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止,先說明總的親近意樂。如果已經成爲具器弟子,應先觀察上師德相,然後在具德上師面前領受法益。至於應該依止多少上師?從種敦巴和桑僕瓦大師的傳記來看,有不同的做法。桑僕瓦大師有很多上師,只要有人說法,他就去聽。當時康地來了一位法師,桑僕瓦正準備去聽,但他的弟子力勸,「您不要去,您去,有損自己的威儀」。他回答,「不要這樣說,聽法可以得到聽聞及 隨喜的利益。」相較之下,種敦巴不同,他的上師很少,西藏只有二位、印度只有三位。博朵瓦和公巴仁勤喇嘛會就此事討論,他們 一致的結論是,初學者的信心不足、分別心重,依止太多,很容易因爲察覺上師的過錯而退失信心,此時應該仿傚種敦巴大師;反之若已調伏煩惱,信心穩固,就可以仿傚善財童子和阿底峽尊者。這個說法很中肯,的確應該這麼做。以下就心態和行爲要如何依止分別說明。
(一)依止的心態
分爲三點,總說意樂、修信為根本、經常憶念上師恩德,在總說意樂方面有內心要發清淨意樂,《華嚴經》提出孝子心、金剛心、大地心、輪圍山心、世間僕役心、除穢人心、車乘心、犬心、 船心,九種親近善知識的意樂,華嚴九心涵蓋所有訣竅,可簡化爲四項,棄自自在(孝子心)、親愛能堅固(金剛心)、荷負上師事業重擔(大地心)、承擔後應如何行(其餘六心)。
1.棄自自在(孝子心):放棄自己的意志,全心順從上師心意;像孝子一樣,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看父親臉色,順從父親心意。在上師身邊要懂得察顏觀色,不做違逆的事。佛陀在《現證三摩地王經》說,「弟子應該捨棄自己的自由意識,依上師心意轉動。」這裡是指在具德上師前才要有九心,不是盲目做牛做馬,被非具德上師牽著走,自己完全沒有分辨善惡的能力。
2.親愛能堅固(金剛心) :不要反覆無常,要像金剛一樣穩固 即使邪魔惡友從中挑撥,也不損及師徒關係。《現證三摩地王經》說,「不要翻臉無常,今天親密,明天疏遠。」
3.荷負上師事業重擔(大地心):要像大地承載萬物不覺勞苦,弟子幫上師做任何事都不推延懈怠。如博朵瓦告訴僅哦瓦的徒眾,「你們能遇到僅哦瓦這位大菩薩實在很有福報,應該順從上師教導,千萬不要覺得負擔沉重,要將上師當成頭上的莊嚴飾品,即使沉重,也內心歡喜。」
4.承擔後要具備六種心
輪圍山心:像山一樣如如不動,即便碰到痛苦煩惱,也不改變心意。僅哦瓦住在汝巴時,公巴德熾因爲天氣寒冷身體虛弱,正考慮是否要離開,依怙童告訴他,「我們會經多次投生到尊勝天宮,坐擁天人上妙享受,現在好不容易有一次寶貴的機會,可以親近大乘善知識聽聞正法,應該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世間僕役心:不論被指派做什麼卑賤的事,都不會認爲上師故意找麻煩,能謹遵囑咐。過去後藏有一個譯師集會所,一次阿底峽尊者要去說法,地上有些泥濘,種敦巴大師立刻脫下自身的衣服掃除污穢,再拿乾淨的白土覆蓋,然後才在上師面前獻曼陀羅供養。尊者笑著說,「真是太稀奇了,印度也有你一樣的修行人。」
除穢人心:斷除驕慢與過慢,深深覺得自己不如上師。善知識種敦巴說,「我慢的高坵,無法流出功德水。」僅哦瓦也說,「初春時應該上山觀察,是山頂高峰處,還是溝澗低窪處,先發綠芽。」
車乘心:即使上師指派的工作多到身心無法負荷,還是要高高興興努力完成。
犬心:被上師責罵,也不埋怨。如朵瓏巴每次看到畫師都會斥責他,惹得畫師弟子很不滿,對畫師抱怨,「這位阿闍黎對我們師徒好像特別有意見。」畫師回答,「你們聽到的是辱罵嗎?我每次接受上師賜教,就好像得到一次嘿嚕迦的加 持。」《八千頌》說,「即使說法師對求法者態度惡劣,看似不顧情面的樣子。仍然不能退失信心,應該更尊敬追隨上師,堅定求法決心。」
船心:上師交辦的事,不論要來回跑幾趟,也不厭煩。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特別說明以修信爲根本。《寶炬陀羅尼》說,「信,是一切功德的前導,如同母親孕育、守護、增長一切功德;信,能去除疑惑,超越無明、欲、愛、見四大暴流;信,能獲得三聖妙樂果位;信,可以消除穢濁,清淨內心相續;信,能遠離驕慢,成爲眾人尊敬的根本;信,是最珍貴的寶藏、是邁向解脫的雙足、是聚集善業的巧手。」《十法經》也說,「透過什麼方法,可以證得佛果?信心是最好的車乘,可以到達佛境。有智慧的人,應該生起信心;缺乏信心,無法獲得世間與出世間善法,就像被火燒焦的敗種,怎麼可能長出青嫩嫩的苗芽?」這裡從正面說信心的好處,從反面說不信的過失。種敦巴問尊者,「為什麼藏地修行人很多,成就者很少?」尊者回答,「不管想獲得多少大乘功德,都要靠上師。藏人常把上師視爲凡夫,起凡庸想,自然容易看到上師的缺點,無法堅固信心;缺乏信心,怎麼可能引生功德?」有人向阿底峽尊者大 喊,「請尊者教我。」尊者回答,「哈哈,我耳力很好,所謂教授 就是靠信心、信心、信心(連說三次表示重要性),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信心非常重要,信心的種類很多,有對三寶的信心、對業果的信心、對四諦的信心等等,這裡特別強調是弟子對上師的信心。《金剛手灌頂續》說,「金剛手菩薩!弟子應該如何看待軌範師?應該把上師當成佛;必須具備此等信心,才能增長善業,迅速成佛利益眾生。」許多大乘經典都說到視師如佛,《毘奈耶經》也有同樣的講法,要把親教師和羯磨阿闍黎當成佛。
爲什麼要視師如佛?
