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太虛大師與宗喀巴大師
書籍目錄
七、太虛大師與宗喀巴大師

七、太虛大師與宗喀巴大師

作 者: 黃懺華


   曠代哲人太虛大師,已上生觀史多矣!大師抱普度衆生之弘願,而尤注意於現實之人生;故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俱在其攝受護念之中;而以改造世界文化,化世間爲淨土,進人生於極樂,爲其職志。惟大師爲中國佛教所孕育之哲人,故於中國佛教關係尤切,中國佛教本身,自有其偉大崇高之價值,本無盛衰利弊可言;然中國之僧伽制度歷年已久,流弊滋多,降至今日,僧衆之墮落腐敗,幾於難以置信,馴至佛教本身,受其影響,爲世詬病,內則物腐,外則蟲生,而岌岌不可終日。大師鑒於佛教已臨於滅亡之悲運,毅然樹整理僧制之旗幟,整理僧制,卽所以續佛慧命,此其大無畏之革命精神,以視馬丁路德之於耶教,未遑多讓;而一般獅蟲,以其不利於己之藏垢納汚也,反從而詆誤之接擊之,是亦可爲長太息者矣!

太虛大師

大師之弘願,基於其淵博之學養,大師於經律論三藏以及各宗之教義,各家之學說,無不淹通;卽世間之諸子百家乃至科學哲學,亦恒研討;博採世出世間學之精華,而以自覺聖智陶冶之,以構成其周遍圓滿廣大之學說。故大師之學說,實集世界文化之大成,而普遍妥當之眞理也。總之,大師學術之精湛,悲願之弘深,人格之偉大,求之近世,實罕其匹;而明初西藏之宗喀巴大師,譽稱第二能仁,尤遠勝之!

   西藏佛教當十四五世紀頃,薩迦派之末流,棄捨祖教,邁顯專密,呵戒爲小。迦舉派之末流,以注重師訓故,輕視經教;又以專修密法故,蔑視戒律;加以一般衆所謂喇嘛也者,歷受元明二代之尊仰,習於奢侈,淨戒律儀,棄如糠粃,僧衆次第墮落,法門次第衰頹;於是偉大之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大師,應運而生,革新西藏佛教,創立黃教。 宗喀巴大師以元順帝至正十七年生,初從迦舉派師出家,繼於迦舉派及他派寺中學法,既又學法於甘丹派。已而洞知迦舉、薩迦諸派之流弊,慨然以革新佛教自任,因於西藏佛教諸派之中,別樹一幟,尊經教,尚戒律,禁婚嫁,屏神奇;乃尊甘丹之宗,兼採布敦之說,融合經咒,勵行律儀;並採擷諸派所長,綜合組織,成一新體系,造菩提道次第論,將顯密兩敎加以整理,摒除後世所增加之意見, 闡明佛法原有之眞義及菩提道之次第,若顯若 密,皆建立修行一定之程序,敎化所及,靡然從風。 先是西藏佛教中興時,諸弘揚戒律者,曾倡戴黃帽。宗喀巴大師,於求學圓滿時代,卽改其帽爲黃色,表揚以弘持戒律宗旨;其徒衆皆戴黃帽,以示與舊有諸派之紅帽別;世人目爲黃帽派,又稱黃教;其徒衆皆尚苦修,學行卓然出舊有諸派上;未幾黃教逐盛行於前藏,勢與法王相埒。

   菩提道次第之要旨,爲先小後大,先顯後密,先聞思後修。先分佛敎爲大小二乘,於大乘中,又分爲波羅蜜多乘(卽顯敎)大乘與金剛乘(卽密教)大乘二種,謂盡佛一切 所說,皆是一補特迦羅成佛之道,而菩薩所求,爲成辦世間義利,其所化導,亦須遍攝三種種性,故於彼等道品,應皆修學。了知三乘道,卽是成辦菩薩所求所有方便。 於大乘道中,有共不共二種,共卽小乘藏中所說諸道是。小乘道,除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等不與他 乘共者外,所餘一切斷證功德,皆爲大乘道中所攝,故大乘人亦應受持。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若趣上上三乘,必須完具下下乘功德種類。

