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趣入方便
書籍目錄
第一部  道前基礎
第二部 共下士道
三、輕重差別
四、說明十善業
五、思維別業果
六、思維因果後如何正行
七、生起下士意樂的量
八、破除邪執分別
第三部 共中士道
四、分別思維六道痛苦
二、集業
三、死亡
四、結生
三、幾世圓滿
四、生起中士意樂的量
五、排除錯誤見解
六、抉擇能趨入解脫道的體性
四、如何對治煩惱
五、分別說明斷除煩惱
第四部 上士道
三、如何策發菩提心
四、略說七重因果
五、正式修習七重因果
六、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
二、已得守護
三、還出方便
四、願心學處
三、解釋學處次第
三、差別
四、實際財施
五、意念財施
六、小結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五、總結六度
三、如何攝受眷屬
四、解說四攝
三、止觀雙修的道理
四、次第決定的道理
三、住所緣時如何修
四、住所緣後應該如何修
五、引生住心
六、成就奢摩他
二、抉擇補特伽羅無我
三、抉擇法無我
四、差別
五、止觀雙修
六、修習毘鉢舍那成就的標準
總結
二、金剛乘的修習方法
二、趣入方便

二、趣入方便


   僅僅去除對身財的慳心,不算圓滿布施度。慳,屬於貪的一分,小乘阿羅漢不但貪欲不起現行,貪的種子也可以完全斷除;因此除了斷除障礙布施的執著,還要懇切發心將一切布施給有情眾生。為了達成目標,必須修習不捨過患及布施功德,以下引經說明。《月燈經》說,「這個腐爛不淨、無常搖動的身體,連活多久都沒辦法自主,如夢如幻全不堅實。愚夫卻貪愛自身造作嚴重惡業,隨著惡業流轉。加上沒有智慧,不知如何去除貪愛罪障,最後只好被死魔運往有情地獄受苦。」說明身體充滿膿血等不淨物,生命無常搖晃如同懸崖上的水,隨時有下墜危險。身體與性命完全受 業力轉動,毫無自主能力。應該觀察生命的虛幻相,滅除貪著心。不斷除貪欲,就會隨貪欲起舞,造作投身惡趣的重罪。

   《修無邊門陀羅尼經》說,「眾生之所以壽命短促,是因為互相鬥爭,鬥爭的本質來自於貪著飲食和財物受用。斷除貪著受用,才能避免鬥爭、延長壽命。斷除貪愛,才是最有效的延壽陀羅尼。」《集學論》說,「我的身心在剎那中壞滅,如果能把這個無常、充滿垢穢的身體拿來行善,換取恆常清淨、堅實的菩提果報,豈不等於獲得無價之寶?」《本生論》說,「這個沒有自性,容易毀壞、不堅實、充滿眾苦、不乾淨的身體,好不容易有機會拿來利益他人,如果還不知高高興興拿來做利他的事,這絕不是智者的行為。」不利益眾生,每天卻勤加守護這個不堅實的身體,死後還不是得拋棄。相反的,一想到捨棄短暫有限的生命,就能成就自他二利的道業,豈不令人振奮;可惜到現在為止,我還不知淨治內心,實在應該好好反省,是不是自己太愚癡?必須發心布施一切身財、受用及善根。《入行論》說,「棄捨一切給有情眾生,就可以換來 涅槃寂靜,我應該趕快修習滅度。如果不這樣做,死後什麼也帶不 走,仍然要捨棄一切。既然如此,還不如好好把握機會布施,才是 最有意義的事情。」

   《攝波羅蜜多論》說,「資財無常的道理顯而易見,如果能任運悲心利益眾生,就該知道布施是很合理的事,就像別人把東西暫時寄放在自己家裡,現在不過是物歸原主,哪有什麼捨不得?布施還能避免許多過患,財產放在家裡擔心受怕,不知滿足、貪得無厭、害怕與人共享,還要花費力氣保護。布施,不但能避免這些痛苦,還能換取來快樂,實在很划算。不布施,雖然今生可以暫時享受,但本質還是煩惱痛苦。人生短暫如流星,終要捨棄一切。生 ……

…… 以下內文,請看原書。

三、差別
四、實際財施
五、意念財施
六、小結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