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指無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心有積集,集起二義。阿賴耶識為集諸法種子又生起諸法者,故名曰心。唯識論三曰:「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述記三末曰:「梵云質多,此名心也。即積集義,是心義,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說此識以為心。」唯識論三,述記三末,了義燈四本,揭數多之異名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Citta,四卷楞伽經注舉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淨心)、質多心(慮知心)之二心。止觀舉質多心、汗栗馱心(草木心)、矣栗馱心(精集精要心)之三心。大日經疏舉質多心與干栗馱心之二心。干栗馱心附肉團心與真實心之二義。法相宗於唯識述記與唯識樞要舉質多(心)、末那(意)、毘若底(識)之三心。宗鏡錄舉紇利陀心(肉團心)、緣慮心、質多心、乾栗馱心(堅實心)之四心。三藏法數十九舉肉團心、緣慮心、積聚精要心、堅實心之四心,今總證之為六種心:
一肉團心,梵語舊曰千栗馱,新曰紀哩馱耶。肉團心即吾人之心臟,密家所謂八葉之心合蓮華也。又草木之心也,此為物之中心,故又曰處中心。是止觀之第二心,大日經疏干栗馱心之第一義,宗鏡錄,三藏法數之第一心也。大日經疏三曰:「阿闍梨云:凡人汗栗馱心是古譯梵語訛也。正梵音云紀哩馱耶,此云心,狀如蓮華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脈約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子下向。」大日經義釋三曰:「汗栗馱心者,此是古譯梵語訛也。正梵音云紇哩乃耶,此云心,狀如蓮華合而未敷之像。」大日疏十一曰:「行者於此處(指肉團心),思蓮華形。(中略)汗栗陀,訖栗陀,一名轉耳。」同十二曰:「干栗馱者,是處中心也。」又曰:「此心之處即是凡夫肉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馱心也。將學觀者亦於是處思蓮華形。」止觀一曰:「汗(本文作汙誤)栗馱,此方稱是草木之心也。」宗鏡錄四曰:「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所明。」
二集起心,為第八阿賴耶識。以集諸種子,又能生諸現行法故也。梵曰質多。法相宗之萬法唯識,依此而定。是唯識述記之第一心,宗鏡錄之第三心也。唯識論三曰:「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中略)彼心即是此第八識。」唯識述記三末曰:「梵云質多,此云心也。(中略)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或能薰種,此識中既積果已後起諸法故說此心名為心。」宗鏡錄四曰:「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聚種子生起現行。」法相宗心意識三者,有通別二門,其通門雖許三名互通,而其別門則其體各別,故以此質多心唯為第八識之特名也。
三思量心,梵名末那。譯言意。為思慮之義,第七識之特名也。是亦限於法相宗。唯識論四曰:「是識(第七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同述記四末曰:「末那是意。」
四緣慮心,又曰慮知心,了別心。梵語與上集起心同。此為通於八識之能緣作用也。但常就意識而言。台家所謂介爾陰妄之心者,一心三觀之一心是也。止觀一曰:「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同二曰:「對境量知,異乎木石名為心。」大日經疏十二曰:「梵云只多,是慮知心也。」大乘義章二曰:「慮知曰心。」宗鏡錄四曰:「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白分境界。」是楞伽經註之第二心,止觀,大日經疏之第一心,宗鏡錄之第三心,三藏法數之第一心也。但法相宗以此梵語毘若底,譯為識,為了別之義,唯為意等六識之特稱。唯識述要上本曰:「梵云毘若底(丁儞反,識也)。」
五堅實心,堅固真實之不生不滅心。即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心,真如之異名也。華嚴所謂總該萬有之一,起信論一心二門之一心,楞伽經註之第二心,宗鏡錄,三藏法數之第四心也。但宗鏡錄以其梵語乾栗馱為紇栗馱,干栗馱之同一轉聲。楞伽經一曰:「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註:「此心,梵音汗栗馱,汗栗太宋言心。謂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梵音云質多也。」宗鏡錄四曰:「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
六積聚精要心。積聚諸經中一切之要義者。言如般若心經積聚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是止觀之第三心,大日經疏干栗馱之第二義也。但止觀以其梵語為矣栗馱,與彼干栗馱之肉團心殊別。大日經疏十七曰:「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栗馱之心,即是真實心也。」止觀二曰:「又稱矣栗馱,此方是積集精要者為心也。」心經幽贊上曰:「心者堅實妙寂之稱。」
顯教於肉團心與質多心之外,建立自性清淨心之堅實心。而密教於其胎藏界直觀凡夫之干栗馱即肉團心之八分為八葉之蓮華。上開九佛,是名自性清淨心,又於金剛界約於干栗馱處中心之義,名質多心為干栗馱,故於此二心外,不安立別之堅實心也。秘藏記鈔十曰:「汗栗馱,肉團心也。是凡夫所見可破壞法也,於此處開佛心,是名自性清淨心也。(中略)以自性清淨心直名汗栗馱,從所說處立名也。(中略)約處中邊質多心名汗栗馱名也。不空心要云:夫修行者初發信心,即大圓鏡智紇哩娜耶心。(中略)而大圓鏡智發菩提心真言名冒地質多,以知大圓鏡智紇俚娜耶心者,質多名紇哩娜野也。」
心王
萬法都是從心中生出來的,心就是萬法之王,故稱心王。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心之主作用,對於心所之伴作用,而謂為心王。心王者,總了別所對之境,心所者,對之而起貪瞋等之情也。密教以之為金剛界之大日如來,心所即心數為其眷屬。此心王心數之差別,吽字義以大日為心王,餘尊為心數,十住心論等以五佛為心王,餘尊為心數,守護國經等以九尊為心王,餘尊為心數。但依主伴無盡因果不二之義,則無論何尊,總以中央配於法界體性智,故九會四重之聖者得各為心王也。涅槃經一曰:「頭為殿堂,心王居中。」大日經三曰:「安住心王,等同虛空。」成實論十六曰:「處處經中說心為王。」俱舍論六曰:「此中心王極少,猶與五十八法為俱有因。」四念處一曰:「心者心王,異乎木石。」
心地
①心爲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故曰心地。
