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是個瘋狂閲讀的時代,官方宣稱:一九八〇年代將是讀書的世紀。許多暢銷書都在談論有關閱讀的問題,而不少的研究與實驗也在探討各種領域的初步閱讀問題。
在這時代,正好有三項歷史性的變動,導致這股閱讀的狂熱。一、世界各國不斷努力提倡全民教育,希望使全體民眾最起碼都能識字。這項從美國開國以來,就進行的努力,同時也可以說是民主生活的基石,到目前已有了顯著的成果。在培養全民讀、寫能力的成就上,美國比其他國家都來得早,也因此使我們這個時代,很快成爲高度發展的工業化社會。不過,在教育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綜合我們所觀察的結論是,教導那少數具有高度學習動機的小孩閱讀(這些小孩的父母大部份是知識份子),和個別去教導每一位小孩,而不管他的動機是否很低,也不管他的家庭學習背景如何,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經驗。
第二個變動是閱讀教導本身。遲至一八七〇年,人們仍沿用希臘和羅馬學校的教育方式,很少改變。至少,在美國所謂 ABC 敎學法仍然支配了十九世紀。也就是分別以個別的字母來發音(就像這個敎法的名稱),然後再拼成音節,前兩個字一個音節,三、四個字另外一個音節,而不管這樣組成的每個音節是不是有意義,因此有些音節像ab,ac,ad,ib,ic也被當成主要的語言來練習。直到小孩子能自己拼出音節來,就算懂得 ABC 的語言了。
像這種的教學方法,到世紀末葉時,受到嚴厲的批評。因此有兩種變革。一種是 ABC 敎法的改變,而代之以語音學的方法,卽利用語音而不是文字來認字。同時還運用複雜、獨創的印刷體,來表達每一個單字的不同發音,尤其是母音。因此,卽使你已年過半百,仍然可以使用這種已經改變的語音學方法來學習。
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觀點,是屬於解析而不是綜括性的,乃起源於德國,由教育家賀利斯・曼所提倡。強調先用眼睛來觀察整個單字,而暫不去注意它的字母和字音,卽所謂的「視測法」。開始先觀察一個有完整思想、段落的句子,接着就解析構成句子的單字,最後才認識字母。這個方法在西元 一九二〇 ~一九三〇 年期間尤其盛行,此時也正是默讀取代口語閱讀的轉變階段。能夠口語閱讀的人,不見得就能默讀;而當我們的目標是在學習默讀時,則口語閱讀是不恰當的。 大約在一九二〇年到一九二五年間,大多數人都沉迷於以速度取勝的默讀方式。不過由於潮流的消長,語音學似乎又開始受重視了,其實,它是唯一沒有中斷過的課程。
有關初步閱讀的各種不同的教導方法,適用在某些學生身上是成功的,但對另外一些則不算成功。也就因爲這些失敗的例子,最近二、三十年來,才激發了更多人的注意。第三個歷史性的變動因而興起。在美國,向學校當局提出批判是一種傳統,近一個世紀多以來,不僅父母、自我中心的專家,甚至教育家本身也不斷地攻擊並指出教育系統的缺憾。其中閲讀的敎學法受到最嚴厲的批評。演變到當前所使用的書時,教育已歷經一段很長的歷史,每次新制度的產生都難免會帶來一陣狐疑及一些無法說服的強硬派。
批評家的意見可能是對、也可能是錯的。不過,任何一個問題,爭論的提出,在努力實行全民教育的激發下,總會爲教育史開創出新的史頁,或形成高級中學的成長、或學院的普及。不能將書讀好的年輕人,在他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將是一大阻礙;如果他還在學校或學院裏,老師和其他同學就要負一部份的責任,如果他離開學校,那麼就要自己負大半的責任。
目前,學者們正非常積極地探討閲讀的教學法,以便能向前邁出新的步伐。在重要的新課程中,所採取的是折衷的教學方法,卽個別的閱讀方法、語言經驗的方法,還有一些方法是以語言學爲基礎,另外也有一些特定計劃的教學法。此外,初期教學字母也被當做新的媒介,而構成新的方法。其他還有完全投入法,外國語教學法和眾所週知的看說法、字母法。無疑的,以上這些方法,都各有其巧妙處。但由於實行的時間仍太短,尚無法判斷是否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