把上師當成佛,就會以對待佛的態度對待上師,不會挖上師瘡疤,只會思念上師的恩德。又說,「應該學習上師的優點,不要斤斤計較某些缺點,前者可以讓自己獲得成就,後者一事無成。」爲什麼?即使上師的優點比較多,弟子還是在缺點上打轉,反而障礙自己進步。反之,即使上師的缺點比較多,弟子還是專注在優點上,對上師充滿信心,最終還有機會成就善業。不管上師有多少缺失,應該想想推求過患的下場,努力斷除尋過的惡習。如果因爲放逸和煩惱,忍不住又看到上師的過失,就要懺悔已做、防護未做,日後漸漸減少尋過的壞習慣。另外,要經常思惟上師具有持戒清淨、多聞、具信等等功德,多看好的一面,養成欣賞優點的習慣,即使將來不小心看到缺點,也能避免退失信心。這就像一般人看到討厭的人,不管對方有多少優點,都因爲被成見蒙蔽,總認爲對方 一無是處;相較之下,對自己的缺點卻視若無睹,稍稍做得不錯,就自以為了不起。
阿底峽尊者是中觀行者,金洲大師是唯識行者,雖然在見地上有優略之分,中觀見高於唯識見,但尊者從來不看大師的缺點。因爲整個道次第及發菩提心教授,都來自於金洲大師的教導,尊者經常憶念大師功德,奉大師爲最尊貴的上師。
千萬不要觀察上師的過失,即使是只有一偈之緣的上師,也要心存感念。《寶雲經》說,「既然知道尊重上師可以增長善業、消除惡業,那麼不管這位上師多聞或寡聞、有智或無智、守戒或失戒,都應該視之如佛。對佛的信心與愛樂心有多大,就同等的對待上師恭敬承事。若能這樣做,就能迅速圓滿菩提資糧,迅速斷除煩惱過患。懂得這層道理,才會歡喜奉行。當然這不是鼓勵大家一味盲從,順從如法的事,不如法的事不要做。」《猛利問經》說,「長者!想要學習聖教的行者,從阿闍黎處聽聞行持六度及積集資糧的偈誦,即使只有短短幾個字,由於恭敬法的緣故,應該恭敬這位阿闍黎。應該恭敬的程度有多少?如果從上師處接受二十句偈的教法,就應該花二十劫,無恭敬承事上師;儘管這樣做,都還不算報答聞法之恩,更何況不恭敬上師。」
要經常憶念上師的恩德,《十法經》說,「當我迷失在無盡輪迴,是誰張開慈悲之眼尋覓我?當我昏睡在愚癡夢境,是誰發起洪鐘之音醒覺我?當我沉溺在茫茫苦海,是誰伸出有力之槳拯濟我?當我徘徊在三途惡趣,是誰點燃智慧之燈導引我?當我繫縛在三有牢獄,是誰開啓枷鎖之鑰解救我?當我遭逢煩惱重病逼迫,是誰餵施甘露妙藥療癒我?當我身受貪欲猛火燒煮,是誰降下無垢法雨清涼我?從這些痛苦中救護我的,唯有我的上師,要對上師發起如此強烈的感恩、念恩之心。」
《華嚴經》說,「善財童子一想到善知識的恩德,就痛哭流涕讚頌:善知識啊!救護我脫離惡趣,使我通達法平等性,了知諸法空性;爲我開示安穩正道,教授普賢行願,揭櫫通往佛智的道路,護送我趣入法性大海;爲我宣講三世諸佛所知妙法,展現聖眾不可思議妙曼陀羅;能夠增長我一切清淨善法的功德。」在每段文字前都要加上「善知識」,一方面感念恩德,一方面思惟義理。同樣的,前面《十法經》,也可以加這句話。
《華嚴經》又說,「善知識,爲我(善財)演說正法功德,總示菩提分法,別示菩薩威儀;想到這點,我來到善知識面前。善知識就像母親,使我相續生起慧命;就像乳母,以功德乳哺育我長大;就像父親,爲我增長福慧資糧,遮除煩惱惡事侵擾;就像醫王,爲我療癒老死疾病;就像天帝釋降下甘露法雨,使我善法日益茁壯,終如滿月潔白無瑕;就像太陽大放光明,爲我照亮涅槃正道;就像山王護樹,使我不起貪瞋散亂;就像大海,使我不受外緣散動;就像船師,使我安全到達彼岸,我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來到善知識面前。善知識啟發我學習菩薩的志願,導引我思慕無上佛果。由於善知識具備種種度化眾生的功德,連諸佛都讚歎不已,我就是抱著此等清淨意樂,來到善知識面前。善知識救度世間的心,像戰場勇士無可匹敵,像大商主領導眾生險中求寶,是眾生的依怙,快樂的眼目,我以極恭敬的心承事善知識。」這段話可以帶著調子唱誦,把善財換成自己的名字,一邊唱一邊憶念上師恩德。
