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惟痛苦
書籍目錄
第一部  道前基礎
第二部 共下士道
三、輕重差別
四、說明十善業
五、思維別業果
六、思維因果後如何正行
七、生起下士意樂的量
八、破除邪執分別
第三部 共中士道
四、分別思維六道痛苦
二、集業
三、死亡
四、結生
三、幾世圓滿
四、生起中士意樂的量
五、排除錯誤見解
六、抉擇能趨入解脫道的體性
四、如何對治煩惱
五、分別說明斷除煩惱
第四部 上士道
三、如何策發菩提心
四、略說七重因果
五、正式修習七重因果
六、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
二、已得守護
三、還出方便
四、願心學處
三、解釋學處次第
三、差別
四、實際財施
五、意念財施
六、小結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五、總結六度
三、如何攝受眷屬
四、解說四攝
三、止觀雙修的道理
四、次第決定的道理
三、住所緣時如何修
四、住所緣後應該如何修
五、引生住心
六、成就奢摩他
二、抉擇補特伽羅無我
三、抉擇法無我
四、差別
五、止觀雙修
六、修習毘鉢舍那成就的標準
總結
二、金剛乘的修習方法
一、思惟痛苦

一、思惟痛苦


   龍樹菩薩說,「每天都要思惟極寒極熱的地獄道,飢渴憔悴的餓鬼道,並且觀察及思惟身邊愚癡痛苦的畜生道,藉此斬斷惡趣因及時行善,南贍部洲人身難得,現在好不容易得到了,要把握機會斷除往生惡趣的因。」其實整個輪迴都充滿痛苦,只是惡趣的苦更嚴重,這點認知很重要。想到墮惡趣要忍受無邊痛苦,對惡趣就會產生厭離心,降伏我慢;想到造惡業往生惡趣,對惡業就會產生羞恥心,謹慎防範;想到造善業往生善趣,獲得安樂果報,對善法就會產生歡喜心。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才懂得悲愍眾生。由厭惡輪迴、希求解脫、害怕惡趣,產生強烈的皈依等善心。這就是從思惟三惡趣痛苦,引發眾多功德的修行要訣。如《入行論》說,「不思惟惡趣痛苦,就沒有出離心,所以要忍耐修行上的辛苦。」又說,「苦有引發厭離心、去除驕慢、悲愍眾生、羞愧造惡、好樂善行五項功德。」又說,「由於害怕受苦,我將身心獻給普賢菩薩,效法普賢菩薩十大願行。」《入行論》主張以自己的經驗為出發點,思惟苦本具的功德,由此揣想來生可能還要受苦,時時警惕自己小心防範。 

痛苦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