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為求方便閱讀,可點按【續看下文】以打開下文觀看,再點按一次可《收合》不佔版面。
一
本經經名,是<般若波羅多心經>,而經文一開始,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由此可見、這般若波羅蜜多六字,在本 經中的重要性。事實上,六百卷<大般若經>,講的就是般若。<心經>是大般若經的菁華,講的當然也是般若,所以要讀誦<心經>,要研究<心經>,先要由這六個字了解起——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多。
但在了解這般若波羅蜜多六字之前,先要把說本經的「觀自在菩薩」作一介紹:觀自在三字,是梵文Aoalokitesoro 翻譯過來的。唐代以前,譯經者把 Aoalokitevara 爲觀世音,唐代玄奘法師譯爲觀自在。
觀世音這一名號,出自<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中說: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卽觀其 聲音,皆得解脫......,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續看下文
續看下文
譯爲觀自在者,觀是觀照,是以能觀之智(觀在此處是了達的意思),了達諸法皆空,因而獲得解脫,解脫卽是自在,故名觀自在。此一名號,是依菩薩修證功夫而建立的。因爲菩薩行深般若,能以甚深勝慧,照見五蘊身心性空,度脫一切苦厄,故稱自在,因之在本經中,稱爲觀自在菩薩。
至於菩薩二字,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譯爲覺,薩埵譯爲有情——有情識、情愛、情見的衆生,是指人及一切動物而言,但在習慣上多單指人類來說的,菩提薩埵 ,合譯覺有情,是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有情以覺他;上求菩提、佛果,下化薩埵、有 情。我國人說話好簡略,不稱菩提薩埵,而稱菩薩。
事實上,在我國民間,一向都稱這位菩薩爲觀音菩薩——傳說是在唐代時,因避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名諱,略去了觀世音中的世字而流傳下來的——這位菩薩,與我們閻浮 衆生特別有緣,他悲願深切,在閻浮世間,隨類現身,尋聲救苦,所以稱爲觀音或觀世音。自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年來,我國民間,可能有人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但是沒有不知 道觀世音菩薩的。誠所謂:「家家阿彌陀,處處觀世音」,可見這位菩薩在我國人心中的地位。
人人都知道這位菩薩,但是真正了解這位菩薩的人實在有限,所以要再解釋幾點如下:
一、觀世音菩薩不是中國古代的人,也不是這個地球上的人,他是三界外的大菩薩,他在我國民間「隨類現身,尋聲救苦」,那是菩薩隨緣度化衆生的悲願——民間傳說妙善公主出家的故事,那只是小說家言。
二、觀世音菩薩現居菩薩位,其實他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他倒駕慈航,示現西方極樂世界做菩薩,輔助阿彌陀佛度化衆生,將來在極樂世界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三、一般人都以爲觀世音菩薩是女性,這是錯誤的,在許多佛經中,稱這位菩薩「善男子」,本經的別譯本也是如此。在唐代以前的觀世音菩薩塑像或畫像,都是「丈夫相」——是有鬍鬚的。民間因這位菩薩尋聲救苦、多現女身,所以才有了女身的塑像或畫像。其實、十方三世的佛菩薩,根本就無所謂性別問題。所謂性別男女,只是我們娑婆衆生的執著分別罷了。
現在我們再就觀和自在三字加以解說。觀有三種,卽空觀、假觀、中觀。空觀者,是以般若妙智,首觀一切外境,皆是緣起假相,當體卽空,本非實有;次觀自身四大假合,終歸壞滅,本無實我;再觀六識妄心,生滅無常,離根塵外,本無自性,這是空觀。
假觀者,是用智若妙智,觀一切外境,雖了達空義,而不廢緣起諸法,隨物隨緣,而於一切境上不生執著,是爲假觀。
中觀者,用般若妙智,觀一切法,皆是中道,徹證性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不取不廢,圓融無礙,正如金剛經稱;「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卽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這「如來說第一波羅蜜」是假觀,「卽非第一波羅蜜」是空觀,「是名第一波羅蜜」卽是中道也。
