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爲數近萬卷的經典中,有一卷字數最少,而「辭約理著、文簡義豐」的佛經,就是這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卷經,簡短到只有兩百六十個字,但卻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菁華。<大般若經>二十萬頌、六百四十萬言的精要,全攝在這兩百六十個字中。
更推廣來說,<心經>包括了佛教空有兩大系統的思想,也網羅了人乘、小乘、以及大乘佛教的結晶。若熟讀並了解一卷<心經>,就等於讀畢了六百卷<大般若經>,亦可說具體的了解佛經要義。
這卷經,由姚秦到宋代(公元四〇〇~一〇〇〇),前後六百年間,共有十一種譯本。其譯者如下:
一、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大明咒經>。
二、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三、唐三藏沙門義淨譯,<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四、唐沙門菩提流支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五、唐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摩訶般若髓心經>。
六、唐摩竭提國三藏法門法月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七、唐摩竭提國三藏法門沙月譯,<般若波羅多心經別本>。
八、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九、唐三藏法師智慧輪譯,<般若波羅多心經>。
十、唐三藏法師法成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十一、宋西天譯經三藏施護譯,<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以上十一種譯本,均是同本異譯。其中除第四、第五,卽菩提流支及實叉難陀的兩本譯本散佚無存外,其餘都攝入藏經。除譯本外,有關<心經>註疏,歷代以來不勝枚舉,編入<大藏經>者卽有七十二種之多。而千餘年,深入民間,傳佈最廣的,卻是唐三藏玄奘法師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卷經的譯本全文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依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
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
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 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
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
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
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
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二
譯這卷經的玄奘法師,俗姓陳、名諱,河南洛陽人,他有胞兄早年在洛陽淨土寺出家,法號長捷,因之玄奘亦於隋代大業末年,年十三歲時在淨土寺出家,爲道基法師弟子。
奘師幼年聰穎過於常人,出家後潛心經典,並周遊國內,參訪知識,發願研究大乘佛學。是時國內佛經尚不完備,加以早年所譯的經典,亦有隱晦難明之處,師決心西遊求法,乃於唐太宗貞觀三年,冒禁西行,一路歷經險阻,歷時三年餘,行程五萬里,始入印度。
奘師在印度偏歷諸國,廣學聖教,通達各種語言文字,所到之處,受到僧俗的歡迎和優待,師曾於那爛陀寺,從佛學泰斗戒賢論師受唯識宗旨,學瑜伽師地論諸大乘經典,屢次參加辯論大會,均獲勝利,並升任副主講。
師留印度十餘年,遊歷三十餘國,於貞觀十九年返國,携间梵文佛經六百五十七部,太宗皇帝召見,慰勞甚厚,勅住弘福寺譯經,先後譯出經論五十七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於中以<大般若經>六百卷最爲傑出。並著有<會中論>、<破惡見論>、<眞唯識量>、<八識規矩頌>傳世,他一生宏揚唯識教義,成爲唯識宗初祖。
師於唐高宗麟德元年圓寂,壽六十五,高宗皇帝聞之大哭,謂「我朝中失了一件國寶」。葬於長安白鹿原,出殯之日,士女送葬者數萬人。
這卷般若心經,是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在長安終南山翠微宮譯出來的。
三
玄奘法師這卷<心經>,雖然千餘年來,在民間流佈最廣,家喻戶知,但由於其「辭約理著、言簡義豐」——文字過於簡略,含義過於高深,在佛經中是一卷「甚深最甚深,微細最微細,難通達極難通達」的經文,所以讀誦的人雖多,而瞭解其深妙義理的甚少,一般社會人士,知道這包<心經>,而不解其深義的,往往斷章取義,誤解曲解,鬧出許多笑話來。
譬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本是因緣所生法,緣起性空,而性空相有的圓融妙義,但是有多少人把「色」說成女色,把空說成虛無或沒有,甚而以此曲解謬論,作爲對佛教或出家人揶揄的材料。
其實,不要說是佛法中深妙難解的空義,卽是普通佛學名詞,如「四大」、「五蘊」等,又有幾個人能够了解?包括高級智識分子在內,都把「四大」說是酒色財氣呢!
