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目錄
一、本論的結構

一、本論的結構


作者: 法 尊

   本論是根據菩提道炬論所說的「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而組織的。
   「下士道」,指脫離三惡趣,生人天善趣的法門;「中士道」,指解脫三有輪迴,斷煩惱證涅槃的法門;「上士道」,指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證大菩提果的法門。
   說明下士道有四大段:一、思維人身無常,二、思維三惡趣苦,三、皈依三寶,四、深信業果。
說明「中士道」有四大段:一、思維苦諦(三有生死過患),二、思維集諦(煩惱及業流轉第),三、思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道理)四、思維解脫生死正道(戒定慧三學)。
   說明「上士道」有二大段;一、發大菩提心,二、修菩薩行。修行又分二段:總說六度四攝和別說修止觀法。
   在三士道之前,作爲三士道基礎的,又有二大段:一、親近善知識,二、思維人身難得。
   在上士道之後,又說明發大菩提心者如對密咒信仰愛好,亦可進修密乘。

   親近善知識是修學一切佛法的基礎,要親近善知識才能趣入佛法,所以最先說。趣入佛法後,就要思惟有暇圓滿的人身難得,才能策勵自己,起大精進,修學佛法。所修學的,就是三士道。若不能脫離惡趣,就沒有修學佛法的機會,更不能出離生死,成大菩提。若對於現世五欲塵(色聲香味觸的享受)貪求還不能止息,三惡趣的苦還不知怖畏,就更不能厭三界苦,勤求出離。所以最迫切的,也是淺易的,應當先修下士道。修下士道中,若貪着現世五欲,於後世的安樂就不能起利希求,於三惡趣苦也不能生眞實怖畏;所以先應思惟人身無常,才能怖畏惡趣,由怖畏惡趣,才能至誠皈依三寶,深信佛說因果道理,止惡修善;由此才能遠離惡趣。僅修下士道,雖能生人天善趣,終不能脫三界生死 輪廻。因此,應進修中士道:先思惟生死總別過患(總謂三苦、六苦、八苦等,別謂六道別苦等),對於三界生厭離心;進而研求三界生死的起因,是一切煩惱和有漏業,發起斷除的決心;眞正認識戒定慧三學是斷煩惱的唯一方法,精勤修學,由此才能出離三界生死。若自己還不能厭生死苦,如何能發心度脫一切衆生?若自己還不能出三界,如何能度一切衆生出三界?所以在修上士道之前,必須先修中士道。修中士道後,進一步就該想到:一切眾生沉沒生死苦海,只是自己解脫生死,仍不能救度一切衆生;爲欲救度一切衆生,自己必須成就無上佛果。由此發起菩提心,求受菩薩戒,學習六度成熟自身,修學四攝成熟有情,就是上士道。這三士道,是不論修或不修密乘的人都要修學的,故又稱爲「共同道」。爲欲迅速圓滿福智資糧,在已能修諸共同道的基礎上,應進修密乘諸道,卽 先依善知識受大灌頂,嚴守三昧耶戒及諸戒律。若學下三部密,當先修有相瑜珈,
   由此能得密宗所說的各種悉地。若學無上瑜珈部密法,當先學生起次第,後修圓滿次第,最後證得大金剛持果。這就是本論結構的大意。 

   菩提道次第,是成就無上菩提必須經歷的過程,修下士道不只爲自求人天安樂,修中士道也不只爲求自了生死,都是爲上士道準備條件,所以都是菩提道的一部份;不過由於緩急、淺深、難易的不同,就不能不分出次第。不僅各大科有一定的次第,就是大科以下的細支,也都有一定的次第,不可紊亂。但是,由於修前面各科,就更能引起對後面各科要求學習的心;學習後面各科,又更能促進對前面各科要求修習的心;所以三士道又是一個整體的,要平等修行,不能偏廢。那一部份缺乏,就應該多修那一部份,使其平均發展。不是各科孤立的前後無關,而是脈絡的貫串,通體靈活的。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