②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曰心地。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心為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業中,心業最勝,故曰心地。心地觀經八曰:「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楞嚴經二曰:「本元心地。」止觀五上曰:「心定如地不可動。」大日經疏三曰:「如世人舉趾動足皆依於地,菩薩亦如是依心進行,故名此心為地。」天台戒疏上曰:「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為心地也。」
心香
(喻)中心虔誠,猶如焚香供佛一樣。
心波
(喻)連續不絕的意念。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謂意念相續不絕,如波浪之疊生也。釋惠洪詩曰:「心波不興類古井。」
心珠
(喻)眾生的心性潔淨如珠。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譬喻)眾生之心性,為本來清淨之佛性,故譬之為明珠。心珠歌曰:「此心珠如水月。」梁簡文帝文曰:「心珠可瑩。」
心通
即宗通,遠離一切言說文字妄想,悟證自己本性,叫做心通。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他心通〉(術語)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無礙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經曰:「三他心通,能如實知十方沙界他有情類心心所法,謂偏知他貪瞋痴等心,離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靜不寂靜心,解脫不解脫心,皆如實知。」酉陽雜俎曰:「一公初謁華嚴,嚴命坐,頃曰:爾看吾心在何所?一公曰:師馳白馬過寺門矣。又問之。一公曰:危乎!師,何為處乎剎末也?華嚴曰:聰明果不虛。試復觀我。一公良久,泚顙面赤作禮曰:師得無入普賢地乎?集賢校理鄭符云:柳中庸善易,嘗詣普寂公,公曰:筮吾心所在也。柳曰:和尚心在前簷第七題。復問之:在某處?寂曰:萬物無逃於數也,吾將逃矣。嘗試測之。柳久之,瞿然曰:至矣!寂然不動,吾無得而知矣。」詵禪師本傳曰:「日照三藏詣詵,詵不迎接。直責之曰:僧何為入俗囂湫處?詵微矉,亦不答。又云:夫立不可過人頭,豈容標身鳥外?詵曰:吾前心於市,後心剎末,三藏果聰明者,且覆我。日照乃彈指數十,曰:是境空寂,諸佛從是出也。」指月錄六曰:「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肅宗待以師禮。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勅令與師試驗。師問曰:汝得他心通耶?對曰:不敢。師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卻去西川看競渡?師再問: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在天津橋看弄猢猻?師第三問語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處。師叱曰: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麼處!」
心馬
(喻)心意不定。又曰心猿意馬。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譬喻)心之動亂如狂馬,故曰心馬。又曰心猿意馬。觀心論曰:「心馬終不調。」安樂集上曰:「凡夫心如野馬。」性靈集四曰:「此思此願常策心馬。」三教指歸中曰:「鞭心馬而馳八極,油意車以戲九空。」
心燈
(喻)心中靈明不昧。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猶言心靈。靜中不昧之義。梁簡文帝文曰:「豈止心燈夜炳,亦乃意蕊晨飛。」
心月
(喻)心性皎潔如月。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譬喻)心性之明淨譬如月也。菩提心論曰:「照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光徧虛空,無所分別。」
心冰
(喻)心中有疑惑不解。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譬喻)心中有疑而不解,譬於冰,謂之心冰。因明大疏上本曰:「嗟去聖之彌遠,慨心冰之未釋。」
心光
佛慈悲心所發出來的光。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對於色光有智慧光非心光之稱。心光者,自佛之慈悲心所照之光明也。離平常之光明即色香,而非別有心光。觀念法門曰:「但或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取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六要鈔五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體各別,只就義門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攝受之心所照觸色名之心光。」
心行
指人的心理活動。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心為念念遷流者,故曰心行。又善惡之所念,謂之心行。法華經方便品曰:「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止觀五曰:「廣施法網之目,捕心行之鳥。」維摩經佛國品曰:「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六趣往行,善惡悉善知也。」
又心中念念不忘為心行。禪宗明心見性,不使心有昏昧也。六祖壇經曰:「此須心行,不在口念。」
心印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或印定之義。禪宗不立文字,不依言語,只以心傳心,以佛心印定眾生心,證不二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禪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為印,故曰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之義。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之實義也。猶如經宗之所謂三法印,一實相印。以此佛之心印直印於眾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黃檗傳心法要上曰:「迦葉已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六祖壇經曰:「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碧巖第一則評唱曰:「單傳心印,開示迷途。」祖庭事苑八曰:「心印者,達磨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劉禹錫文曰:「佛滅度後,大弟子演聖言而成經,傳心印曰法,承法而能傳曰宗。」今彼此會意曰心心相印,本此。