甚至於佛門修行的人,天天讀心經,誦心經,而瞭解經義的人也爲數不多,著有<五乘佛法與中國文化>的朱镜宙老居士,生前曾告訴我一個笑話,他說他早年在臺北寄 居某寺廟時,有佛門居士向他借<多心經>——把般若波羅蜜多的多,加在心經二字的上面了。他還聽到過有人講心經,把經中的「舍利子」——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號稱智慧第一 ——解釋成:「舍是房舍,比人四大五蘊的色身,利子、是舍中本來的 一點靈光,是形骸的主人 …。」這不是笑話,我也聽到過有人把「舍利弗」——就是舍利子的另一譯名,解釋成「從前有一尊古佛,號稱舍利佛……。」
按說,<心經>註疏有七十餘種之多,如果看不懂經文,可以看註疏,又何至於鬧出笑話來?其實問題也就發生在這裡,原來古德註經之時,尚沒有現代通俗的白話文。
並且多數古德談經,是「以經註經」,是引證別的經上深奧難解的經文,來註解這本經上深奧難解的經文,註解的是字字珠璣,絕對正確,問題是現代讀經的人,國學程度不足,以致未看註解前看不懂經文,看了註解後更看不懂註解。這不是古德註的不好,實在是末法時代衆生、鈍根劣智,領悟不了。再者,由於時代變遷,語言文字中的詞彙也隨之改變,多數的現代人,連古文都讀不通,又那能看得懂「言含萬象、字括千訓」的佛經?
我們且自心經中舉出兩個例子來看:如「五蘊皆空」一句,古德的註解是:「蘊 積集義。五蘊者,一者色蘊、二者受蘊、三者想蘊、四者行蘊、五者識蘊。」
註的是絕對不錯,問題是讀經的人,不但不瞭解什麼是五蘊,同時也不瞭解什麼是色、受、想、行、識。這樣的註解,看了豈不是照樣不懂?
再如一個「空」字,古本註解是:
「空,因緣所生法,無究竟之實體曰空。大乘義章曰:空者理之別目,絕衆相故名爲空。空者,湛然清淨,廓爾虛明、蘊著諸法,了無生處,亦無滅處,是眞空實相也!
像這一類的註解,不要說一般社會人士看不懂,就是天天在佛堂念<心經>的人也不見得全懂。這就是使人對佛經誤會曲解的原因。
因此,我想如何以淺明易解的文字,把心經V的要旨介紹給大衆看——我不敢說是註解,更不敢說詮解出<心經>的精微妙義,只是把<心經>中的術語名相解釋出來,以減少社會人士對<心經>的曲解和誤會,這是我寫這篇文字的動機。
四
讀<心經>,要能把握要點,<心經>中有三點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先爲介紹出來:
一、<心經>的根本思想,是強調「般若」——無分別智的妙用。般若的一貫主張是否定一切差別觀,而說萬法皆「空」的理——以般若正智,體認我人四大五蘊假合的身心,以及我人賴以生存的環境,了知四大苦空、五蘊無我。以破除我人對於我、法的執著,以獲得身心的解脫和自在。
二、<心經>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五蘊皆空」。五蘊中的色、心二法,攝括宇宙萬有,宇宙萬有不能一一列舉解說,故歸納之爲色、心二法——卽物質的與精神的活動。但若開展來說,由色、心二法可開展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再開展來說,五蘊 攝盡百法,如果對這層層名相無所了解,就不可能了解諸法皆空的意義。
三、<心經>中最重要的一個字,是「空」字,由「五蘊皆空」的空,到「色不異 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以至於「諸法空相」的空,「空中無色」的空——<心經>中七空、八不、十九無,全是空義,先要了解這個空字,才能了解<心經>,但要了解「空」義,自麤淺的地方說,先要由佛教的基本思想「緣生觀」了解起,以次了解「緣起性空」——因緣所生法的空,最後體認勝義空與假名有的中諦觀,才能認識空義。
如果往究竟的境界說,菩薩心上不着一物,妙湛圓寂,萬境俱空;眞如理體中非有之有,謂之妙有,非空之空,謂之眞空,眞空是大乘至極之空,又曰性空,那是「究竟 湼槃」的境界,究竟涅槃是聖者所證的極果,那就不是世俗的語言文字所可詮解的了。
五
歷代註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那就是必先科目,以提示綱宗。這種辦法,始自晉代的道安法師,道公根據佛經中的初、中、後三義,把每部佛經分成序分、正宗分、 流通分三部分。後人把這種分法稱之爲「彌天高判,古今同遵。」