   基上理由,立三士道,一共下士道,二共中士道,三上士道。佛所說法,一切皆爲饒益有情,如是所成辦有情義利,略有二種:一、現前增上生,二、畢竟決定勝。 其中依成辦現前增上生事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下士或共下士法類。而殊勝下士者,謂不以今世現前安樂爲重,重在希求後世善趣圓滿,以其修集能往善趣因故。畢竟決定勝中,復有二種:一、證解脫唯出生死,二、一切種智。其中依聲聞乘及獨覺乘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中士或共中士法類。而中士者,謂於一切有發生厭離,爲求自利,欲得出離三有解脫,以趣入解脫三有之方便戒定慧三學故。修行一切種智之方便,復有二種:一、密咒大乘,二、波羅蜜多大乘,此二攝入上士法類。而上士者,謂由大悲自在而轉,爲盡有情一切苦故,欲得佛果;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及生起、圓滿二次第等故。 如是雖說三士,然於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攝納餘二無所缺少,故中下士二道,乃大乘道支分;中下士諸法類,卽上士道之前加行。

繼續閱讀 ……

道次全書,大綱分四:一、道前基礎,二、共下士道次,三、共中士道次,四、上士道次。

道前基礎,爲三士共道,卽五乘共道之總基礎,中又分二:一、依止善知識,二、思惟此身離八無暇自他圓滿,有大義利,極難得,發欲樂受持心要。

共下士道次者,人天乘之正行,五乘佛法之共道,其綱要爲念死無常,畏惡趣苦,依三寶,信業果,知取捨。若未滅求現法心,則於後世不生猛利之希求,故當勤修人身無常,不能久住,及死後流轉惡趣理,爾時以生眞實怖畏心,便能誠信三寶功德,安住皈依不共律儀學所應學 。 次於一切白法根本之業果,當由多門引發堅固深忍之信解,勤修十善,滅十不善,而常恒趣於四力之道。

共中士道次者,二乘解脫之要道,三乘出世之共法,其要綱爲知流轉苦,發出離心,以出離心修三學。謂善修下士法已,當多思惟若總若別生死過患,總於生死令心厭捨。次 觀生死從何因生?當識煩惱及業自性,發起眞實樂斷之欲,便總於能解脫生死三學之道,能引定解;別於自所受之別解脫戒,當勤修學。

   上士道次者,菩薩道行,其要綱爲於一切有情安住平等捨心,依知母、念恩、報恩、 慈心、悲心、增上心、 成佛心,七種念發菩提心,行菩薩行。 謂善修中士法已,作意思惟:如自墮於三有苦海,有情衆生亦皆同爾,當勤修以慈悲爲本之大菩提心,必令生起。 若相續中,略能生起菩提心相,當如儀勤學學處,堅穩願心。 次當聽聞菩薩所有諸廣大行,善知進止,發生猛利樂修學欲。發此心已,當如法受行心律儀,修學成熟自身之六度及成熟他身之四攝等;別於根本墮罪,當勤猛捨命守護;中下品纏及諸惡作,亦當勤防 勿令有染;設有誤犯,當精勤還出。

   次當特修學後二度,故當善巧修靜慮法,引發正定。又於相續,當生清淨遠離斷常之二無我見。得彼見已,當住見上善知清淨修法而修。卽於如是之靜慮及般若,施設止觀之名,非離後二度別有。

   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定須趣入密咒,以能速疾圓滿福德智慧二資糧故。 謂善修顯密共道之後,當入金剛乘。此宗喀巴大師之學行之概略也。佛教以東漢末入中國,逮隋唐 而極中天之盛,降至明清,逐成強弩之末。洎太平天國軍興,標榜耶教,佛敎備受其蹂躪。繼而西學東漸,淺識者又以破除迷信相號召,謗佛法,佔寺逐僧,此佛敎外來之打擊也。反觀佛教之內部,復如上述,中國之僧伽制,歷年旣久,流弊滋多,大多數之僧衆,不知出家爲何事?戒律爲何物?據有大寺院之方丈階級,大率席豐履厚,馴至蕩檢踰閑。下焉者則資以糊口,流爲游民。佛教至滿清末葉及民國初元,餒敗直難言狀,外肆侵 凌,內甘朽腐,其亡蓋可立待矣!大師於此棟折榱傾之中,挺身而出,毅然以整理僧制革新佛敎爲己任,縱取法於原始佛教之僧制乃至百丈清規,橫借鏡於並世各佛教國家現行之僧制,以及近代社會團體之組織;先後著整理“僧伽制度論”及“僧制今論”兩書,詳陳其對於僧制興利除弊革故鼎新之主張及其規劃,劬勞三四十年,奔走百數十地,講經說法、興辦佛學院儈衆訓練班、組設佛教會佛學會、刊行報章雜誌等,泰半爲此遠大之目標務力,栖 栖皇皇,以逮圓寂,此大師與宗喀巴大師同以整理制、革興佛敎爲職志也。

