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正行
書籍目錄
第四講
第四、明一生修法
第七、明修心學處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第二、正行

第二、正行


   正行就是修菩提心,菩提心有世俗及勝義兩種。有的先修勝義菩提,次修世俗菩提心;有的先修世俗菩提心,次修勝義菩提心。頗邦喀大師主張把勝義菩提心放在最後,原因是他認為勝義菩提心比較難。一般初學沒有修持經驗的人,最好按次第學習。過去的修心者因為水準很高,所以先修勝義菩提心。如果程度較高者,先學勝義菩提心,次學世俗菩提心,會比較好些。

應觀無生性 視諸法如夢 對治自然解 
道體住賴耶 中間如幻士

   「應觀無生性,視諸法如夢。」經過觀想思惟,知母、念恩、報恩、慈心之後,應觀諸法無自主生。一切法是緣起,唯名言安立,不是自性生。若是自主能生,那就不依 因緣而生,故應恆常有生。若是自主的生存,就應恆常生存,故應是無生無滅;同樣的若是自主滅,那就應恆常滅,故亦無生之機會。先觀心在那裏?是如何生起?如何存在呢?當我們產生一種強烈心態時,如果是自性而產生,從身體的某一部份,是依手、肝、腎等,從安立名言處去尋找後要能找得到,但是找不到的,那末我們的心在那裡?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我們尋找不可得,不尋找又似乎存在,但是尋找又有消失的現象,就是觀這種心。比如一個人生起強烈瞋心時,可能臉紅,身體發抖,但是要找瞋心又找不到。我們要想:很奇怪要找的時候不見了,不找又似乎存在,好像他是依某種緣起而顯現,而不是自性而產生的。那時以正念緣這點,儘量不讓正念消失。

   既然找不到,但他又是有的,以正念緣這點,不讓正念消失,以智慧這樣觀想修持,就是觀空性。同樣當我們產生一種強烈無法忍受的感受時,也可以找那種感受到底在那裡,當然是無法找到的,這時感受力量就慢慢減弱,再從小小部份的感受尋找,也是找不到,這時力量越來越小。同樣的,生起貪瞋痴三毒時,我們以正知見找它到底在那裡,是在過去、未來、還是現在呢?如果是現在的話,在身體那一部份?如此思惟,由於找不到故,三毒的力量就慢慢減弱而消失了。找不到它的自性時,發現都是虚幻的,了知一切法都是虛幻的。

   假設有人問:貪瞋痴是虛幻的,菩提心也是虛幻的,那為何要修慈悲心、菩提心呢?雖然對境所顯的相是虛幻的,能顯的量也是虛幻的,這二者功能也是虚幻的。菩提心與三毒的自性虛幻毫無差別,但菩提心是依正作意和正理而產生,三毒則不是,雖然也是虚幻相,可是它不但會傷害對方,同時對方也會還報,這是害人又害己,令他人痛苦,自己也痛苦,所以我們一直在痛苦中輪轉。當你生菩提心時,對他人有益,自己又不會恐懼,更會產生許多功德。所以緣起顯現的名言仍是有的,因果不爽,而實質上是虛幻,是無自性的,這就是勝義諦。

   同樣,色受想行識五蘊也是虚幻的,依蘊而安立的我,又依我而安立蘊,本質也是虛幻的。修持修心七義的我,這個我從安立名處「五蘊處」尋找,不管在過去未來現在,安立名言處是找不到的。如果他是有自性的話,至少要依五蘊才可以找到,本身有自性也應該找得到。但依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上,也找不到,所以不是自性有的。這樣反覆思惟,觀想空性是法無我。「我」在五蘊中找不到,就是無我。以人來觀稱為人無我,我不在色受想行識五蘊中存在,這是觀粗的人無我;我不是自性存在的,若有自性應該可以找得到,但是找不到,這是觀細的人無我。當你觀想找不到自性我。你的煩惱就會慢慢減少,或力量減弱,這是有很大的益處。因為一切的煩惱,是由於執 著自性我的無明而產生的,如果觀無自性我的空正見,煩惱就會慢慢從根消失了。觀無「我」在五蘊中找不到,就是無我。以人來觀稱為人無我,我不在色受想行識五蘊中存在,這是觀粗的人無我;我不是自性存在的,若有自性應該可以找得到,但是找不到,這是觀細的人無我。當你觀想找不到自性我。你的煩惱就會慢慢減少,或力量減弱,這是有很大的益處。因為一切的煩惱,是由於執著自性我的無明而產生的,如果觀無自性我的空正見,煩惱就會慢慢從根消失了。觀無我就是斷掉煩惱的緣,一切法是相依而有,煩惱所依的緣斷掉,煩惱自然無法現起。

   因此在經典中一再宣說人無我法無我。煩惱因無明而產生,無明由自性我執而來。所以最究竟的辦法,應先斷人我執與法我執。因此觀無自性我時,以正念緣這點安住在 心中,不令消失,以這種正念積集資糧具有不共的殊勝。依止上師指導修持,知道自性到底有無的變異疑問,即可消除許多煩惱。如果對空正見有變異疑惑,心裡就會動搖,因為觀空性時,會覺得都是虛幻。

