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楞嚴
書籍目錄
三、斷殺生
六、首楞嚴

六、首楞嚴

分隔線

   「首楞嚴」,是音譯過來的,這是大定的總名。如來在果地上所證得的大定,不叫做奢摩他、三摩地、禪那,而是叫做「首楞嚴」。當然奢摩他、三摩地、禪那也是定,不過不是圓滿的定,「楞嚴」是圓滿的大定。

   那麼我們要問:「首楞嚴」大定究竟是什麼呢?

   《楞嚴經》上二十五位菩薩(就這二十五圓通章)所修的都是楞嚴大定。換句話說,這種定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定,許許多多的法門都能修得,並不是特定執著哪一個法門,才能夠修成楞嚴大定。觀音菩薩代表禪,可以修得楞嚴大定;大勢至菩薩提倡念佛,念佛也能夠修成圓滿的楞嚴大定,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必須要明瞭的。要肯定認清楚念佛三昧就是真實圓滿的楞嚴大定。

   「首楞嚴」這句梵語,釋迦牟尼佛自己在經上,為我們解釋叫「一切事究竟堅固」。古大德根據佛這個說法,為我們加以註解,說這是「窮澈諸法根底本源」,也是禪宗裏面常常標榜的「徹法底源」。「徹」是徹底,究竟徹底的明瞭通達。「諸法」是一切萬法。如果一切萬法的根源,真的都明白了,都清楚了,這時候才見到法法無非實相啊!中國禪宗,在過去大徹大悟的人,確實是不少,代代幾乎都有徹悟之人,我們在禪宗語錄裏面看到過,達到這個境界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真有。見到諸法實相了,他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跟我們大大的不一樣了。我們凡夫是用生滅心、妄想心。生滅心就是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反覆的用這個。因此,我們觀察宇宙人生是什麼現象呢?生滅的現象。有情眾生有生、老、病、死;無情的眾生: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都是生滅的現象。假如「徹法底源」了,他看法就不一樣了;他看一切萬法,跟我們恰恰相反,他看的是不生不滅,像《法華經》上所說的「世間相常住」。
   我們看是無常,怎麼他看是常住呢?
   是真的。

   見到這個境界,也就是我們大小乘經上常講的「入般涅槃」。般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也是大乘佛法裏常講的「入無生法忍」,「法」是一切萬法,「無生」就是不生不滅,「忍」是同意、認可;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他點頭同意了。他為什麼同意呢?他見到了,佛所講的沒錯,確確實實是事實,這是證得「首楞嚴」的境界。我們自己有沒有入這個境界,有沒有證得,實在講不要去問別人,自己反省一下就曉得了。我們看這個世間,是不是還是生滅相?如果看的現象是生滅相;那沒有證得,依究是凡夫的境界,如果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那就入了首楞嚴的境界了。佛,實在講非常慈悲呀!世間許許多多的現象,佛在《楞嚴》給我們講了它的真相。譬如說「七趣原無」。《楞嚴》講世間法,講得特別詳細。通常大乘經上講六道,《楞嚴經》講七道。七道從哪里來的呢?六道我們曉得有天、阿修羅、人三善道;另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七道是仙道,仙道原本是分在天、修羅、人這三道裏面,《楞嚴經》特別把他們提出來,單獨說一道。《楞嚴經》講七道的經文很長,說得比其他經典詳細,特別是地獄道講得最詳細;地獄這一道文字幾乎占七趣經文的一半。

   佛為什麼把地獄說得這麼詳細?

   這是他老人家慈悲到了極處,惟恐我們不小心墮到地獄。地獄墮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因此講得很詳細,是叫我們小心謹慎,千萬不要誤墮地獄,入了非常非常的麻煩。佛菩薩雖然是大慈大悲,時時刻刻想救護我們,但是地獄眾生不容易救護,諸位要是認真念念《地藏經》,就可以體會到一些。

   本來沒有六道,這是真的。
   六道從哪里來的呢?
   「六道」從我們迷失了自性之後,變現出來的幻象。
   我們用個比喻說:「夢」本來沒有。
   這是我們同修們都會承認的。
   「夢」是假的、沒有的,可是你晚上有沒有做夢呢?