又密教以大日經所說名為心印。以心者精要之義。印為決定之義。此經所說,為三乘之精要,而決定三乘故也。大日經疏三曰:「於種種聖言無不統其精要。若能持是心印廣開一切法門,是名通達三乘也。」演奧鈔二曰:「心印者,心精要義,印決定義,此經所說為心為印廣開一切法門,是故持此心印名通達三乘也。」
又印相,聖觀音之心印也。
心佛
①依心成佛的意思。②是心是佛的意思。③心中所現之佛叫做心佛。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華嚴十種佛之一。依心成佛,故曰心佛。又心中所現之佛,謂之心佛。又,是心是佛。故曰心佛。華嚴經五十二曰:「應知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楞嚴經七曰:「如來無間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觀無量壽經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昧耶戒序曰:「喻法界於帝網,觀心佛於金水。」
又(雜語)謂自心之本性即佛體也。自真心外無佛體。起信論義記下本曰:「眾生真心與諸佛體平等無二。」又曰:「眾生真心即諸佛體,更無差別,故華嚴經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又曰:「眾生心佛,還自教化眾生。」
心戒
制止心念邪惡的戒律。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制止心念邪非之戒也。是為大乘戒之通義。然小乘戒中南山四分律宗之意,於制戒立深防與分限之二者。而分限即心戒也。
心咒
諸佛的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等分別,心咒就是一字咒。心是真實精要的意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諸尊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三種。一字咒謂之心咒。心為真實精要之義,如心經之心。又,總曰陀羅尼,是為如來心中之勝法。故名心咒。隨求陀羅尼經曰:「心中真言,佛之心中無勝此法故。」楞嚴經七曰:「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實蓮華所說心咒。」
心宗
佛心宗的簡稱,亦即禪宗。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流派)佛心宗之略,禪宗也。禪源諸詮下曰:「所傳心宗,實貫三尊。」
心要
最精要的法義。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心為心髓,要為精要。謂法門之至極也。又心性上精要之法義也。六祖壇經曰:「指示心要。」天台荊溪著有始終心要一卷。
又(經名)金剛頂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之略。
心垢
煩惱的別名。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煩惱為心之垢穢,故曰心垢。無量壽經下曰:「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憬興疏曰:「心垢者,煩惱之名。」
心師
我作我心之師的意思。涅槃經說:「願作心師,不師於心。」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為我心之師,故曰心師。涅槃經二十八曰:「願作心師,不師於心。」通真軌上曰:「薩婆多云:我教謂心師也,他教謂師心也。」
心乘
修心的教法,指佛教。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佛教以心觀為主,故曰心乘。明神宗續入藏經序曰:「坐換昇平,密契心乘。」
心智
心是體,智是用,體用雙全叫做心智。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心為體,智為用,體用並舉而曰心智。仁經王經中曰:「心智寂滅,無緣照。」
心量
心生起妄想以度量種種的外境,這是對凡夫的心量而言,若是如來真證的心量,則是離一切外在的影響而住於無心。楞伽經說:「觀諸有為法,離攀緣所緣,無心之心量,我說爲心量。」
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簡稱。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經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略。又,中略曰般若心經。宋史藝文志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俗亦簡稱心經。」說大般若精要諸法皆空之理。餘詳般若心經條。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般若心經》(經名)有數本:一羅什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經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經秘鍵,即此本之解釋也,但其題號為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玄奘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華嚴之賢首釋之,謂為心經略疏。慈恩(窺基大師)又有般若心經幽贊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譯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法月重譯普徧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宋施護譯之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此中舉世流通者,羅什譯之本也。說般若之心要,故題為心經。略疏曰:「般若等是所顯之法,心之一字是能顯之喻,即大般若內統攝要妙之義,況人之心藏。」(餘下,諸家之註述略)
心猿
(喻))心散動如猿猴。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譬喻)以心之散動譬於猿猴。故曰心猿。慈恩 (窺基大師)傳九曰:「守察心猿,觀法實相。」
心源
心爲萬法之源。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心為萬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論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止觀五曰:「結跏束手,緘唇結舌,思想實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須知心源,心源不二,則一切諸法皆同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