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苦?首重觀想
書籍目錄
如何了苦?首重觀想

如何了苦?首重觀想

   般若經即以「苦集滅道」為基礎。因此,第一要知如何了苦?觀自在菩薩告訴舍利弗要「行」,就是修行,同我們大家一樣打坐,也就是修行的一個法門,行住坐臥隨時照管自己,才是修行。我們知道菩薩的名號代表他的修法,等於世間人取名字,有特別的意義。觀自在的意義著重在「觀」,隨時隨地,觀照起心動念,照管每個思想的起沒,但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去覺察它,這就是行的方法。你們只曉得打坐,內心沒去觀察自己的心念心,等於呆坐。光坐在那裏昏昏沉沉,懵懵懂懂,與睡眠何異?!不對的,這樣不是修道,必須觀察自己起心動念。坐在那裏身體不管了,四肢不動,六根不用,正是休息,這肉體既已休息,已經很舒服,便不要再管它了。

   這時內心要起觀,—— 觀,觀自在菩薩,觀自己一個人在起心動念,念念明瞭,譬如我現在在講話,大家在聽講,每一句話,每一個字,講的,聽的 自己觀察得清清楚楚;對了沒有?錯了沒有?該講不該講?善的惡的,是的非的,一一覺察無失,這是初步。觀自心在那裏?有人煩惱起來的時候,作不了主,觀也觀不了,被煩惱障礙,無明一起,睡意一來,隨境逐流,再也不知迴光返照。

   密宗要人修觀想,其實,觀是觀,想是想。初步的觀即是想,這不是很簡單嗎!觀想,就是你須想像得出來,你念頭裏想,譬如畫家要畫一座山、一湖水,心一想念,便呈現出來,一山一水,如在目前。密宗修觀想也要將對眾主題想出來。觀和想相連,這是入門方法,可是,你們現在學這法門,老實講應在那裏觀呢?—— 先要在心頭起觀,肉體有形之心,個乳房中間,心窩子上下。觀心,先須輕輕的在心頭部位作觀,當然,思想不是由心臟而生,但是,你正好觀察心頭這一部份,此是正修行之路,別腦子空想妄想,也不要看光什麼了。初學者用此觀法,有時覺得心窩子這裏痛啊痛的,那是由於胃上食道管不乾淨的緣故。除非心臟原有疾病的,另須研究其他方便。

   怎樣才是觀自在菩薩修行菩薩道的觀法呢?換言之,怎樣才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的觀行呢?你這樣從起心動念,慢慢起修,慢慢觀想,走路也好,做事也好,隨時不離心中自我觀照,等智慧功力深入以後,自己自性實相般若的智慧爆發了,就不是先前追求心念起動時的觀想智慧了。我們觀想的觀是妄心觀妄心,妄想觀妄想,雖然能觀的作用是理性的,但仍是妄想。審察自己心念,觀到功力深了,因緣成就時,自然呈現智慧德相,但觀自在菩薩雖然告訴我們行深般若波羅密多,卻也不是一觀就會,火候到了,起心動念,時時明白,個個清楚,來的時候不歡迎,念頭就跑掉了,去的時候不追求,不理它何處消失,如果觀行漸深,觀到妄心雜念,既不來也不去,正好,一段空靈,得「初住」休息之境。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