   復次,太虛大師之學說如上所述,實擷三藏之眞經,滙諸宗之異說,貫攝諸子百家,融冶科學哲學,而蔚然大成者。 其說明佛法,嘗分之爲三級。 所謂三級者:一、五乘共法,二、三乘共法,三、大乘不共法(亦名大乘特法)。茲節錄虛大師對於三級之說明於下:

   第一級五乘共法:最普遍的佛法要義,就是因緣所生的原因,也即是因果法的原理。大凡佛說明一切法,都是以這因緣生法的道理來闡述。因緣就是因,生法就是果,故因緣生法,卽是因果法,因果律於一切法中皆具有的,但其中特別注重業報因果。(中略)六趣流轉的凡夫,三乘階級的賢聖,皆可由業果的原理說明。 我們現在是受着人的業果,要保持這人的報身,要免受三途的苦報,就得從這難得的寶貴人生,信解佛法的做人道理。所謂學佛先從做人起,學成了一個完善的好人,然後才談得上學佛。若人都不能做好,怎麼還能去學超凡入聖的佛陀?所以學佛法的人,敬佛法僧,信業果報,是最緊的一着。不但流轉的六凡,出世的三乘,皆建立在業果上,就是最高無上的佛陀,也不出因果的範圍,因爲要修大乘六度萬行的清淨殊勝因,才能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始從人乘,終成佛位,名之曰五乘,而這緣生法亦即所謂因果法的原理,是五乘所共修的法。一個人,尤其是做了一個佛教徒的人,對因果業報,不能深信,則不能領受眞正的佛法,也就不能了解佛法的正義,同時亦不能算爲佛教徒,故根本上入不了佛法之門!這五乘共法的第一級,其範圍極廣,把這級穩固了,然後再進趣上級,那就容易了。比方世間造塔,不論他造七層九層,而最下層一定是造得寬廣和鞏固,因爲下層基礎做好,然後才一層一層向上造,學佛也是這樣。

   第二級三乘共法: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這三種出世的聖人,他們認識了世間純粹的是苦,知道了世間無一可愛樂,於是深深的厭離世間,積極的求出世的涅槃之樂,依着四念處、四正勤以至八正道的基本道路,而去實踐進修,不求人天果 報,唯一目的,求證出世涅槃。教中所說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三乘共法的標準,使三乘人,了脫生死諸苦,證得涅槃寂靜。 所謂共法者,以三乘雖有差殊,而這三法印是三乘所共遵以斷煩惱了生死的,這三乘共法,較前高了一級,以他們首先遠離了有漏流轉法,此則不共人天,希人天樂果者 之所不能及,因爲人天有情,對於世間業界,尚有所希求的原故。

   第三級大乘特法:這是菩薩所特有的,不共於人天二乘的,此大乘佛法,以大悲菩提心,法空般若智,遍學一切法門,普度一切衆生,嚴淨無量國土,求成無上佛果,爲其唯一的誓願、唯一的事業。

   (上略)至於上述的三級:初級的五乘共法,不論是人乘、天乘乃至佛乘,誰也不能離了因果法而言,第二級的三乘共法,也是不能離了初級去凌空施設。 卽大乘不共法,也不能離了前二級而獨立,可以說三級是互相依靠的。人天果、二乘果,都是趨佛乘過程中的一個階梯,非是究竟的目的地,究竟目的,是至高無上的一乘佛果。
   此三級說,又與宗喀巴大師之三士道,若合符契者也。中國佛教,在南北朝時代,卽有敎相判釋,所謂南三北七,風行一時;而隋唐時代天臺宗之五時八教,與華嚴宗之五教十宗尤著,千百年來,支配研究佛教者對整個佛法之觀點。然大乘鄙夷小乘,人天乘更無論已。如天臺宗謂小乘教(藏敎)爲對鈍根不堪直受大乘法者所說,華嚴宗謂小乘教爲不堪受大乘教之劣等根機所受持之敎門。而南方佛教,又謂大乘爲非佛說。 然宗喀巴大師則謂中下士二道,乃大乘道之支分;中下士諸法類,卽上士道之前加行;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攝納餘二無所缺少;若趣上上三乘,必須完具下下乘功德種類。 太虛大師亦謂三級互相依靠,初級之五乘共法,爲全佛法之基礎;第二級之三乘共法,不能離初級而凌空施設;第三級之大乘不共法,亦不能離前二級而獨立。可謂於佛法能見其大,能見其全,而非入主出奴者所可比擬。此二大師,誠所謂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東海西海,此心同也。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