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義理,雖然無量無邊,但總括來說,不出境、行、果三個階段而已,所謂:明唯識境,修唯識行,證唯識果是也。就是說:我們研究唯識學,先要認清境界。其次才能習聞思修三慧,最後才能永滅諸障,證得菩提涅槃之果。有謂:修行如行路,若能認識環境,走上正路,則成佛路途雖遠,只要步步踏實,終有成就之期。反之,若不認識環境,誤入歧途,則只有隨波逐流,永遠在生死海中浮沉而已。因此,修學佛法,境界不可不知。
唯識論言:能了別境界之心識有八,稱之為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任何一種心識之生起,必有境界為彼所依,所謂:「識依彼起,復了別彼。」然則識之境界,為如何耶?若約各個識而言,彼等所緣之境界,當然很多,然就境界之自體是假抑是實則有: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三種。茲分別介紹於後:
一、性境 ── 性境之性字,乃真實不虛之謂。性境,就是實境。謂此境體,實有不虛,非是遍計所執之空花兔角等。所謂:「性境不隨心」性境並非從心計度而起,亦非隨心妄想所造,乃是能緣之心,得彼境之自相者,謂之性境。譬之眼識緣現前山河,即是性境。何以知之?設欲隨我自心變此山為河,或變彼河為山,皆不可能,故曰:「不隨心」者,不能隨心轉變,即是性境。此復有二:
1、無本質性境:即第八識所緣之根身,器界及諸種子,但是自變自緣,不假外質。
2、有本質性境:即前五識及與前五識同時俱起之同時意識所緣之五塵境,乃依託第八識之相分為本質,隨即變為自識相分,而為所緣。猶如照相機依人身為本質,所拍攝之照片,世人所見,只是照片上之影像而已,可是卻疑為本質。
性境者,約真諦言,固是如夢如幻,了無真實。但約俗諦言之,此既不同於空花鏡像,龜毛兔角。同時也不是已成過去之陳跡,更不是尚未到來之幻影,故名性境。
二、帶質境 ── 即心王心所攀緣境界時,於本質境,起別異解,即依本質另行變起一種相分,作為自識之親所緣境。此自識之親所緣境,雖與本質有一分相似,但已略改其原狀,這種似是而非之相分,叫帶質境。
或問:性境亦帶本質,何局此境,得帶質名?
答曰:彼性境不依能緣分別(即「性境不隨心」),心境共真,故得性名。此帶質境,以依分別,非境自相,故對獨影,以名帶質。(按:獨影境不仗本質,帶質境必仗本質。)
總之:此境異性境者,性境不謬,此解謬故。此境異獨影者,彼不仗質,此仗質故。
此復有二:
1、真帶質:以心緣心,名真帶質。即第六識通緣一切心心所;及第七識單緣第八識見分為我是也。能緣所緣皆是心法,較色法為真,故曰真帶質。
2、似帶質:以心緣色,名似帶質。謂帶彼相起,有似彼質。如第六識緣五塵落謝下來之影像。(此影像稱為「法處所攝色」。)
三、獨影境 ── 謂此境體,但隨心生,是識之相分,不仗本質,獨影即境,名獨影境。如第六識(又叫獨頭意識)緣過去未來不現前境,或是由於記憶,或是由於設想,或是由於推測比度,由思維而生之境,稱為獨影境。
或問:此境意解,邪正若何?
答曰:或正或謬,是非不定。此意云何?記憶不謬,思惟不差,則解為正。反之,記憶而謬,比量而非,解則為邪。無論正邪,由無本質,但由心起,故總名獨影境。
此復有二:
1、無質獨影:能緣之心緣假法時,以其相分,唯是能緣見分之上,慮度而生,獨有影像,都無本質,故名無質獨影。如觀龜毛、兔角,雖不託本質,而能起單獨之影像。
2、有質獨影:雖從質起,獨由見生,故名有質獨影。如無漏心緣有漏法,即其事也。
總之:三境義別,一由隨心非隨心生。二由能緣於彼,解邪或正。
如性境者,不隨心生,識緣彼時,正見不謬者也。
帶質境者,必仗本質,從心而生,識緣質時,謬解不正者也。
獨影境者,唯從心生,解無定者也。
我說識所緣。
唯識所現故。
(解深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