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給事事均不遂心意的人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揚棄自己的迷惑
第二章 解除人際間的糾紛
第三章 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第四章 培育慈悲心
第五章 要認識每天的價值
25、給事事均不遂心意的人

25、給事事均不遂心意的人

想要從人手中得到東西時,已經得到的,與尚未得到的,是那一種好呢?源空說:「應以已經得到的心情念佛。」 ——  法然・和語燈錄

   有一種人無論做什麼事,都缺乏「我一定能完成」的信念,反而常持「這個也未完成,那個也不如意」的後悔念頭,在這種情況下,他連眼前正在做的工作也猶豫不決,又想做又怕無法完成,這樣遲疑而不能全力以赴;更加上他常常責備自己無能,漸漸地,他就眞的變成一個無能的人。

   無論是怎樣的一個人,總會有他的優點存在,只是他本人未感覺而已。如果你身邊也有這種人,你應該設法使他知道自己並不似想像中那般無用。

錯誤

   淨土宗開祖法然,有一天遇到了世稱唸佛聖的明遍僧鄉,他質問法然:「我是罪濁凡夫,如何能離開生死?」法然說:「你唸南無阿彌陀佛,去期待極樂,只有這一條路呀!」明遍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他說:「我是唸佛了,但心還是很亂,這要如何是好?」法然說:「對這一點我也無能爲力,但心雖是散開,只要你唸佛,乘佛的力量,就能集中。」然後又直截了當地說:「總而言之,一心一意去唸佛,這是唯一的要事。」明遍接口說:「噢!是這樣的,原來是這樣的,我就是來請教你這一句的。」他心滿意足地走了。

   如用這件事情來比照現在的情況,就是「無法被救的人,也能得救,所以不要拘泥其他的事,只要專心去做你自己該做的事。」
   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沒有自信也罷,只要你佯裝有自信,自然而然就會得到自信的。」意即對自己要有自信,然後把命運付諸天命,這樣終會打開一條路的 。

   智慧第一的法然僧在比叡山修行,足不出門,十幾年間,他藏在黑谷的報恩藏龍裏,將幾千卷的「一切經』看過五回,雖然這樣,他還是未能全然了解經中的道理。直到有一天他滿腹怨歎地走進經藏,悲哀地向著聖教,舉手去拿抽屜裏善導和尙的觀經疏,看見書上寫著這樣一段話「專心唸阿彌陀佛,而不問時節的變遷,每日在行住坐臥中念念不捨者,是名爲正定之業,順彼佛之願故」。此後他將過去依靠知識來了解佛教的心願拋開,而以全副精神去唸佛。

   這好像是耶穌其督所講的「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七‧七)不要再猶豫地站在那裏,「好事要急辦」,先實行然後才能得救,如果一個人對他自己所做的任何事都不滿意,那麼這個人一定是對他自己過份的苛求,或者急著要立功。有一句話說:「做則成,不做則不成,不成的原因就是你不肯去做。」我們該與工作融合爲一體,全力以赴,那麼這項工作一定能夠做得很好,我們將會有「我完成了」這種充實感。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