   真的在做夢。假如這個夢做得很長,沒有醒過來,那夢裏頭真的有苦、有樂啊!醒過來才曉得,這原來是假的,根本沒有這回事情。六道就是這樣的,墮落在六道裏頭沒有超越,就是在做大夢。所以佛在大乘經上講「夢幻泡影」,很有道理啊!哪一天一下覺悟了,超越六道了,才知道做了一場大夢。

   六道輪迴,這是夢境;做了一場大夢,這是真的。但是你不覺悟。你就沒有辦法擺脫。

   夢雖然是假的,在夢中確實有苦、樂的感受,這個苦、樂的感受是真實的;就像我們現在在六道裏面,身心所受的是有,不能說它沒有,真的是有五陰熾盛魔。「魔」是折磨、傷害、破壞;五陰是色、受、想、行、識。所有一切的障礙、魔惱(煩惱),把它總歸納,不外乎這五大類。這五大類,《楞嚴經》也說得特別詳細,每一類給我們說了十種,一共是五十種陰魔,我們要認識它。真正能認識它,縱然魔境現前,我們也不會受影響,不會傷害我們的道業。
   怕的是什麼呢?

   我們不認識它;不認識它,就會被魔控制了,就要上它的當,我們的道業、修行就受它的障礙。如果認識它、明瞭它,它不會傷害我們,也阻撓不了修行,所以佛告訴我們,一定要預先認識;因為這是每一個修行人,此界、他方沒有一個例外的,在修行路上都會遇到的。
   為什麼我們會遇到呢?

   因為我們這個身是五陰身,身就是色、受、想、行、識;既是五陰身,怎麼能夠說遇不到五陰魔呢?所以遇五陰魔是必然的,這個是不足為怪的,問題是我們要認識它,要明瞭它;也就是常說的,我們要認識自己、認識環境。

   佛給我們講的四無礙法界,無障礙啊!特別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我們把《大佛頂首楞嚴經》所說的事理真正明白透徹,華嚴境界不難契入了。契入的方法,我們還是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用大勢至這個念佛法門是比較容易,也非常穩當,一切諸佛如來異口同音在勸導我們、勉勵我們修學這個法門,他確實是有道理的。這是說得「究竟堅固」,始終不壞的首楞嚴的意思。

   經題合起來講,這是釋迦牟尼佛首先對這個法門發大讚歎——用「大」字來讚歎——讚歎我們的真如本性,把它比做佛的頭頂;這個意思就顯示這個事理,以及修學的方法在大乘法裏面至高無上,是如來的密因,是修證的了義,是諸菩薩無量的行門。無量的行門,以我們念佛來講,蕅益大師說得最具體、最明瞭。他說:「一句阿彌陀佛,圓攝五宗,該羅八教。」「五宗」是講禪宗。禪宗六祖以後,分五個支派,所以五宗就是代表整個的禪宗。「該羅八教」,換句話說,這一句阿彌陀佛,圓圓滿滿包含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門,這就是「諸菩薩萬行」。我們一句阿彌陀佛,就把諸菩薩萬行統統修圓滿了。這個不可思議啊!這是真的。這《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我過去學《楞嚴經》,以及早年講《楞嚴經》,都沒有注意到,都是把他當一般的經文忽略過。到什麼時候才醒悟過來、覺悟過來呢?是看到淨土五經,忽然之間覺悟了。淨土五經裏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印光大師從《楞嚴經》裏頭,把這一段經文抽出來,編在淨土四經的後面,成為淨土五經。他這一提出來之後,我就明瞭了,再仔細把《圓通章》念幾遍,發現這一章的經文,它不但是《大佛頂首楞嚴經》的中心、精華,印祖把它編到淨土裏面,這一章經文,就是淨土宗的心經。我們平常念的心經是《般若心經》,諸位要曉得,那是《大般若》的心經,《圓通章》是淨土宗的心經,念佛法門的心經;不但是念佛法門的心經,實在講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論的心經,真正不可思議!所以諸位是愈念愈能體會,愈念愈明白,這體會、明白就是我們普通講的開悟。你只要一味的念去,你必然能夠體會到這二百四十四個字的精華。實實在在它能夠指導一切修行人,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這就是它精華所在之處。上包括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九界眾生,這一段經文平等普度;這還得了嗎?這是很多人沒有體會到、覺察到。說實在話,要不是印祖這一招,我也不會注意到這一段經文,它這一提示,我們才看出來,才覺悟到這個不容易,實在是難得。

   諸菩薩萬行,我們如何來圓修?我們明瞭了,才能夠真正契入首楞嚴之果。
   首楞嚴的果什麼時候得到呢?
   往生不退成佛就得到了。
   所以我們不要急著現前得到,現前要著重在修因——修證了義,我們著重在這邊,不久的將來,一定證得首楞嚴的大果。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