   世間人對於快樂執著是真實的,就會往這方向追求,但所謂的快樂在那裡?真正找時是找不到的。譬如出外露營,看到一切景色,會覺得不錯,不久就會消失了,接著想到這兒幹嘛?真正的快樂在那裡,是幻想的產物。以露營來說,花錢又浪費時間,精疲力竭,甚至因其因緣引起一場病。仔細思惟得到真正的快樂了嗎?在山下的人很熱,就覺得山上涼爽,到了山上又感覺太冷,趕快下山。冬天冷時想夏天好,夏天熱時又想冬天好,不會熱,到底有無真正的好壞?因此,觀空正見以正念正知思惟,世間一切都是虚幻的,因為彼此是相待的比較,故沒有真正獨立的事物。是快樂是痛苦,都是由於自己貪著,分別那是好或壞。好與壞是互相觀待的,快樂與痛苦也是相同,本質上都是虛幻的,哪裡有自性?所以說世間的慾念,都是一切罪惡之源,慾念像毒湖,誰飲用此水就會使他生病或死亡。如火炭上蓋了一層灰,雖然看不見火,摸時燙傷比看得見的火,傷的更嚴重,所以必須修無我的正見來對治。心經上也說色等一切無自性,龍樹菩薩也如是宣說,就是斷除自性我執。因此,以利他的意樂觀修無自性,那就是修勝義菩提心。通常止修觀佛像,觀成就可以積集很多資糧,但是無法對治煩惱。開始觀空性時會很難認定所修的內容且很難容納于心,當你反覆的思惟就會慢慢覺得越來越容易。世俗菩提心,開始修時覺得容易,但慢慢累積經驗後,會覺得難以容納于心,故會變得難修, 此時要特別注重對此的修持。

   「應觀無生性。」當我們觀察一切是無自性生時,那到底一切法是有是無呢?有,只是名言安立的有,而本質是虛幻的。一切法如夢,如同電視銀幕所顯示,看到悲哀時想哭,看到滑稽想笑。電視中人物找不到,那末銀幕情節是在電視機中?還是在電視機的顯示鏡上有呢?結論是無法找到的。奇怪的是為何會為影子而哭、笑。雖然本質上只是影子,明知是虚幻的,卻把它當真實,那只是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已,我們都被這些虛幻所迷惑,造業輪迴生死苦海。世間的一切只能滿足暫時的慾望,不能令我們達到究竟。我們認為這是親人,那是仇人,這好比銀幕上的影子一樣虛幻不實,由貪瞋而影響我們產生不同的心態。貪心、瞋心、比較心都是虚幻的,但是我們都被這虛幻誘惑,變成它們的僕使,因而產生許多不如意的事情。雖然觀慈悲心、菩提心,也是虛幻的,境雖虛幻,但能觀一切為親友,也能圓滿自他利益。如果沒有空性概念的人,以為一切都是沒有的,修心七義教授都是講空,觀這些空有何用呢?緣起空性法是非常深奧的,不能自以為對此有修持而任意宣說。從前印度有位神通師叫拉欽郭瓦巴,在死象骨架内修行,他的國家有位上師圓寂了,國王想找位善知識替代,於是召集大臣商量,有人就建議他。國王迎請他為人民說法。他對人民說:「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像虛空一樣。」國王想一切法如夢幻泡影,那因果呢?因果是真實的,如夢幻泡影,種因就沒有果,這樣會使民眾失去對因果的信心,應該把他殺掉,結果派人殺了他。他因為説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虛空而死掉,因為空正見修持不錯,所以講空性,可是國王不懂空性而殺了他。

   觀空性時一切有為法都是虛幻的,虛幻是依能取和所取相互依賴而安立它,就如夢和夢識。觀一切法都是虚幻的,主要是斷我們把一切法的相,看成真實的。見到快樂的境相,認為是真的快樂,痛苦的、好的、壞的、美的、醜的,都認為是真實存在,那是因為我們不加思惟觀察,見到悅意相,就執著以為是好的,因為執著產生了貪心,因貪心而不擇手段取得,或許因此而犯法受苦;見到不悅意相,亦以為是真實,執著而起瞋心,因瞋心而害他害己,不幸事情發生了。我們所認為悅意不悅意的相,並不一定是好是壞。

   觀想一切法並無真實的相,所顯現的相都是虚幻的,等同觀想無我。當我們觀依識所生的境,到底有無自性,或者真實不真實,經過仔細觀察,是找不到的,所顯現存在 的,是互依的、緣起的、唯名言的,但不是自性有的。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它依能取和所取的關連而產生的,緣起的境是悦意的,我們就認定是好的;緣起的境是不悦意的,我們就認定是壞的,如此而已。

   當一個人拿一粒藥丸,告訴你可以治膽病,你不會立刻相信,當你服過以後,才能體會到真能治病。同樣的,當我們直接見到某種境,很難就是好或壞,必須視所生的果好壞,才能推斷那個因是好或壞,因此因果也是相互依賴而立。佛法最究竟的見解,是缘起性空,你們要成為佛學專家,必須研究緣起性空,對緣起性空要有透徹的研究,即使你不懂英文及印度文,也的確是個佛學專家,我們相信緣起性空,但並不容易聽到緣起性空,當我們了解一切法是無自性的,本質是虛幻的,如此修持的對治,能從自性執中自力解脫。也就是第三句的「對治自然解。」

   「應觀無生性,視諸法如夢。」這兩句對調過來觀也可以。因為一切法無自性,所以如夢幻泡影。也可以反過來,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因為無自性。「道體住賴耶。」我 們觀空正見以後,把正見安住在阿賴耶識中。這通常有二種解釋,由於造論者是金洲上師故,以他的唯識見解,認為道體觀二取空的智慧,是安住或浸沉在阿賴耶識中。以應成派見解,道體觀無自性的智慧,安住于無破、立及認定的心性光明能觸及的無自性之中,對心性無自性取名為阿賴耶。出此定之後的中間修,對一切所緣,也顯現出無自性相,故應觀修持者也如幻士夫,此就是「中間如幻士」之意。依唯識派觀點也可以解釋為:觀空正見安住在阿賴耶中。也有這樣解釋:觀一切法無自性,因為無自性所以產生一切虚幻的法,把無自性正念安住在阿賴耶中,續觀一切法如虛空般。這是如何觀勝義菩提的大意。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