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修習菩薩學處
書籍目錄
第一部  道前基礎
第二部 共下士道
三、輕重差別
四、說明十善業
五、思維別業果
六、思維因果後如何正行
七、生起下士意樂的量
八、破除邪執分別
第三部 共中士道
四、分別思維六道痛苦
二、集業
三、死亡
四、結生
三、幾世圓滿
四、生起中士意樂的量
五、排除錯誤見解
六、抉擇能趨入解脫道的體性
四、如何對治煩惱
五、分別說明斷除煩惱
第四部 上士道
三、如何策發菩提心
四、略說七重因果
五、正式修習七重因果
六、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
二、已得守護
三、還出方便
四、願心學處
三、解釋學處次第
三、差別
四、實際財施
五、意念財施
六、小結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五、總結六度
三、如何攝受眷屬
四、解說四攝
三、止觀雙修的道理
四、次第決定的道理
三、住所緣時如何修
四、住所緣後應該如何修
五、引生住心
六、成就奢摩他
二、抉擇補特伽羅無我
三、抉擇法無我
四、差別
五、止觀雙修
六、修習毘鉢舍那成就的標準
總結
二、金剛乘的修習方法
第十五章    修習菩薩學處

第十五章    修習菩薩學處


般若波羅蜜多者是母,善巧方便者是父。
—— 出自《祥勝初品》

引言

   發了願,卻不繼續修習菩薩學處,雖然《彌勒解脫經》提到發心有許多利益,不親自實踐,絕對得不到,更別說成佛了,這章將告訴我們實修的重要性。《釋量論》說,「具足悲心的菩薩,應當精勤修習滅苦方便,去除眾生的痛苦。產生方便的因,就是悲心。沒有悲心,怎麼可能宣說正法?」悲心,就是要拔除眾生痛苦;光有希望眾生離苦的善念還不夠,必須身體勵行各種除苦方便。不親自修,怎麼度化眾生?利他前,要先調伏自己。經典說調伏就是「以正行為堅實」,所謂菩薩學處的正行,就是持守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

本章大綱

修習菩薩學處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