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阿賴耶識業用
書籍目錄
(十二)阿賴耶識業用

(十二)阿賴耶識業用

隔條
第八業用

   上一期研究到第八識果相時,曾說第八識是純隨業生,專門來酬業受報的。因此吾人一期壽命的短長,全憑業力決定,若業之功能多,則第八識寄託在形體的時間長,壽命即長。反之,若業之功能少,則第八識寄託在形體的時間短,壽命即短。等到第八識酬業受報完了,就離開這個形體,而形體亦隨之朽壞。此時第八識又隨著另一種業力,到另一道去投生。由於無始劫來,眾生所造業力無量無邊,因此其第八識即永遠在三界六道中,酬業受報,輪迴不停!

   由上述可知:任何一個生命體,出現在這個世間,決不可能永恆的存在!依佛法言:人在臨終時,八識之中,前六識很快即走了,最晚離去的是第八識。一旦第八識離開身體,體溫才完全冷卻,而人才是真正的死了。所以契經云:「壽煖識三,更互依持」,意即:壽命、煖觸、第八識這三法,互相依持,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又云:「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僵仆』,即向前傾倒),如木無知覺。」此即說明:在吾人一期生命之中,壽、煖、識三法,恆時相依。識在,則煖、壽俱在;識去,則煖、壽俱盡!

   在佛法中,向來還有一種說法,即一個人臨終之時,要知他未來受何種果報,全看他的煖觸,在什麼地方離身。所以雜寶藏經有頌言:「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今略釋之:

1、頂聖──若全身皆冷,唯頭頂上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頭頂上離去,當知此人將生於聖地為聖人。
2、眼生天──若全身皆冷,唯眼部尚有煖氣存在,最後煖氣從眼部離去,當知此人將生於天上成為天人。
3、人心──若全身皆冷,唯心窩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心窩離去。當知此人將投生人道,重新做人。
4、餓鬼腹──若全身皆冷,唯腹部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腹部離去,當知此人將墮落至餓鬼道,而為餓鬼!
5、旁生膝蓋離──若全身皆冷,唯膝蓋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膝蓋離去,當知此人將墮落至畜生道而為畜生。
6、地獄腳板出──若全身皆冷,唯腳板下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腳板下離去,當知此人將墮落至地獄道而為最苦的眾生。

總之:若體溫未冷盡,則第八識尚在,此時最要注意者,即親屬切勿觸摸、搬動、哭泣,或發嗟歎懊惱聲,以免惑亂亡者心神,而壞了大事!此時只可同聲念佛,助其往生。一般而言須待氣盡八小時後,體溫全冷,第八識已經離去,方可搬動哭泣,沐浴大殮。生死事大,不可馬虎,一念差錯,歷劫受苦,雖父子至親,亦不能相代!思之!思之!關於飭終之事,伏願讀者諸君,隨分隨力,普為宣傳,自利利他,功德無量。

以上言「去後」這一期生命結束時,第八識最後離去。其次再言「來先」──這一期生命開始時,也是第八識最先來。

原來一個人已死之後,未生之前,於其中間,第八識尚未去托胎,叫做中陰身。中陰身的形態,就如同當來「本有」(即「生後死前」之全部生命過程)的形態。譬如當來「本有」的形態是人,「中陰身」的形態,也就像人一樣,但形態較小,大概像五、六歲的童子。又或當來「本有」的形態,是畜生、餓鬼的形態,那「中陰身」,也就顯現畜生、餓鬼的相狀。中陰身諸根猛利,如本有身,能作諸事業。一旦受生之因緣成熟了,就對所要受生的地方,起顛倒想,而生愛、惡之心,若是男性中陰身,則緣母而起愛欲心,於父反生瞋恚,若是女性中陰身,則緣父而起愛欲心,於母反生瞋恚。正因生起這兩種顛倒想,於是就攬取父精母血,認為是自己所有,並且生起歡喜心,於是三事和合(第八識、父精、母血),從此中陰身隱沒而「生有」生起(中陰身來托母胎之一剎那,五蘊由此而生,名為「生有」),另一期新生命於此開始!

   隨願往生經言:「命終之人,在中陰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為修福,願亡者神,使生十方淨土。」意即:人間之中陰身,以七日為一期,七日終了,便去投胎,若於七日終了,受生因緣尚未成熟,則更續中陰身七日,至第二個七日終了,再去投胎。如此以七日為一期。最長者至第七期,即七七四十九天之終,必定去投胎!因此,在七七日內,中陰身罪福未定,徬徨無依,陽世眷屬,應依佛法,為亡者廣修福報,或供養三寶,或念佛放生,或賑災濟貧等慈善公益事業,回向亡者,使其神識(即第八識)生十方淨土!唯極善、極惡之人,無有中陰,命終之時,一剎那間,便往受生之處,此點不可不知!

   以上第八識已經簡介完了,再作四點結論:

   1、第八識因具有含藏、受熏的功能,所以是記憶、經驗的保持者。
   2、第八識是總報主,因為此識酬業受報,所以是有情眾生滔滔不絕的生命之流的主體。
   3、第八識「界地隨他業力生」(第八識隨著他「前六識」,作的什麼業,就要生到三界九地中的那一界那一地去),變形易貌,猶如車輪,一點也作不了主。
   4、我們要警覺生命是有限的。這一期生命,第八識最先來執,有情根身由此識變生,而且持令不壞!一旦第八識離開根身,身便腐爛,成為死屍!所謂「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因此我們要好好把握這有限的人生,難得的人身,運用生命的功能,發揮生命的意義,即:借假修真,廣做菩薩自利利他事業,方不辜負此生!

那個不是妙境?那個不是妙音?如坐火車、輪船時,其機械的響聲,
我們心中若隨之念佛,彼聲即是佛聲。
西方之人念念念佛法僧,故水、鳥、樹林皆出法音。

我們心中若念念念三寶,自然不離念佛、念法、念僧,隨心變現故。
(慈舟大師開示錄)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