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暇滿後,該怎麼做?分爲二部份討論,如何建立道次第的總體及正式修行的扼要,本章先簡單說明道次第軌則,爲什麼要區分三士?
1.三士道總攝一切至言
佛陀從發心、積集資糧,到成等正覺、轉法輪,都是為了利益有情。利益有情有二種方法,一是獲得現前增上生果位,二是獲得究竟決定勝果位。
追求現前和增上生果位,屬於下士(或共下士)③的法類;其中又分一般下士和殊勝下士,前者追求今生快樂,後者追求來生快樂,希望來生獲得善趣圓滿,不重視今生,因此今生會積極行善累積增上生的因。《道炬論》說,「以各種法門尋求自己來生快樂,稱爲下士。」
決定勝果位有二種,一是想要證得出離輪迴的解脫,二是想要證得一切種智的佛陀果位。前者稱爲聲聞、獨覺,屬於中士(或共中士)的法類。中士厭患輪迴,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脫離三有,修習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等解脫方便道。《道炬論》說,「放棄三有快樂,遮止輪迴流轉的因,尋求自己獲得涅槃寂靜果位,稱爲中士。」
阿底峽尊者在《攝行炬論》說,「佛陀說修習密乘及顯乘可以渡過生死苦海,因此我寫下這些內容。」說明成佛的方便有顯密二乘,均屬上士道。上士由大悲心驅轉,爲了消除一切有情痛苦發願成佛,學習六度及生圓次第等學處。《道炬論》說,「知道自己在輪迴受苦,也想去除其他眾生的痛苦,稱爲殊勝上士。」
《攝決擇分》說,「有三種士夫,下士修十善業、避免十不善業,但缺乏出離心。中士修聲聞律儀,求自利解脫。上士修清淨菩薩戒,求自他解脫。」這裡和前說相同,其他類似的講法如《道炬論》提到建立三士理由,世親菩薩在《俱舍論釋》談到三士德相。下士有二種,一為今生快樂,一爲來生快樂,這裡談的共下士道屬於後者,教導如何往生善趣。
③下士和共下士(或中士和共中士)的差別,不在於學習的內容,而是在於發心。本論嚴格說起來應該區分為五道,即下士道、共下士道、中士道、共中士道及上士道。
2.建立三士道的原因
要知道三士並不是互不相關、彼此獨立的修行方法,修上士道前要先修下士道和中士道,也就是說下士道和中士道是大乘道的分支。
馬鳴菩薩在《修世俗菩提心論》說,「下士道斷除殺生、妄語、不與取、邪淫,再加上布施,就是往生善趣的因。中士道觀察輪迴過患,斷除業與煩惱,才能成就涅槃寂靜果位。上士要先修下士道和中士道,完備一般出離要道,再加上菩提心、無量善巧方便,以及通達空性義理,才算圓滿殊勝出離要道。」
既然區分爲三士,為什麼又要合併修?
區分的目的,不是要導引眾生成爲只求三有快樂的下士或只顧 自己解脫的中士,而是把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當成上士道的前行及支分。想要生起前面說的心要,就應該像《中觀心論》所說,「誰不好好利用這個像芭蕉、泡沫不堅實的身體,去修行如須彌山堅固的菩薩行?上士悲心無盡,把剎那老病死壞的身體轉變成能利益眾生安樂的根源。趁著正法尚存,趕緊斷除八種無暇,修行最珍貴的上士道,才能獲得最殊勝果位。」應該思惟這個身體非實有,不過像芭蕉一樣外實內空、像泡沫一樣虛幻即滅,是眾病的巢穴、老死的依處,應該趨向大乘日夜勤修上士道,避免空耗此生。
又問,如果是為了引導行者成爲上士,爲什麼不直接修上士道,還要先修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回答,下二道是上士道的前行,以下說明為何建立三士的修行次序。
發殊勝菩提心才能進入大乘門檻,《入行論》說,「發心的剎那,即使是身處輪迴牢獄受苦的凡夫,已經具有被稱爲菩薩的資格了。」說明發心後立即獲得佛子或菩薩的稱號,進入大乘行列。同理退失菩提心的當下,立刻退出大乘之門,喪失佛子或菩薩的稱號。想要進入大乘,應該以各種方法策勵自己發菩提心。發心前,要先了解發心功德,增強好樂心與精進力;然後修皈依、七支,淨除罪障、累積資糧,成辦發心方便。開示菩薩道最殊勝的經典,就是《集學論》和《入行論》。
發心的利益有二種,現前和究竟。現前利益,包括不墮惡趣及往生善趣。發菩提心可以淨除宿世造作往生惡趣的因、斷除新造來世往生惡趣的因,避免墮入惡趣。發菩提心可以增長宿世所造往生善趣的因、新造來世往生善趣的因,透過發心與願力的力量,使善因無窮無盡。
究竟利益,包括解脫及一切種智,這二者都要靠菩提心來成辦。如果沒有深切體認到欲求現前和究竟利益,只是嘴巴上說說,那這種發心只是空話;必須好好內省,了解自己發心的程度到底有多深。真能體會這二種利益,產生務必得到的企圖心,就必須先修共下士和共中士意樂。具備此等企圖心,才能準備趨入大乘要道,此時必須生起慈心和悲心,因爲慈心和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接著思惟輪迴毫無快樂,只有眾苦逼迫不斷流轉;如果自己都還沒感到害怕汗毛豎立,那麼看到其他眾生也在輪迴煎熬,又怎麼會引發惻隱之心?
