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的定義,如《解深密經》說,「就是這樣思惟善法,在安靜的地方獨處,把心專注在善所緣,思惟聽聞到的義理,然後保持思惟的狀態,直到獲得身輕安及心輕安為止,由此產生的禪定稱為奢摩他,也就是菩薩能善巧修習奢摩他。」至於要串習哪些義理?包括所有聽聞的十二分教、五蘊等道理,以此當作思惟的所緣境,透過正念正知的功夫,把心安住在道理上不散亂,一直到任運而住,獲得身心輕安所有喜樂,這個境界才算達到奢摩他。要獲得三摩地,必須向內攝心、不散亂,在這個階段暫時不必通達諸法空性。
毘鉢舍那的定義,如《解深密經》說,「修止後,有了身心輕安的基礎,繼續把心安住在所緣境,去除其他外境行相,專注修止所緣的善法,進一步思擇由禪定所生的概念。也就是說,在前面奢摩他階段,心中已經生起明顯的善所緣影像,這時候再加入觀察慧,以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四種慧行了解義理,如果能夠做到堪忍、好樂、覺知、析辨、觀察,就達到毘缽舍那的境界,也就是菩薩能善巧修習毘缽舍那。」
1.聖者無著菩薩說,「正思擇,是指思惟世俗諦的盡所有性;最 ……
…… 以下內文,請看原書。
三、止觀雙修的道理
四、次第決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