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思惟生起智慧的功德及缺乏智慧的過失,有關具備空性智慧的功德及不具備的過失,詳見第二十五章。
1.具足智慧的功德
智慧是今生及來世一切功德的根本,如龍樹菩薩說,「智慧是現量可見及現量不可見的功德根本,為了成辦現前及後世利益,必須具備智慧。智慧是獲得人天果報及究竟解脫的根本,求解脫者應該先恭敬受持大般若佛母。」
智慧也是其餘五度的眼睛,如《攝頌》說,「具足智慧,五度才算獲得眼睛,稱為圓滿;如果唐卡沒有畫上眼睛,之後不能開眼,畫師就拿不到繪畫的工錢。」雖然打造的黃金首飾已經珍貴無比,如果再鑲嵌帝青等寶石,更加光彩奪目;布施到禪定這五種功德就像黃金首飾,如果再加上能夠揀擇正理的智慧,更顯稀有珍貴。具備智慧能清淨其餘五度,就像意識透過五根認識對境,才能分辨利弊得失,懂得進退取捨。如馬鳴菩薩說,「布施等五項福德,再加上能知取捨的智慧,如黃金飾品鑲上種種珍寶,更加燦爛。有智慧才能善知五度扼要,增廣及成辦修行功德,就像五根接觸五境,要靠意識來顯示作用。」說明信進念定慧五根,以智慧為主。只有智慧這位主人,才能善知施信等功德、慳恪等過失,懂得對治煩惱與增長功德的方便。如說,「信等五根以智慧為主,就像 五根仰賴意識觀察五境;具備體察功過的智慧主人,才能善巧斷除煩惱。」以下說明智慧結合五度的道理。
布施度:菩薩現證無我空性的智慧,才能布施頭目手足,就像從藥樹取藥,完全沒有我慢及怯弱等分別念。
持戒度:由於智慧,菩薩才能觀見輪迴涅槃所有衰損,為利益眾生而守護尸羅,保持戒律清淨。
忍辱度:由於智慧,菩薩才能通達忍辱的功德與瞋恚的過失,調伏內心,不受有情眾生的邪行及眾苦的侵擾。
精進度:由於智慧,菩薩才能善知應該精進的事情,積極修習學處,快速進道。
靜慮度:由於智慧,菩薩才能依止正理,安住在以空性為所緣的真實靜慮,獲得最殊勝喜樂。
由此可知,清淨五度必須仰賴智慧。如說,「菩薩開啟智慧眼,雖然將自己的身體血肉布施出去,卻像從藥樹取藥般輕鬆,沒有我愛執及我所愛執的分別,也沒有唯我能的高慢和我不能的怯弱。」又說,「菩薩以智慧眼,看到三界眾生困在牢獄裡,時時遭受三苦逼惱,因此誓願普救眾生脫離苦海。菩薩持守戒律不是為了自利,而是為了眾生。」又說,「具有殊勝智慧的菩薩通達忍辱功德,能做到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察法忍,避免煩惱敵傷害;就像心意調伏的象王,負載重物成辦事業。缺乏智慧的精進,因為不知正確方法,致使身心俱疲,最終墮入徒勞無功的苦邊;具有智慧 ……
…… 以下內文,請看原書。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五、總結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