(二)依止的行爲
親近上師時的行爲,就如《事師五十頌》說,「不必多說,只要好好體察上師心意,做上師歡喜如法的事,不做上師不高興的事。金剛持會說,成就是隨著如理依止上師而來。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奉獻自己。」要努力讓上師高興,避免惹上師生氣。高興的方法有三種,下者供獻財物、中者身語承事、上者依教修行。依教修行,最讓上師歡喜。
1.供獻財物:《事師五十頌》說,「連難以棄捨的生命及家人, 都可以獻給三昧耶師,更何況一般財富?」又說,「如法供養上師,等於供養一切諸佛,這個道理就是『從積聚福德資糧而獲得成就』。」拉梭瓦說,「有能力做最好的供養卻捨不得,拿較差的物品供養上師,等於違犯三昧耶戒。除非上師喜歡或自己只有粗劣物品,才不算犯戒。」《事師五十頌》也說,「想要得到佛果,把最好的財物供養師長,不要給不喜歡、低劣的東西。」以上就弟子角度來說,上師是可以累積最殊勝資糧的福田。但就上師角度來說,身為上師不應該貪圖弟子的利養恭敬。霞惹瓦說,「歡喜修行,不貪財物,才是真正的上師,否則不算修解脫道的合格上師。」
2.身語承事:在身方面,有奉事洗浴、按摩、擦拭及上師生病時妥善照顧。在語方面,要如實讚揚上師功德,這裡說到「如實」,是指切切實實,不要爲了故意討好而誇大不實。
3.依教修行:尊師重道,是最重要的一環。上根器弟子,要做到 獲得道證,成功對治煩惱;中根器弟子,要做到記持宗義,明瞭言教;下根器弟子,至少要做到謹慎防範,避免造作惡業。《本生論》說,「報答上師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教奉行。」如果上師的教授不如法或與戒相違,應該怎麼辦?《毘奈耶經》說,「不如法,就不要照著做。」《寶雲經》也說,「要順從善法,不要順從惡法。」對上師的教法,要懂得判別應做與不應做,不做不合理的事。《本生論》講到佛陀某生爲婆羅門弟子,婆羅門爲觀察弟子而命令徒眾偷竊,只有佛陀不接受,由此說明不應做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弟子不必順從非法,還是要對上師保持清淨意樂,不要出言不遜、輕蔑不敬或背後毀謗,如《尊重五十論》說,「如果上師交辦的事不合理,應該委婉告知不能做的原因。」要訴諸於理婉轉拒絕,不要盲目順從。
親近上師的目的,《莊嚴經論》說,「親近上師是爲了獲得正法,不是為了貪圖享受。」博朵瓦說,「推舉阿難當佛陀侍者之初,阿難提出三個條件,一不穿佛穿過的衣服、二不吃佛吃剩的食物、三任何時候都可見佛。因爲信眾供佛的衣食一定是最殊勝的,享用就會增長五欲貪著,隨時見佛是爲了服侍方便。阿難尊者爲後世弟子立下榜樣,可惜我們卻與聖賢相違,從不在乎能從上師身上得到多少教法,只計較上師給我多少茶、多少好處,喜歡我的程度有多少,這些都是內心腐爛的徵兆。」
親近上師的距離,要多遠才算恰當?博朵瓦說,「增加一個弟子是增加我的負擔,減少一二個弟子是減少我的負擔。距離我太遠,得不到成就。弟子應該住在遠近適中的地方,學習教法。」表示不要太近或太遠,也不要造成上師的負擔。這裡的遠近,可以解釋爲距離,也可以解釋爲時間,不要太久才見上師一面,也不要太常叨擾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