序分,是序述佛講此經的緣由;正宗分,是闡明全經的要義;流通分,是講完此經,必使此經輾轉流通於後世。科判之後,再依次釋經題,釋譯題,判經文,一層一層的解釋下去。例如<金剛經>,開頭的一段: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二千五百人俱……。」這就是序分,經文最後一段: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 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這就是流通分。
但是,玄奘法師譯的這卷<心經>,卻只有正宗分的經文,沒有開始的序分,和末尾的流通分,所以一開始就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實,考證別的譯本,都有序分和流通分,例如般若共利言等所譯的<心經>,開頭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及菩薩衆俱。」這是序分,在序分之後,還有一段經文,是:
「時佛世尊,卽入三昧,名廣大甚深,爾時衆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離諸苦厄,卽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問己,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應觀五蘊性空,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以下經文與玄奘法師所譯者相同。
在經文末段,「說般若波羅蜜多咒」的咒語之後,還有一段原文是:
「如是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說已,即是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 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爾時世 尊說是語己,具壽舍利弗,大喜充遍,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大歡喜,時彼衆會天人阿修羅乾達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是兩種譯本的不同之處,至於此經雖是觀自在菩薩所說,但既經佛認可,自然視同佛說。
由註經科判,說到譯本異同,現在還是回到本題。正式註經,要依古德註經成例,惟本文只是「讀經報告」,解釋經中名相,所以按照預定的題目寫下去,就不依照註經的科判來寫了。
六
在討論本經經文之前,應先把經題中的這個「心」字,加以解說,原來心的種類和意義頗多,略舉數則,以見一斑:
一 肉團心:肉團心在我人的胸腔之中,卽生理學上所稱的心臟,它的作用是壓唧血液,使血液循血管流行全身,以供給身體各部組織的營養,這是物質的心,與心經的心無關。
二、緣慮心:這是我人的第六識——意識的作用,是攀緣六塵外境的妄心,這顆心終日昏昏擾擾,隨塵觸境,起滅無常,若離塵境,此心本無。正如水上波浪,遇風則 起,風靜則滅,隨風起滅,本無自體,它也不是<心經>上所稱的心。
三、思量心:這是我人的第七識——末那識的作用,末那識恒審思量第八識的見分爲我,計執五蘊假相,執爲實我實法,人生的種種煩惱,皆由此執著心而起,但此心也不是<心經>所指的心。
四、積聚心:這是我人的第八識——阿賴耶心,此心又稱藏識,它藏著我人無始以 來,各種善惡功能的種子(業力),這種業力遇緣則變起根身器界現象諸法,所以此識心是我人生死流轉的根本,此心具有眞妄兩體,妄的是這個虛幻的阿賴耶識,眞的就是妙眞如心,所謂眞妄同源,卽指此積聚心而言。
五、妙眞如心:此是我人自性清淨之心,與佛性法身,圓成實性,如來藏心等同體而異名,它圓光寂照,不生不滅,究竟清淨,平等周偏,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沒有什麼 生死煩惱;它離諸迷情妄相,無諸塵勞垢染。非一切法,而能現一切法;非一切相,而不離一切相。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依之建立,這才是本經題所稱的「心」。
關於此「心」,後文中尙有細述,此處暫從略。惟就此經立名而言,除了指我人的妙眞如心之外,亦可作比喩解。佛說<大般若經>,有文二十萬頌——每頌四句,卷至六百,而本經撮其要略,取其菁華,故云「心」經,蓋心者,菁華之意也;又,心爲中心義,此經乃全部〈般若經〉的中心,寥寥二百餘字,攝般若精義於無遺,故曰「心」經至於經文中「般若波羅蜜多」六字,將於下章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