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書籍目錄
第四講
第四、明一生修法
第七、明修心學處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第二講

第二講


山水

   無論聽法或上師講法,本身都要具足「我當度脫一切有情,令成佛道」的這種意樂,來聽法或傳法。今天我聽聞修心七義,是為消除無明煩惱,所以意樂非常堅固,我的內心本像生牛皮一樣,不可折服,經上師傳此甘露法,滴入心頭,使我軟化,堪為法器。以這殊勝法消除我的業障,尤其是一切的煩惱。佛陀說法是為消除眾生煩惱,而不是令人成為佛法專家,名聲遠播。學佛法是為斷煩惱,利益眾生,這才符合佛陀本懷,如果只是為名聞利養,那就有違佛陀本意。當然,不是聽了一次法或一個法門,無明煩惱就立刻消除,是由於聽法的緣起,我們的煩惱就能消除,要有這樣的希求。

   修心七義的論文有很多種,我所講的主要是根據「修心日光」——宗大師的大弟子持律虛空祥(南木長悲)的論文,這本未被譯為漢文,我用這本來解釋本頌,同你們中文譯本的次第有些出入。

敬禮於大悲

   「大悲」,一般來說大悲是指觀世音菩薩和悲心,這裏是指大悲心的意義。猶如入中論云:「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復從菩薩生,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讚大悲心。」月稱菩薩不先讚諸佛菩薩,而先讚大悲心,是有特殊意義。証得菩提心者即是菩薩,大寶積經說:「迦葉!譬如初月,眾人愛敬踰於滿月。如是迦葉!信我語者,愛敬菩薩過於如來,所以者何?由菩薩生如來故。」因為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修大悲心,佛陀會非常高興,勝過上好供品供養。因此,要先敬禮於大悲。尤其是學修心七義,就是要修持大悲心、菩提心。

甘露藏教授 金洲之所傳

   修心七義如同甘露,這教授最初是由金洲大師所傳的。修心七義的內涵,都是經典中可以讀到的,金洲大師把它濃縮起來,作為修心教授。金洲大師是位國王,也是比丘,他對菩提心有特別的修持。阿底峽尊者的上師阿瓦都帝及羅侯羅掬多,可以使他一瞬間見到本尊壇城,這兩位上師對他的密法修持有不共的恩德;明了杜娟則是指導尊者中觀正見的上師。他總共依止一百零五位上師,但殊勝的菩提心教授是從金洲大師得來的,金洲大師是持唯識見,在見上比尊者還淺一點,但尊者仍認為金洲大師為最殊勝,因為他對菩提心有不共的修持。

如金剛日樹

   修心七義就像金剛、太陽、大王樹一樣。金剛是帝釋天王所持,能保護自己,亦能消滅一切非人的干擾。修持修心七義,能使我們脫離輪迴苦海。我們無始以來最大的敵人就是我愛執,但是我們都把它當做摯友,其實它是最壞的仇人,仇人中之王。如果要消滅仇王 ── 我愛執,必須圓滿修心七義的修持,因它的內涵像金剛,能摧毀仇敵。不只像金剛,也像太陽,能消除黑暗,光明照耀,萬物賴以生長。同樣的修心七義可消除身口意三種惡業,使善業不斷增長。有了修心七義使我們了解不共的道次第因此它像太陽。也像大藥王樹,枝葉茂盛,可以遮蔭,不會遭受炎熱的痛苦。同樣的,有修心七義的修持,可以滿足我們的願望,我們的心地會越來越廣大,同時消除一切痛苦。

五濁厚重時 轉成菩提道

   尤其是在五濁惡世時,一切痛苦咸集,修心七義的修持更為重要。通常讀菩提道次第廣論兩遍,上根人就知道如何修持,但有些根基較差的,不管讀多少遍,不知到底如 何修。這時若能好好聞思修心七義,就能很容易體會菩提道次第廣論到底說些什麼。不但對廣論的修持很容易了解,也能更進一步了解佛陀所說一切法的內涵是什麼。也就是說自己有個圓滿的修心方法,不管是修那一法門,若能配合修心七義就會覺得容易趣入。智慧較差,我愛執又重的人,若直接聽修心七義,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上師要傳這法門時,必須説出許多理由及譬喻等。五濁大家都知道,不用再解釋了。

