一。如此一多互相容,曾不失一多之本位,謂之一多相容不同門。是就法之勢用,說彼此之相入也。而一多之二相存,故曰不同。唐經盧舍那佛品曰:「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依上一多相容門,而一法之勢力入於一切法時,一法即為一切法中之一法。彼既為一切法中之物,故廢己而同他,一法之體,全為彼之一切法,即一切法之外更無一法為虛體,所同之一切法,為有體。與之同時一切法入於一法,則彼亦廢己而同我,全收彼之一切法而為一法之體。即一法體之外無一切法,能同之一切法,為虛體。惟所同之一法為有體也。以如此一虛一實之故,一法即於一切法,一切法即於一法,故曰相即。是就體而論者。上之相容門,不廢一多,但明力用之交徹,故譬之二鏡相照,此明彼此之二體虛實和融而為一如,故譬之水波相收,晉經十住品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五,隱密顯了俱成門(五教章及清涼玄談作秘密隱顯俱成門),既依上之義門,一法即於一切法,則一切法顯而一法隱,一切法即於一法,則一法顯而一切法隱。此顯隱之二相俱時成就謂之隱密顯了俱成門。晉經賢首品曰:「或東方見入正受,或西方見三昧起。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起。」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以上來第二門以下之義,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含容一切諸法,一齊揃頭顯現,猶如鏡中映現萬像。微細者,示於一毛一塵之中,有其事也。晉經毘盧舍那品曰:「一毛孔中,無量佛剎。莊嚴清淨,曠然安立。」
七,因陀羅網法界門(五教章及清涼玄談作因陀羅網境界門),因陀羅網者,帝釋天宮殿所縣之珠網也,珠珠各各現一切珠影,是一重之各各影現也。而一珠中所現之一切珠影,亦現諸珠之影像形體。是二重之各各影現也。如此重重映現而無盡無窮。諸法一一之即入亦如斯。上之細微相容,惟一重之即入,未明即入重重無盡。故今假喻以明此義。此有名之因陀羅網譬喻也。
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上來所明,既於第七門,知一切法緣起重重無盡,塵塵法法,盡為事事無礙法界。然則得就一事一塵,顯無礙法界之法門矣。是曰託事顯法生解門。如經說十種之寶玉雲等皆是深妙之法門。如示金獅子之無礙,明帝網之重重亦然。凡一切之寄顯表示之法門皆攝於此。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上八門為就橫示圓融無礙之相者。而此無礙不獨於橫為然,於竪亦然。故有此門。十世者,過現未三世各又有過現未三世,而為九世,九世互相入,故為一總世。總別合為十世也。此十世隔歷之法,同時具足顯現。謂之隔法異成。異成者,別異之法俱時成就之義也。晉經初發心功德品曰:「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橫竪之萬法既成一大緣起,由於法法皆交徹,而舉一法,他法伴之而速帶緣生。申言之,即舉一法為主,則餘悉為伴,而赴於此一法。更以他法為主,則餘法為伴而盡集於其法也。譬如一佛為主而說法,則他之一切佛為之伴,更以他佛說法亦然。如斯緣起之法,互為主伴。互為約束,故無論何法為主,他一切隨伴於是。一法圓滿一切之功德。故曰圓明具德。見探玄記一,華嚴玄談六。
一假一切假
在修空假中三觀之假觀時,應觀不只是假才是假,就是空和中也都是假。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空假中三觀中,假不唯言假觀之一。空觀中觀皆謂為假。止觀五上曰:「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
一中一切中
在修空假中三觀之中觀時,應觀不只是中才是中,就是空和假也都是中。
一真一切真
一真是指絕對的真理而言,華嚴宗所謂一真法界,天台宗所謂諸法實相,都是不離自性,站在真如的立場上談性,則一切法的不虛妄性和不變異性即是真如,故說一真一切真。
一多相容不同門
十玄門之一。見十玄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