續讀下文(請點按這裡) ……
續讀下文(請點按這裡) ……
《入行論》說,「利益其他有情之前,要先想到利益自己,如果連作夢都沒有想到,怎麼可能真正生起利他心。」道的次第,就是在下士道思惟惡趣受苦的道理,在中士道思惟連善趣也沒有真正的快樂,只有純然的痛苦。接著將心比心,對曾經是自己親眷的有情開展慈心與悲心,真正發起菩提心。
由此可知,共中士道和共下士道是生起菩提心的方便,絕對不是為了引導行者停留在下士和中士階段。修習共中士道和共下士道時,要思惟皈依、業果等道理,以各種方法策勵自心集福淨罪,如修行七支及皈依等,這些都是發菩提心的前行,調伏心性的方便。必須了解,下士道與中士道是發心的方便。既然下二道是發無上菩提心的支分,上師就應該善巧曉喻弟子,使弟子獲得定解。每次修習時,反覆憶念下二道是上士道的前行,引發對下二道的尊敬心。否則把下二道和上士道看成無關的法類,甚至根本還沒有踏進上士道的門檻,對菩提心也沒有真實了解,就隨便輕視下二道,不但產生嚴重障礙,更喪失重大義利,這點必須特別小心。
應該如何修?不管修哪一道,都不要忘失菩提心,盡力使它堅固,以不共的大乘要道受願心儀軌,努力精進各個學處,激發想學的心。
想要學什麼?就是六度四攝菩薩萬行。等到真正發起想學的意願,再受行心儀軌。受律儀後,就要捨命保護維持戒律清淨,不要違犯根本墮,或其他中品纏、下品纏、惡作罪;萬一不小心犯戒,要依照各個還出及還淨儀軌,回復戒律清淨。然後學習六度波羅蜜,特別是令心安住善所緣境,隨修習的主題自在而轉,這就是止品的靜慮度。
《道炬論》說修止引發神通,不過是修止的一項小小功德,更重要的是如阿底峽尊者在其他論典所說,爲了引發勝觀。修止獲得身心輕安後,爲了斷除人我二種執著,要進一步思惟空性義理,修習無錯謬法,通達無我空性正見,最終成就以毘缽舍那爲體性的智慧。以上所說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三學。《道炬論釋》說除了修止和修觀,律儀以下的法都是戒學;奢摩他是定學,又稱心學;毘缽舍是慧學。按照道體區分,奢摩他以下有方便分、福德資糧、世俗諦法,屬於廣行道次。
發起三種殊勝智慧有般若分、智慧資糧、勝義諦法,屬於甚深道次。行者應該了解次第決定和數量決定的道理,光有方便分或智慧分,單單一項不足以成佛,必須二者兼具。要度過諸佛功德大海,身爲佛子的鵝王展開雙翼,以圓滿無缺的世俗諦翅膀,成就廣大方便;以通達無我真實義的勝義諦翅膀,進入甚深智慧。光靠單方道,就像折翼鳥無法飛越大海。如《入中論》說,「就像鵝王展開潔白的羽翼,帶領鵝群乘著風飛越大海;六地菩薩展開成就世俗與勝義的雙翅,帶領眾生乘著善業之風,飛向佛德彼岸。」
以共道淨治內心後,還要學習密乘,因爲密乘能迅速圓滿二種資糧。如果目前因爲能力不足或種性低劣,對密乘還提不起興趣,還是要好好學習道的次第,慢慢累積增廣,以待來日因緣具足再入密乘。想要學密的行者,恭敬承事上師的規矩比顯乘更嚴格,這是密乘特別之處。
其次按照上師教導,接受清淨密續灌頂以成熟身心,灌頂④ 後遵守三昧耶戒⑤ 及各種律儀,寧願捨棄生命也不違犯,儘力維持戒律清淨。雖然根本重罪可以重受,但是相續已經損壞,註定今生難以獲得功德,這就是為什麼要小心防護根門,不要沾染根本重罪的原因。不只如此,連其他支分罪也要小心,一沾染立刻悔除避免再犯,保持戒律清淨,因爲三昧耶及戒律是修道的根本。有了這些基礎,才可以隨個人因緣修習下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有相瑜伽或上部生起次第,待工夫漸漸純熟穩固,再進一步選擇修習下部無相瑜伽或上部圓滿次第。