祈 禱

   祈禱如同教授一樣必須與傳承融合。昨天六加行,只講授五個,缺了一個祈禱。祈禱文不必拘泥,不一定要依照經典字句。例如我今聽聞教法,願我消除一切煩惱,以及思惟自己所想要的願,不一定跟別人學,這是自己的願望,功德更大。我們祈禱是希望實現願望,祈禱的最殊勝處,是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再談皈依。皈依是很重要的,皈依要按照皈依學處去實行。皈依學處有多種,你們都學過廣論,應該很清楚。最主要的教授是斷除損害眾生之心及依止善知識的心。依止善知識的次第有多種,如果修具量密法,則傳灌頂的是最主要的上師,那麼要觀想他是金剛持。顯教來説,善知識要具足圓滿的十種功德,最起碼也要具五種功德,不一定觀想他是佛,觀他是佛的代表如同佛陀。雖然我們無法親見佛陀,但有因緣遇到善知識。見佛是聽聞佛說法,善知識也是説法,同樣對我們有益,從這點來說並無差別。好比一位大使,代表他的國家辦事,而不需要國家元首直接來,他不是這國元首,但他有權利執行他們國家的任務。駐在國的官員尊重這位大使,就是表示尊重那個國家,那個國家的人民不喜歡而抗議,就是抗議他的國家。因此對善知識的禮敬,佛陀也會高興,輕視善知識,等於輕視佛菩薩。

   佛菩薩為了救度眾生,無法顯現法身或報身,因為我們福報不夠,連菩薩也見不到。但他必須示現一個相,同我們差不多的相來教導我們,或者加持一位善知識來教導我們,所以要觀想善知識是佛陀的代表如同佛陀,這是很重要的。如果代表不能盡責,做錯了某些事情,並不是佛陀的錯,更不是佛陀教法有問題。同樣的大使做錯事,並不表示他的國家元首錯,這只是個人問題。思惟直接指導我們的是善知識,他的恩確實很大。這樣反覆思惟,產生不共信心,就是思惟依止,以虔誠心供養讚歎善知識,就是身語意加行依止。

   仲敦巴是修心七義的傳承上師,下面是他依止善知識的經過。仲敦巴出生在拉薩西部牧人家庭,在他十二歲時母親去世,父親不久娶了繼母,這位繼母不喜歡他,要趕他 出去。因此,他無法再待在家中,就到寺廟去學法。過了一段時間,他想應該學更深更廣的佛法,於是就去拉薩,正好遇到從印度回來的色尊巴上師,他請求色尊巴帶他一起走。色尊巴住在康地,他對仲敦巴說:「我帶你走,人家會以為我拐你,你最好在這裏再留一年,然後到康地找我。」翌年他去康地找色尊巴上師。色尊巴很富有,學問淵博,平時只對他講一點法,卻讓他做很多家務雜事,每天清早叫他去放牧牛羊。他在放牧時,勤讀帶去的經典。色尊巴又叫他推磨子,因為天天推,手上結的繭很厚。但他一邊推磨時,仍把經典放置面前閱讀,有時因為太累,就打瞌睡,額頭碰撞磨子,非常辛勤的學習,這種生活過了三、四年。那時附近有座寺院,邀請各方佛學專家,共同研討佛法,他也去參加。他們討論法要時,沒人比得上他,與會另有二位也很有名,他們三人成為西藏最有名望的學者。當時與會的人請色尊巴不要讓他做雜務,他將是位精通法要的人物。有人請他講佛法,他也答應,但他不以此為足,他很想到印度去學法。當時印度有位班智達米地甲那來康地,他跟他學甚深勝義和梵文,班智達很歡喜他,不管教什麼都能很快體會。他問印度有那些大善知識,如果到印度能否見到他們。班智達說:「 有神通廣大者,現在可能都圓寂了,比較年輕的有阿底峽尊者,他是位最好的上師。」仲敦巴與阿底峽尊者有多生因緣,一聽尊者名字,就產生無比的信心,他一直想:「我該去見他!我該去見他!」後來聽說菩提光國王迎請阿底峽尊者,已經到達後藏,他也打聽証實了這消息。於是他向色尊巴上師請求去後藏見阿底峽尊者,色尊巴就送他一匹馬和食物費用,讓他去見尊者。

