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節  閱讀的目標:為獲取資訊而閱讀與為求得理解而閱讀
書籍目錄
第一部:閱讀的重要性
第二部: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第一節 書的結構和大綱:敍述整本書的大意
第二節 如何駕馭複雜的內容:擬大綱的技巧
第三節 撰寫和閱讀技巧相輔相成
第四節 找出作者的用意
第五節 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
第 八 章 和作者達成協議
第一節 文字與術語
第二節 找出關鍵字眼
第三節 專門名詞和特殊的字彙
第四節 探索意義
第 九 章 判斷作者的旨趣
第一節 語句與命題
第二節 找出關鍵語句
第三節 找出命題
第四節 找出論證
第五節 找出解答
第六節 分析閱讀的第二個階段
第 十 章 公正的批評
第一節 受教是一種美德
第二節 修辭的角色
第三節 存疑的重要性
第四節 避免胡亂爭辯的重要性
第五節 爭論的化解
第 十一 章 對作者的贊同與反對
第一節 偏見與公正
第二節 判斷作者的觀點是否妥當
第三節 判斷作者的觀點是否完整
第四節 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
第 十二 章 輔助閱讀
第一節 相關經驗的重要
第二節  閱讀其它書籍
第三節 註釋和摘要的使用方法
第四節 使用參考書的方法
第五節 使用字典的方法
第六節 使用百科全書的方法
第三部:閱讀各種不同作品的門徑
第 十三 章 閱讀實用性作品的方法
第一節 兩種實用性作品
第二節 說服的角色
第三節 贊同實用性作品所須擔負的責任
第 十四 章 閱讀想像文學的方法
第一節 何以不閱讀想像文學
第二節 閱讀想像文學的一般規則
第 十五 章 閱讀小說、戲劇和詩的方法
第 一 節 閱讀小說的方法
第 二 節 閱讀史詩的重點
第 三 節 閱讀戲劇的方法
第 四 節 閱讀悲劇的重點
第 五 節 閱讀抒情詩的方法
第十六章 閱讀歷史的方法
第 一 節 歷史事實難以捉摸
第 二 節 歷史理論
第 三 節 歷史的普遍性
第 四 節 閱讀歷史作品所必須提出的問題
第 五 節 閱讀傳記和自傳的方法
第 六 節 閱讀當今事件的方法
第 七 節 閱讀文摘的重要性
第十七章 閱讀科學和數學的方法
第 一 節 瞭解科學的發展
第 二 節 如何閱讀古典的科學作品
第 三 節 面對數學問題
第 四 節 掌握科學作品中的數學問題
第 五 節 熱門科學的重點
第十八章 閱讀哲學的方法
第 一 節 哲學家所提出的問題
第 二 節 現代哲學和偉大的傳統
第 三 節 哲學的方法
第 四 節 哲學的表達方式
第 五 節 閱讀哲學的訣竅
第 六 節 自己做抉擇
第 七 節 神學的重點
第八 節 如何閱讀經典之作
第十九章 閱讀社會科學的方法
第 一 節 什麼是社會科學
第 二 節 閱讀社會科學的容易處
第 三 節 閱讀社會科學的困難處
第 四 節 閱讀社會科學的文獻
第四部 閱讀的最高目標
第二十章 閱讀的第四個層次:綜合閱讀
第 一 節 檢視閱讀:綜合閱讀中的角色
第 二 節 綜合閱讀的五個步驟
第 三 節 客觀的必要
第 四 節 綜合閱讀的練習實例:進步觀
第 五 節 綜合主題和使用的方法
第 六 節 構成綜合閱讀的原則
第 七 節 綜合閱讀摘要
第二十一章 閱讀和心智的成長
第 一 節 什麽是值得閱讀的好書
第 二 節 書的金字塔
第 三 節 生命和心智的成長
第 二 節  閱讀的目標:為獲取資訊而閱讀與為求得理解而閱讀

第 二 節  閱讀的目標:為獲取資訊而閱讀與為求得理解而閱讀

♀  ♂

   如果你想讀書,而你也正好擁有一本你想看的書;那麼能否閱讀成功,端視你對作者所表達的每一件事情之接受程度而定。

   這個道理很簡單,你的內心和書之間有兩個可能的關係,這兩種關係可以從你讀書時所得到的兩種不同的經驗來印證。

閱讀 1

   一種情況是,你能了解作者所說的每一件事,另一種則是你不能完全了解。前者表示你已得到了資訊的傳達,但這並不表示你的理解力增進了。當你一開始讀一本書時,你可以從頭到尾地瞭解那本書,這只表示作者和你之間彼此心靈契合,作者將你以前就知道的常識,用文字表達出來。