阿底峽尊者在《道炬論》和其他論著都主張,以顯密雙修建立修行次第的重要性,本書也是如此。《攝修大乘道方便論》說,「想要證得不可思議的無上菩提,唯有仰賴發菩提心,而修習的心要就是意樂。既然已經獲得暇滿人身,來生難再獲得,就應該把握機會,不讓此生空過。」又說,「就像犯人關在監牢,若有機會逃跑,一定放下所有事情立刻跑掉。同樣的,眾生若有機會越渡輪迴苦海,哪裡還有比出逃出火宅更重要的事?」又說,「以大乘皈依、戒律、願心爲基礎,受持行心儀軌,等到能力逐漸增強堅固,再依次修習六度等一切菩薩學處。」又說,「方便與智慧的心要,就是止觀雙運。」
《禪定資糧品》也說,「先穩固悲心,生起真實菩提心,不耽著輪迴受用快樂,遠離一切不善品,圓滿信、戒、聞、捨、慚、愧、慧七聖財,尊敬上師如佛,謹守律儀勤加修習。然後在上師處接受四種灌頂,修習能清淨身語意三門的密法,成爲具器弟子。最後修習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迅速獲得圓滿成就,這就是密乘軌則。」
④灌頂,注入之意,密教儀式,上師透過灌頂儀式清淨弟子障礙,以成熟法器。
⑤三昧耶,聖燒之意,聖指持守此戒可以得到聖者加持,燒指灌頂後守此戒可以燒毀一切障 。
3.建立次第引導的原因及目的
如果說中下士法是上士的前行,爲什麼不直接建立上士道,還要另立二道?區分三士引導有二大目的,一、是摧伏增上我慢、二、是廣利不同根器眾生。這裡說的增上我慢,是指還沒有發起共下士及共中士意樂,就自認爲上士而輕視下二士。廣利不同根器眾生,是指不管行者心性如何,都能因此獲利。上士與中士也要修習增上生及解脫法,所以教導上二士學習下二士法,不但沒有過失,反有大利。
對於下士根器的補特伽羅來說,如果只建立上士道,因爲入道之初無法生起上士意樂,又沒有可以學的下士法類,不得不放棄修行,這樣豈不可惜。對具有上士根器的眾生來說,爲他們開示下二共道,透過次第修習的過程,由淺入深,反而能迅速引發已生及未生功德;下層道是上層道的基礎,下層道功德有助於誘發上層道功德,根本不會延後證道的時間。
這種次第引導的方法,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曾舉製造摩尼寶爲例,爲避免文章過於冗長,這裡不另摘錄。龍樹菩薩說,「先開示增上生的下士道,再教導決定勝的上士道;因為已經獲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才能修證決定勝的佛果。」說明增上生與決定勝的順序。無著菩薩也說,「菩薩爲了引導有情逐步修習善法,首先觀察有情根器。如果智慧低劣,就開示淺顯道理,粗略講授法要。如果智慧中等,就開示中等道理。如果智慧廣博,就開示甚深道理,詳細說明法要。這就是菩薩利益有情的次第教導方式。」
提婆菩薩在《攝行炬論》說,先學顯、再學密,「先修生起次第,再修圓滿次第,最後成佛。佛陀說的方便法,就像拾級而上的階梯,層次分明絕不躐等。」《四百論》也說道的次第很重要,不能任意混亂,「先遮止非福業(下士道),再破除我執(中士道),最後斷除一切見(上士道),懂得次第,才稱得上善巧。」馬鳴菩 薩也說,「如同染布,先準備乾淨的白布,再用煮好的顏料上色; 修行時,先以布施等福業積集功德、淨治罪障,生起共下士及共中 士意樂,再進入上士道學習空性。」不僅如此,月稱菩薩也根據這個教授成立道次第法要。修行人看到有關道次第的書籍,應該感到格外珍貴,要好好思惟,期許自己早日獲得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