自在亦有三種,一是觀境自在,卽菩薩用般若妙智,了達眞如之境,於一切法圓通無礙。二是觀照自在,菩薩在修般若觀照時,徹照五蘊皆空,了無障礙。三是作用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親證法身本有,從體起用,一切神通作業皆自在,能隨緣起感,分化無礙。
以上三者,觀境,是所觀之境自在;觀照,是能觀之智自在,此二者屬智、屬因,是自利;作用,是度生自在,屬悲、屬果,是利他。此卽所謂「悲智雙修,自利利他。」
自本經文中說,觀自在菩薩聖號,觀自在三字是別名,菩薩二字是通名、別名者,是這一位菩薩所專用;通名者,是十方三世菩薩所共用。
介紹過觀自在菩薩,我們來研究「般若波羅蜜多」六字。
二
般若波羅蜜多六字,包括兩個佛學術語,卽「般若」和「波羅蜜多」,兹先解釋般若:
般若,本是梵文 Prajñā 的音譯,梵文卽印度文,因印度人自稱是「梵天」的苗裔,所以他們的文字稱梵文,語言稱梵語。般若二字、若以中國文字來翻譯,勉强可譯爲「智慧」。但經文中何不直譯爲智慧,而仍保留梵音稱爲般若呢?因爲智慧二字,只詮解出般若一部份意義,而不能代表般若全部深遠妙勝的意義。
原來「般若」所表達的,是正智,是眞智妙慧;而智慧所表達的,是聰明,是「世智辯聰」,世智辯聰有邪有正,不能與眞智妙慧的般若相比,所以根據翻譯中「尊重不翻」的規則,保留般若的原音。
續看下文
續看下文
原來古人翻譯梵文佛經,有所謂:「四例譯經」,及「五種不翻」的規則。四例譯經,一是翻字不翻音——卽譯字音不譯字義,如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二是翻音不翻 字——卽是譯出字音而保留原字,如 卍 字、音「萬」;三是音字俱翻,卽是譯成中文的佛經;四是音字俱不翻,如梵本佛經。
五種不翻者,一是多含不翻,如「婆伽梵」一字,爲佛之尊號,含義太廣,不翻。二是秘密不翻,如佛經中的神咒。三是尊重不翻,如般若二字。四是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字。五是此方無,不翻。如印度的菴摩羅果,中國無此種水果,不翻。所謂不翻,是不翻其字義,而譯其字音。所以「般若」二字,就是根據「尊重不翻」的規則,而「翻字不翻音」,保留其梵音「般若」。
波羅蜜多,也是梵文音譯,波羅的意義譯華文爲「彼岸」,密譯華文爲「到」,多字是語尾拖音,如我國文字的「矣」或「了」等虛字,波羅蜜多四字合起來說,就是「 到彼岸矣!」,或「到彼岸了」的意思。
到彼岸,是一種比喩,有如渡河者須乘舟筏,才能由此岸到彼岸。而學道者須乘般 若正智的船,渡到彼岸去。這是說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迷妄執著,受諸苦惱,如果信仰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乘著般若正智妙慧的船,渡過生死煩惱的中流,就可到達寂靜妙樂的彼岸。
波羅蜜多共有六種,稱爲「六波羅蜜」,亦稱「六度」,以六波羅蜜能度「六蔽」,故稱六度。六蔽又是什麼呢,是蔽覆我人眞如佛性——郎妙眞如心的六種東西,名稱 叫做慳貪、毀犯、瞋恨、懈怠、散亂、愚痴。這六蔽,惟六波羅蜜能度之。六度的名稱如下表:
一、檀那波羅蜜:譯爲布施,能度慳貪。
二、尸羅波羅蜜:譯爲持戒,能度毀犯。
三、驛提波羅蜜:譯爲忍辱,能度瞋恨。
四、毘梨耶波羅蜜:譯爲精進,能度懈怠。
五、禪那波羅蜜:譯爲靜慮,能度散亂。
六、般若波羅蜜:譯爲智慧,能度愚痴。
在六波羅中,以般若波羅蜜爲根本,前五度若離般若,則成世間有漏法——如瓶之有孔,不能儲水,稱爲有漏——若有般若爲五度首腦,則成爲出世間大乘無漏法,故說到般若,卽總攝六度,蓋般若卽六度之代表也。
三
般若與智慧,有著顯著的不同。般若是眞智妙慧,智慧是世智俗慧。般若是形而上的「道」——苦集滅道的道,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的道。而智慧只是世俗的聰明。聰明用之於正,亦是世間善法,可以爲社會上造十百千萬人之福;但若自反面來說,一些知見不正、思想錯誤的聰明人,機詐百出,巧言令色,在社會上作起壞事來,比愚笨的爲害更深。因此,這淺薄的世智俗慧,與清淨無染的般若是不能相比的。<大智度論>稱「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又云:「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爲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有上。」
在佛學中,明白眞理,認清事實,叫做智慧。也可以說、通達有爲之事相爲智,通達無爲之空理爲慧;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鑑別的作用。智能明了諸法,慧能斷惑證眞。又智則明了外境,慧則明了自心。了知吾人四大色身、宇宙萬有,皆是緣起幻相,沒有實法實我;了知心佛衆生三無差別,證得人人本具的眞如佛性,這才是真智妙慧。更進一層說,所謂般若,乃是諸佛菩薩親證的,諸法實相的圓明本覺智;也是離一切迷情妄相的清淨無分別智;也是通達一切法性自空,而無所得的眞空無相智,這豈是淺薄的世智俗慧所可比擬的?
