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境 → 三智的自體和它們的關係
書籍目錄
一、西藏佛教與中國佛教  〔法  尊 〕
二、怎樣接受顯密佛法 〔根 桑澤程〕
三、甘珠佛爺的開示 (灌頂弟子 — 廣定記)
十一、六十種心略釋 (密 林)
一、境 → 三智的自體和它們的關係

一、境 → 三智的自體和它們的關係

作者 : 張  竟

   現觀莊嚴論所說的修行的對象就是三智,說明三智的自體和它們的關係的問題就是說明修行是修什麼的問題。三智中第一叫一切相智。「一切相」是什麼呢?這就是:發菩提心的誓願、成辦誓順的方便、四順抉擇分、修行所依、修行所緣、修行所爲、披甲正行、趣入正行、資糧正行和出生正行的十種法;這十種法,一切智固然不能現證,就是道相智也不能現證,只有一切相智才能現證;怎樣現證呢?就是清楚地了解這十種法 —- 一切相 —— 都是無我的;誰能這樣現證呢?只有佛。這就是說,一切相智就是佛陀的智慧,就是了解一切相無我的佛果究竟智。誓願、成辦誓願的方便等十法的一切相是這個智了知的對象,而這個智也是由於修這一切相成功的,所以,我們把「一切相」理解爲這個智的境相,或理解爲這個智的原因,都是可以的;理解爲境相是主觀和客觀的關係,理解爲原因是因果的關係。

   第二叫道相智。「道相」就是一切道的自性和差別。所謂一切道,就是包括聲聞乘、獨覺乘和菩薩乘所修的道。這些道的具體內容是下面十一法:令天光隱暗等、聲聞道、獨 覺道、大乘見道、修道作用、勝解修道、讚揚修道、廻向修道、隨喜修道、引發修道。三乘人中只有菩薩才能以無自性(無我)的態度來對待這一切道,所以道相智就是了解三乘道爲無我的菩薩因位智,它的自體也是以它自己所了解的對象,卽令天光隱暗等十一法來表示的。

   第三是一切智。一切智卽旣破「三有」邊又破「寂滅」邊而了知蘊、處、界「一切」事爲無自性的菩薩勝出二乘的空性智,以不住三有、不滯涅槃、非方便故遠、方便故非遠、加行差別、加行自體、菩薩見道、聲聞見道和獨覺見道的九法來表非它的自體。這可以說是以用顯體,即以不住二邊、近於佛位等殊勝作用,顯示菩薩的一切智不同於二乘的一切智。

   一切相智是了知「一切相」沒有自性的,唯佛陀才有這種智,佛陀用這種智宣說一切相;道相智是了知「一切道」沒有自性的,三乘人中只有菩薩才具有,菩薩用它來宣說三乘道而成辦相應地堪受三乘道的三種種姓的利益;一切智是了知「一切事」沒有自性的,雖然一切聖者無不知空,因而一切聖者也無不有一切智,論文正說菩薩的一切智,但這裏是以二乘爲主。一切相智主要在於說法,道相智主要在於知道,一切智則主要在於知空。

   這是就三智本身的特點相對地看三智的關係。
   還可以以菩薩爲中心,就實踐的意義來看三智的關係。

   所謂菩薩,他是幹什麼的呢?他的目的是什麼呢?誰也知道,菩薩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利衆生。但如何才能利衆生呢?唯有證得一切相智才能利衆生,因此「一切相智」就是菩薩爲達到利生的目的,而要求得到的究竟結果。但是,一切相智要怎樣才能獲得呢?也只有發心作利益衆生的事,資糧圓滿方得成佛。「道相智」對於菩薩有什麼作用呢?作用是很大的,如果你作爲一個菩薩,然而沒有道相智,那你是無法利益衆生的;道相智是能夠 利益衆生(隨機說法)的唯一無二的工具。「一切智」對於菩薩來說,也有重要的意義:菩薩最實際的問題是他的道相智,一方面必須以通達性空爲基本能力之一;另一方面,他的空慧又必須和二乘的一切智不同,就是他不但要做到不住三有,特別重要的是要做到不墮寂滅,不墮寂滅,這又是基本能力之一。這就是說,作爲一個菩薩,必須有能力斬斷滯有的實執(自性執),更必須有本事滌除沉空的迷謬,如果菩薩沒有大悲和空慧相結合地遠離二邊的非凡本領,那麼,他的道相智就必然會陷於二乘之寂滅海而不可拔,就不成其爲道相智,就不能利用道相智隨機說法以達到一切相智究竟利益衆生的目的。因此,旣離生死邊又離涅槃邊而現證空性的一切智是菩薩純潔道相智,使道相智具有足夠的和應有的能力的一個重要「支分」。

   這樣,三智的關係就明白了:一切相智是究竟所求目的的工具,道相智是能夠利益眾生的方便、成辦一切相智的因素,一切智是使道相智不同於二乘、不犯二乘沉空的錯誤的條件。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