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答 (四)– 6
問 答 (四)– 6

問 答 (四)– 6


問4-6:只用剎那定,禪修者能否修行受念處而達到出世間的境界?

答4-6:在這裡我們必須給剎那定下定義,何謂剎那定?有兩種剎那定:止禪的剎那定與觀禪的剎那定。止禪有三種定,即:剎那定(預備定)、近行定與安止定。這個剎那定特別指緣取似相(如:安般似相)為對象,而生起於近行定之前的定。這是就止觀行者(samatha-yānika止行者)而說的。

   至於純觀行者,也有另一種剎那定。純觀行者通常必須從四界分別觀開始修行。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四界分別觀,當他見到色聚,並且能辨識每一色聚中的四界時,他達到近行定或剎那定。《清淨道論》說這種定是近行定;然而《清淨道論》的註釋解釋說這種定是剎那定,不是真正的近行定。由於這種剎那定的強度與近行定相當,所以註釋隱喻式地說它是近行定。真正的近行定非常接近安止定,在它之後,安止定會隨著生起,因為它與安止定在同一個心路過程裡。

   由於色聚中的四界是究竟色法,非常深奧隱微,而且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滅,禪修者無法深度地專注於四界,因此修行四界分別觀無法達到安止定。既然沒有安止定的心路過程生起,也就沒有真正的近行定。因此修行四界分別觀的定只是剎那定而已。

   在觀禪中也有剎那定。關於這點,《清淨道論》的安般念部份有解釋。當成就安般禪那的止觀行者想要修行觀禪時,他先進入初禪。從初禪出定之後,他辨識初禪的三十四種名法,然後觀察這些禪那法的生滅為無常、苦、無我。他以同樣的方法修行第二禪等。

   那時定力還相當強,他能專注於那些禪那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心不會轉移到其他對象。這是剎那定,因為其對象是瞬間生滅的。

   同樣地,當禪修者觀照究竟名色法與其因緣無常、苦或無我的本質時,他的心通常不會離開那個行法,他的心已沉入無常、苦、無我這三相之一裡面。這種定也稱為剎那定。在這裡你必須了解,觀禪的剎那定乃是徹底地見到究竟名色法與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若還無法見到它們,如何能稱為觀禪的剎那定呢?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禪修者不修行任何止禪就能清楚地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緣,那麼他不需要修行止禪。然而,如果無法透視它們,則他必須修行止禪中的一種,以便能夠辦到這一點。

   在《蘊相應Khandha Saṁyutta》與《諦相應Sacca Saṁyutta》裡,佛陀也說:──「諸比丘,你們應培育定力。有夠強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緣。」所以你能見到五蘊及它們的因緣,能見到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能見到它們在阿羅漢道與般涅槃時完全息滅。

   因此,要了知五蘊、它們的因緣與它們的息滅,禪修者必須培育定力。同樣地,要了知四聖諦,禪修者也必須培育定力。這是在《諦相應Sacca Saṁyutta》中所提到的。

   如果禪修者要辨識感受,他必須注意下列的事實:──「諸比丘,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它們的因緣,他無法證悟涅槃。唯有能以三種遍知了知它們的人才能證悟涅槃。」這段經文出自《相應部‧六處品‧不通解經Aparijānana Sutta, Saḷāyatana Vagga, Saṁyutta Nikāya》。

   同樣地,《諦品‧尖頂閣經Kūtāgāra Sutta, Sacca Vagga》中開示,若未能以觀智及道智了知四聖諦,則無法解脫生死輪迴。所以,若禪修者想要證悟涅槃,他必須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名、色及它們的因緣。

   何謂三種遍知呢?它們是:
   一、 知遍知:即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它們是了知所有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的觀智。
   二、 度遍知(tīraṇa-pariññā審察遍知):即思惟智與生滅隨觀智。這兩種觀智能清楚地了知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三、 斷遍知:即從壞滅隨觀智至道智這些上層的觀智。

   《不通解經Aparijānana Sutta》與《尖頂閣經Kūtāgāra Sutta》中的教導非常重要。因此,若禪修者想要從受念處開始修行觀禪,他必須遵照下列兩點:一、他必須已能辨識究竟色法;二、單單辨識感受是不夠的,他還必須觀照六門心路過程中的受及與它相應的所有名法。

   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教導說: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其因緣,那麼他無法證悟涅槃。所以,在尚未徹底辨識究竟色法之前,如果禪修者只辨識感受(如:苦受等),那是不夠的。這裡的「不夠」指的是:他不能證悟涅槃。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