   仲敦巴是在家人,穿著毛大衣,看起來像乞丐,他經過一個地方叫惹真切,有位喇嘛正在講經,喇嘛雖對佛法有研究,但是我慢心很重,仲敦巴請喇嘛傳法,他要仲敦巴 像狐狸般快的動作禮拜,仲敦巴就向他拜了三拜,然後坐下來。喇嘛坐在高座,仲敦巴像是他的弟子。他開始講法,斜著大腦說些歪理,仲敦巴在底下發出竊笑的聲音,他發現仲敦巴在笑,有點不滿意,就問仲敦巴些問題。仲敦巴本來精通佛法,後來他沒有問題可問,他就有點懷疑地問:「有位色尊巴的弟子叫仲敦巴,你是不是他?」仲敦巴答:「人家叫我仲敦巴。」他臉紅的馬上跳下來,向仲敦巴拜了三拜說:「我這裏的一切供養你,請收下。」以前的人很直接,當我慢消失了,立刻懺悔。現代人不一樣,假使他無法回答你的問題,會惱羞成怒大罵一頓,然後把你趕走。他能知道自己不對,立刻懺悔,這是很好的。後來他對仲敦巴説:「我希望跟隨你。」仲敦巴給他三個條件,一、此地兩村落時常打架,你應該去擺平。二、建造寺院並應宣揚佛法及辯經等。三、有喇嘛來應該供養。他答應二及三都可以做到,但無法平息他們的械鬥,請仲敦巴幫忙。仲敦巴請了兩村的人,開示一些道理,他們和解了。後來仲敦巴造寺院,都是這位喇嘛贊助。由此因緣,後來阿底峽尊者不共的道場「惹真寺」就在此地建成。

   仲敦巴匆忙趕去後藏,路上遇到很多困難。阿底峽尊者曾經在金剛座繞塔時度母授記:到西藏後有位在家弟子,會協助他弘揚佛法,如此授記多次。尊者入藏後,度母也 常說有位大弟子會來,尊者常到樓上探望他的大弟子有沒有來。那時尊者想要回印度,仍未發現大弟子,他有點擔心,就常念:「度母不會對我說謊吧!」有一天一位富有人家請尊者去應供,尊者以神通力知道仲敦巴今天會來。尊者到大富人家,午飯時對他們說我的在家弟子會來,請他們多準備一份。仲敦巴到晚上才抵達,僕人請他等一下,他急著說:「我要見大善知識,希望儘快,我要見尊者。」仲敦巴找尊者時,尊者正在休息,所以就遇到了。仲敦巴馬上對尊者大禮拜,尊者把手放在他的頭上,為他傳法,富人家也把那份午餐給他。飯盒中有塊酥油,他用那塊酥油點燈供養尊者,直到仲敦巴圓寂之前,天天點燈供養,從未間斷。尊者傳灌頂給仲敦巴,那時他問尊者:「我修學的佛法中,那一法成了真正入要?以後不管去那裏,我要一直跟隨你。」尊者答說:「你學的佛法都不是真正的佛法,但是依止色尊巴的心態很殊勝,至於你要跟隨,要看你的心力夠不夠。」仲敦巴請求尊者不必傳灌頂法,只要傳授有益於藏人的法。尊者很讚歎他,不為個人為全藏人請法。菩提光亦是如此,請尊者傳些業果法,很容易被藏人接受。因為菩提光的請求,所以尊者造了菩提道炬論。從最後一頌可以了知:「上座燃燈吉祥見,經等法中所説教,經由菩提光啓請,已略說明菩提道。」第一頌說明:「賢徒菩提光啓請,當善闡明覺道燈。」阿底峽尊者離印度時,答應三年為期。仲敦巴想盡辦法留下尊者,所以請求到衛地去弘法利生。尊者有意留在西藏,因為拿錯譯師曾經發誓,三年後一定要帶尊者回印度,所以催促尊者回去。於是尊者問拿錯説:「當時我不想來,你一定要我來,現在你一定要我回去,是為什麼?」拿錯說:「我不想下地獄。」尊者等就回到尼泊爾邊界,正好邊界兩國戰爭,弟子勸尊者,前面危險,不要回印度。尊者決定去衛藏,拿錯擔心違背誓言。尊者說:「你沒有能力辦到,並不違背誓言。若是如此,請一起去後藏,這也是我的心願。」尊者派了二位侍者回印度,報告因為戰爭無法回去,並帶了所造的道炬論,阿闍黎看了之後,非常讚歎說:「如果阿底峽不到西藏,就沒有緣起造這部論。」他想尊者在西藏一定會利益眾生,就留在西藏。並對侍者説希望尊者解釋這部論,他就把這部論高掛在幢幡上頂禮供養。因此,道炬論不但利益西藏,也利益了印度。

   我們學修心七義之前,加行要保持意樂清淨:一切眾生都是我的母親。即使是一隻小蟲,也要觀想他當過我無量世母親,給我無量恩惠,我應該報恩。因而生起報恩之心。那時要對一切眾生產生不共的愛心,如母親愛獨生子一般。我們內心要達到這種量,學修心七義才有意義。我們要思惟:一切如母有心情對我有無量恩,只是今生示現的身份不同,所以要愛一切有情如獨生子。首先要這樣加行,然後進入正行。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