   讓我們再來討論另一種情況,你不能完全了解作者所說的每一件事。假定你甚至知道,根本無法完全了解這本書,因爲有些是超出你的理解範圍,而這些正好就可以增進你的理解力。

   碰到這種情況,你怎麼辦?你可能請你認爲讀得比你好,而且能爲你解釋疑問的人來讀(他也許是一個人、也可能是另一本書:如參考書)。或者你可能會放棄,以免爲一些超出你理解範圍的知識而煩惱。無論你選擇那一種,你都無法眞正的閱讀。

   只有在一種情形下,你才會眞正的去閱讀。那就是在沒有任何外在的協助下,而你却不得不讀這本書。面對它,你什麼都沒有,只能憑着一股内心的力量,從幾乎不了解的階段慢慢摸索,直到稍有概念。像這樣完全藉着内心的意志來研究一本書,這種提昇,可以說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了,而且也只有能向你的知識挑戰的書,才值得你如此閱讀。

   現在,我們可以爲閱讀的藝術概略地下個定義:在閱讀的過程中,你的內心裏,除了讀物的內容外,別無其他,而且沒有任何外界的輔助,只能就讀物的內容反覆推敲,藉自己的力量來提昇,從只懂一點到懂得更多,這就是閱讀的藝術。

   爲獲取資訊而閱讀和爲求得理解而閱讀,這兩者間的差異就更奧妙了。我們現在就來討論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考慮到的是兩者具有不同的閱讀目標,一者是着重於可讀的是什麼,另一者則是着重於應該讀什麼,人們常常會對此混淆不清。爲了要區分這兩個不同的讀書目的,可以就兩 個不同的觀點來討論「閱讀」這個字。

   第一個觀點,憑着已有的常識和認知,我們閱讀報紙、雜誌或其他書刊,很快就能進入況,資訊的貯藏也因此不斷累積,不過,這並不能增進我們的理解能力。
   第二個觀點,嚐試閱讀事先並不完全了解的書,也就是超出讀者原有的認知範圍的讀物。這樣的溝通,可以增進讀者的理解力。不過,這種溝通,作者和讀者間,因初期的理解水平不等,所以讀者很可能根本無法從作者所說的或所寫的作品中,得到任何學習。這裏所說的學習,是指理解力的增進,而不是指記得更多的資料。

   如果我們所接觸的新知識正好是我們曾經學習過的,閱讀起來當然一點也不困難,譬如,一個人對美國史已有某種程度的認識和了解,以第一個觀點來看,他在閱讀美國史時,就能對更多相關的事實,有更多的了解。但是如果他所讀的歷史,除了必須知道更多的事件外,還要能闡述一些新的,或甚至要舉出所有他也許並不知道的事件,換句話說,他所閱讀的書,超出他原有的認知範圍。如果他能設法求得理解,那麼他的閱讀,就印證了第二個觀點,藉着自己的思考、推敲來提昇自己的認知,當然,這種提昇也可能正是作者所刻意安排來教導他的。
   在什麼情形下,你會爲求得理解而閱讀呢?這有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即在初期理解程度不相等的情形下,作者的理解程度勢必優於讀者,並必須將他的潛能及所洞察的結果,以可讀的形式表現出來,以便和讀者溝通。第二種情形,讀者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克服這個初期程度不相等的障礙,雖然不可能完全克服,不過,總是要儘量和作者的認知程度接近。兩者的認知愈接近,溝通就能愈成功。

     簡單的說,我們可從認知程度比我們高的人身上獲得學習,所以我們必須知道這些人是誰,要如何向他們學。懂得了這些技巧,就懂得了閱讀的藝術,這也正是本書一再強調的重點。

   懂得閱讀技巧,加上努力的閱讀、收集更多有益的資料,每個人就都能將書讀得更好,這一點幾乎是沒有例外的。

   事實上,增長資訊、洞察力的方法和增進理解的方法,並不容易區分;有時候,一些只供背誦的事件,也能夠增進讀者的理解力。我們想要強調的是,本書所探討的是爲了增進理解水平的「閱讀的藝術」。所幸,只要你學會了這種閱讀,「爲獲取資訊而閱讀」一般都不成問題了。

   當然,除了以上兩種目的,爲獲取資訊、爲求得理解之外,讀書也是爲了娛樂。但本書不特別討論以娛樂爲目的的觀點,因爲以娛樂爲目的的人,至少會認爲讀書是需要的,而付出最起碼的努力。再說這也沒有一定的規則可言,只要高興,每個人都可以隨興所至拿起書來讀,所以在此無庸贅言。

   一本書能夠使人獲得資訊、增進理解,應該同時也能夠讓人覺得是一種享受。就像我們所說的,一本書能增進我們的理解力,也應該不難讓我們獲得資訊一樣。(這個命題不能倒過來說:以娛樂爲目的的書能增進人們的理解力,這是不眞的。)我們並非不鼓勵將一本好書,當娛樂來閱讀;只是我們所關心的是,如果你想藉一本好書來增進理解力,我們確定可以幫助你。我們的前提是,閱讀一本好書的藝術,目的就是要增進理解。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