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切諸法,皆是唯識中道,故本論的要旨,是在于唯識,自不待言;所以取「唯識」以名論,也正本此意。蓋佛教之宗派雖多,而歸宿之點,無不以心爲主。即如小乘思想,雖于心外而說有諸法實在,但一論其成壞,仍歸由于心力之造役,所謂業感緣起者是。所慟者,是在雖說名由心,但許心外有諸法 之實在。至于大乘思想,直談萬法唯心,不許心外有實在之法,蓋萬法唯心,是大乘諸家的常談,但是一說到解釋心的意義,便發生兩大思想之分歧。一系主張:將這心爲「理心」,即是指萬法實體的眞如心,而談萬法唯心,這是性宗諸 家共樹之旗幟,所謂以眞如緣起者是。一系主張:將這心爲「事心」,即指八種識心,而談一切法唯識,這是唯識宗特有之陣容,所謂以賴耶緣起者是。本論是屬于談事心的唯識系,論一切萬法,非心外實有,皆是唯識,亦非偏有偏空之法,正顯中道。
現在更進而聊說明其論旨:所謂唯識者,簡去心外諸法,擇取識心。是遮簡迷情以外界有事物存在的我執法執,表顯内界識心的眞性法相。約言之:便是把萬有歸于識心之一法。然而依着什麼而知道萬法歸于識心之一法呢?就是說:萬法雖多,如果類別起來,不外心王、心所、色、不相應、無爲五種。而心王,是識的自相;心所,是識的相應;色,是識之所變;不相應,是識的分位;無爲,是識的實性;故都不是離識而別有。即華嚴經中所說:『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既是唯識,也就是中道。
中道:是正顯非有非空,簡遮偏有偏空之謂。審觀一切諸法:無一法偏有,無一法偏空,無不具備中道妙理。若約橫論之,即是三性。三性者,即偏計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是。怎樣名依他起?這是說有爲諸法,無不依其他的因緣而生起的;怎樣名圓成實?這是直指諸法的實體圓滿常住無爲眞如;怎樣名偏計執?就是于如上的諸法性相,以迷情故,而起周偏計度,執有離心之外的實在我法,實際其所執的體性,原無我法之相,故名之曰偏計執性。若和前說五類配例:就是心王、心所、色、不相應的四類,是依他起;第五無爲法,是圓成實;于五類法上執有實在的我法,是偏計所執性。五類是依于一一法的屬性而分;三性是依于凡聖能緣的情智從于橫面的分析。三性,可說是一切諸法各各具有的法相,同時也能攝盡一切諸法;故三性即是中道。因爲偏計所執,體性都無,故非有;依他圓成,體性非無,故非空;非有非空,是爲中道。更就三性的一一性而言,也無不一一完具中道:以偏計之實體雖無,但在迷情心境上則有,故可說非空非有;以依他起之體雖非無,乃是依因緣之假有,非固定實有之存在物,故可說非有非空;圓成實雖是諸法之實性,同時也是存在之實相,但其相狀無形,不可認識,故可說非有非無。以三性的一一性,各自具足非有非空,故得名之曰一性各具之中道。大而論之,法界全體都是中道;小而言之,一粒微塵,圓具三性,體即中道,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今總稱之爲一切諸法唯識中道。
這唯識中道義,不僅是本論的要旨,即佛陀出世的本旨,亦不外于此。我們一切衆生,因爲無明妄想顛倒,迷不知此;或于心外,堅執境體,實有存在;或計心內諸法,撥爲全無;虛妄計法執我,具生所知煩惱二障。由二障故,而造諸業,受麤細兩種生死。佛陀大悲,憐此妄倒,授以萬法唯識中道之教;使于諸法自相共相,如理觀察,循此正觀,悟入法性。若能悟入法性,則能了達實我實法都無;因了達故,則除二障;二障淨盡,則菩提湼槃二轉依之妙果,因斯圓滿。故知佛陀出世的本旨,在使衆生捨我法之迷執,得二依之妙果;而捨迷得果,是以一切法唯識中道爲樞要;本論要旨,也就是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