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於種植善根,而想得功德,如盲人問乳之顏色,即或告訴他實情,又有何益?
—— 志盤.佛祖統記
天台宗的祖師智顗臨時集合所有弟子,做最後一次的說教。有一個弟子問道:「師父,你死了之後,會到那裏再轉世?我們要拜誰爲師?」智顗祖師回答他:「懶於種植善根,而想得到功德,猶如盲人問乳之顔色,即或告訴他,讓他得知事實,又有何益?重要的是從今天起,就要播種善根。」
愈無聊的人,愈會在背後說他人的閒話,如「某某人是暴發戶」、「那個人專做非法的事… 」等等,以談論别人的是非,來發洩心裏的不滿。尤其太有閒的家庭主婦更喜歡數說他人的不是,偶而幾個人聚在一起,開開小組會議並無傷大雅,但是每次聚會就製造謠言或是非,根本毫無意義可言;假如沉迷於這種無聊的消遣,而浪費一天寶貴的時間,將該做的事,全拋在腦後,豈不太可怕了?
在講求實效的德國,非常排斥這種無用的行爲,認爲閒話家常多半言不及義,只是浪費時間罷了。一位歐洲藝術家曾經說過:「想要做一個聰明人,須細心的聽人家談話,以鎮定的態度來回答,無話可說的時候,要懂得三緘其口。」在我國也有一句俗語說:「沈默是金」。
釋迦牟尼在世時,周圍的人常喜歡講一些無聊的話語,弟子們也常一面修行,一面聊些無用的閒話。有一天釋迦牟尼向弟子們說:「比丘們,你們聚在一塊的時候,要做二件事情,就是多講些有用的言語,並適度地保持沈默。」(釋迦自說經三~九)此外,又曾說:「要尊重每一句話的內容,發表時要慎重,不該說的話,就不要說,應該說的才說。」(法句經二三二)更教誨弟子們:「智者要謹防毁謗,不要輕易地發言。」(雜寶藏經)
有一位文藝評論家說:「對於我所說出來的每一句話,我都能徹底的負責,就是必需以生命作保證,也在所不惜。」在今天的社會,有幾個人能對自己所講的話負責?是否也有勇敢赴死的負責態度?據我所知,大多數的人嘴裏說出的盡是信口雌黃,其目的無非是藉以發洩心中的不滿,殊不知「禍從口出」。
如果說言語就是靈魂的聲音,那麼,你能夠不慎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