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解答之路邁進
書籍目錄
【第一部】法影一世紀
清念上人
太虛大師
大醒法師
續明法師
演培法師
妙欽法師
李子寬
善導寺
扎根
福嚴精舍
壹同寺
慧日講堂
外弘
菲律賓、新加坡 馬來西亞、香港
泰國
妙雲蘭若
報恩小築
行迹
美國法誼
台灣法緣
點 燈
星雲大師
聖嚴法師
證嚴法師
傳道法師
昭慧法師
厚觀法師
著述 (列出印順導師著作年表)
嵩壽
【第二部】 慧命百春秋
百歲嵩壽
向解答之路邁進

向解答之路邁進

   避難後方,僻處空山,空山足音,響動著印順導師的層層疑慮:

   整個中國的佛教信徒那麼多,但危急之際爲什麼力量那麼薄弱?

   佛教在印度盛行了一千六百年,時間不能說不長,信徒也不能說不多,但是,爲什麼會一天一天走向衰竭?印度佛教終至敗滅,是因爲漸漸摻入了外來的雜質嗎?

   從中國的天空回望印度的天空,印順導師覺得,唯有走上歷史的大河,到河的最上游,才能看個透。

   自此以後,他「為學的方針日定,深信佛教於長期之發展中,必有以流變而失真者。探其宗本,明其流變,抉擇而洗鍊之,願自治印度佛教始。察思想之所來,動機之所出,於身心國家實益之所在,不為華飾之辯論所蒙,願本此意以治印度之佛教。

   心意浩蕩,民國三十一年,三十七歲的印順導師完成了這時期最重要的著作《印度之佛教》。

   他用十六萬字,耙梳了一千六百年來印度佛教發展過程中的失眞與質變,給了自己解答,也給了歷史一個解答。

   在書中,他把印度佛教史的流變,分作五期:「印度佛教的先後五期,從創立到衰滅,正如人的一生,自童年、少年、壯年、老年到死亡。我以為,佛法不能沒有方便,
不能不求時地的適應,但對於方便,或為正常之適應,或為畸形之發展,或為毒素之羼入,必嚴為料簡,正不能率以方便二字混濫之。」

   綿亙在印順導師心中的基本信念與看法,在這書中凝定出鮮亮的光采,即使經過數十年後他重新回顧時依然不變,這些力道強旺的信念包括:

(一)佛法是宗教。佛法是不共於神教的宗教。如作為一般文化,或一般神教去研究,是不會正確理解的。俗化與神化,不會導致佛法的昌明。

   中國佛教,一般專重死與鬼,太虛大師特提示「人生佛教」以為對治。然佛法以人為本,也不應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神教,非鬼化非天神化的人間佛教,才是闡明佛法的真意義。

(二)佛法源於佛陀的正覺。佛的應機說法,隨宜立制,並不等於 佛的正覺。但適合於人類的所知所能,能依此而導入於正覺。

(三)佛陀的說法立制,並不等於佛的正覺,而有因時、因地、因 人的適應性。在適應中,自有向於正覺、隨順正覺、趨向正覺的可能性 —— 這所以名為「方便」。

(四)佛陀應機而說法立制,就是世諦流布。緣起的世諦流布,不能不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演變,有所發展。儘管「法界常住」,而人間的佛教 —- 思想、制度、風尚,都在息息流變的過程中。

   佛法有所以為佛法的特質。怎麼變,也不能忽視佛法的特質。重點的、部分的過分發達(如專重修證,專重理論,專重制度,專重高深,專重通俗,專重信仰 …… ),偏激起來,會破壞佛法的完整性,損害佛法的特質。象皮那麼厚,象牙那麼長,過分的部分發達(就是不均衡的發展),正沾沾自喜,而不知正障害著自己!

(五)印度佛教的興起,發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自童真,少壯而衰老。童真充滿活力,是可稱讚的!但童真而進入壯年,不是更有意義嗎?壯年而不知珍攝,轉眼衰老了。老年經驗多,知識豐富,表示成熟嗎?也可能表示接近死亡!

(六)佛法不只是「理論」,也不是「修證」就好了!理論與修證,都應以實際事行(對人對事)的表現來衡量。

(七)我是中國佛教徒。中國佛法源於印度,適應中國文化而自成 體系。佛法,應求佛法的真實以為遵循。所以尊重中國佛教,而更重於印度佛教。我不屬於宗派徒裔,也不為民族情感所拘蔽。

(八)治佛教史,應理解過去的真實情況,記取過去的興衰教訓。佛法的信仰者,不應該珍惜過去的光榮,而對導致衰落的內在因素,懲前毖後嗎?焉能作為無關於自己的研究,而徒供求藏參考呢!

   出家多年來,印順導師漸漸看出了,中國佛教在圓融、方便、眞常、唯心、他力、頓證種種觀點的困縛之下,已經失去了佛教在印度最原始的生氣;再加上,從康藏向東瀰漫而來的神秘、欲樂之說,已有了逐漸氾濫之勢,所以,要對治中國佛教的積弊,印順導師提出,唯有「能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 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

   半個世紀以後,佛教史學家藍吉富在《印順呂澂佛學辭典》的序文中寫道:「印公對傳統中國佛學的全面批判,並不是宗派之間不同立場的義理爭辯,而是對佛法在中國傳播中所造成的失眞現象所作的全面反省。就表面看,印公有貶抑中國佛學、而重視印度佛學(阿含及初期大乘)的傾向,但是就實際內涵而言,他所從事的思想工作,是在指出何者是佛法的純正本義,何者是歷史流變後的偏頗看法。這種思想上的反省,彰顯的不只是求眞求實的學術精神,而且也凸顯了不受傳統所拘囿的批判精神。這種風格,與講究圓融、不敢批判的傳統佛教界是相當不同的。」

   《印度之佛教》書稿完成之初,演培、妙欽、文慧諸法師就極力敦勸印順導師刊印發行,但戰時的一切實在清貧極了,付梓成書談何容易。三人二話不說,身上所有傾囊而出,演培法師更是當掉了自己的棉被,集資一筆印刷費,準備讓書在重慶印行。

   從印順導師筆下流出的印度之河,眼看著就要出版流入人群之間,不料,一個漩渦就等在前面。

   因爲遠在合江深山法王學院的印順導師,無法親自處理出版事務,於是由重慶的蒙達居與出版商洽談,預付了印刷費,開始排版、校對。

   半個月裡一切順利,大家正歡喜,送稿校對竟突然停了。屢催不動,連原稿也不知去向!

   消息傳來,眞如當胸一擂,彷彿心血被人一把抽空。如此無聲無影沈陷了一個多月,急急追索,終於在一個屬於軍部的印刷所裡找到了。

   原來,最初的承印商並沒有自己的印刷廠,轉手又包給了別人。物價飛漲,層層轉包,最後一手的眞正承印者根本毫無利潤可言,書稿發排不到三分之一,擱下來了。

   一擱,就似擱在茫茫大海裡。幸好,被軍部印刷所主管看到。

   這位主管過去曾經出家,後來從軍參加革命,也不知從如何的轉包漩流中,他看到了這份書稿,略一過眼就識出它的價值,當下自動發心,願意幫助完成這部書的出版。而且,排印和紙張費用,丁點不漲,仍照原價計算。

   素不相識的一個人,不可思議的一段因緣,就這樣把印順導師第一部出版的著作,從手書變成鉛字,鋪展到世人面前。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