續看下文
續看下文
在實相般若最高的理體上,是第一義諦,原無種類可分的。但在行者所證悟的程度深淺,和般若的性質而言,則有下列的分別:
一、二般若:是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又稱我空般若,是聲聞、緣覺、及初心菩薩三乘共證的方便般若;不共般若又名法空般若,是上位菩薩法門,不共二乘所修的。也就是說,修我空觀,了達萬法當體卽空,但證空以了脫生死,是三乘的共般若。修次第三觀及一心三觀,了達萬法當體卽是眞如實相,證中道理,能從空出假—由解脫而入世利生,這是大乘菩薩所修的不共般若。
二、三般若:共般若與不共般若,是以行者證悟程度深淺而言;三般若,是以般若的性質而言,分述如下:
(一)文字般若:是釋迦牟尼佛,以其親證的實相理體,假借文字語言以開導衆生使之解悟者,稱文字般若。自狹義說,佛所說的一切言教,三藏十二部經典是文字般若;自廣義說,非僅佛經上的文字,凡一切語言動作,能表示意義而令人啓發智慧者,都是文字般若。如佛在世時以音聲爲文字,歷代祖師以擎拳豎拂爲文字。以至於由人心的思想觀念,變現一切境界之相狀,而能令人啓悟者,都可稱之文字般若。
(二)觀照般若:觀有能觀與所觀,能觀卽能觀照之智,所觀是所觀照之境。亦即謂行者修觀時,心光内凝,照了諸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由空妄相而見實相,以實相由觀照而得,故謂之觀照般若。
(三)實相般若:實相,卽諸法如實之相,這種實相之相,體本空寂,境自如如,是諸佛菩薩所證的境界,不是我輩凡夫之心所能想像,也不是世俗的語言文字所能詮解,<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如果勉强以文字說明,約可說:一、 實相無相:實相是離一切虛妄之相,無一相可得,故曰無相。二、實相無不相:實相是 具足一切恒法功德之相,萬法皆實相,故曰無不相。三、實相無相無不相:實相雖離相而本體不空,雖具足而自性本寂,所謂眞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眞空——在一無所有的眞空中,諸法卻歷然存在,這是實相般若的境界。
概略的說,般若,是在否定一切差別觀,而超越相對,直接透觀萬法即空的智慧。以般若的立場說,不獨我們的常識世界非眞如實相,卽佛學上所認爲的客觀要素,如五 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也只是一種現象的假名,而不是其物體本體的存在,所有才有下文「五蘊皆空」的結論。
四
在我們了解了「般若」和「波羅蜜多」兩術語後,我們進一步討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句話的意義:
先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行字。這「行」,是觀行、是功行,也是修持的修行。修行有修小乘行和修大乘行。小乘行修四聖諦、十二因緣,證阿羅漢、辟支佛果;大乘行修六度萬行,普度衆生,求證佛果。
「行深」的深,是對淺而言,是表示功行的程度,小乘的聲聞,緣覺行者及權教菩薩,修人空般若——共般若,但破我執、未破法執,但見於空,不見不空,功行淺;大乘菩薩、修法空般若,既破我執,又破法執,既見於空,又見不空,以至空空。如此則三惑———見惑、思惑、塵沙惑——圓斷,二死——分斷生死變易生死——永亡,證入中道實相第一義空,這是大乘菩薩修的不共般若,故名「行深」。
續看下文
續看下文
再者,在三般若中、文字般若是解悟,觀照般若是修持,惟有實相般若,才是大乘菩薩親證的境界。因此,自三般若而言,修文字,觀照二般若,是行淺;證得實相般若,是「行深」。
復次,自般若正智一諦三觀而言,以般若能觀之智,修空觀成,斷見惑、思惑,卽證得一切智;修假觀成,斷塵沙惑,卽證得道種智;修中觀成,斷無明煩惱,卽證得一切種智。般若的能觀之智是因,而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是證得之果。惟證得一切或道種智時,功行尚淺,到圓證三智,才稱「行深」。
因此,觀自在菩薩,行六度萬行,修不共般若,依一心三觀,證一體三智,斷無明 煩惱,證究竟涅槃,故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至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這個「時」字,是指觀自在菩薩,在過去因中,習甚深般若,證得究竟湼槃,功行圓滿之時;也就是實相般若現前,能所兩忘,智境不分之時;亦即是證得實相,聽觀圓明,自在無礙之時。但切勿誤會是觀自在菩薩,尚在或正在修習甚深般若之時,因爲觀自在菩薩,早已圓證三智,究竟湼槃,居妙覺位的大菩薩,故不能說是尙在或正在修習甚深般若之時也。
這一段經文的大意,是說:「聖者觀自在菩薩,修習深妙般若,功行圓滿,實相現前之時,照見… 」故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