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捨間雜修,彼二乘風修
書籍目錄
第四講
第四、明一生修法
第七、明修心學處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取捨間雜修,彼二乘風修

取捨間雜修,彼二乘風修


取捨間雜修,彼二乘風修

   這是修世俗菩提心,主要是講自他相換修法。取捨間雜修是先修捨再修取,「彼二乘風修」是以吸氣及呼氣觀想修持。

   先入座,慢慢靜下來調息,注意呼氣吸氣。觀想呼吸,把我一切快樂的善業,呼出給一切眾生,叫做捨;吸氣時吸入一切眾生的痛苦,讓自己承受,叫做取。我們一向為追求自己的快樂,不會努力為眾生離苦,自己有一點痛苦,就希望趕快消除,動物也一樣是為自己。光為自己快樂而努力,就會輕視、忽略他人的快樂。為了離苦得樂,我們雖然經過無量劫的努力,但仍未得到真正的快樂。想為自己離苦得樂心態越強的人,所得的痛苦就越多,因為都是由強烈我愛執所引起。相反的,對苦樂處之泰然的人,不會覺得痛苦。有許多乞丐不計較食物,反而不生病,也不看醫生;也有一些人講求衛生,反而甚麼病都來。我們一直怕苦,世間人求樂離苦,但事與願違,結果是離樂得苦。我們無始以來都為自己離苦得樂,已經努力無量劫,結果還是痛苦,未曾得到究竟的快樂。佛陀及觀世音菩薩等,原來同我們無異,也是為離苦得樂而努力,他們已經得到究竟的快樂,他們把努力的目標,放在他人身上。我們也應該效法佛陀及觀世音菩薩,改正錯誤的努力方向,為他人利益設想。現在我們念這四句偈,緣在一切眾生身上。「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永離苦及苦因,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願一切眾生離愛憎,住等捨。」要邊念邊緣。

   我們思惟:無始以來為求自己離苦得樂,放棄了無量親戚朋友,如今仍得不到快樂。追求自己快樂不但無益,反而招致無量的痛苦。如今應向佛陀及諸菩薩學習,為他 人利益努力,能自然消除自己的痛苦。以往未能廣大利益他人,主要是我愛執作祟,因此應該對治我愛執,令我愛執減輕,乃至消滅。

   要對治我愛執,最好的方法是修心七義。假如手一直握著燙手的火把是不會變冷的。同樣情況,如果一直握緊我愛執,是不會得到快樂的。因此,趕快放棄我愛執,去愛他人。佛陀說法,要我們把愛自己的心減低,增加愛他人的心。可是我們偏偏不肯照著去做。假如我們真的從內心體會佛陀所說法,是為斷我愛執,增加愛他人的心,那就能真正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的意義。

   從另一方面思惟,我們所受的痛苦,是由他人而產生的,得到快樂也如是。若以數字比例,我只有一個,而眾生無量,不成比例。既然我們的痛苦以及快樂,都是從他人而產生。那麼,如今棄置他人,如何能得到快樂?他們是無量無邊的,我們追求給一切眾生快樂,以後自己也會得到無量無邊的快樂。譬如身體健康去幫助他人,有一天自己不幸生病了,他人也會來幫助。一個很吝嗇的人,生病時是得不到幫助的,這是世間常理。若是心中想幫助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當然也會回報。所以要離苦得樂,不去利益他人是得不到的。換句話説,大家都快樂,自己不可能不快樂;四周人都痛苦,自己也不可能快樂。

   依上述理由,可以知道我們為何要利益眾生,我們修持取捨之前,先用這些理由思惟。經過反覆思惟,我們的心力會更強,就會產生無比的歡喜心修取捨。開始修取捨,觀想呼氣時把自己的善根福德,給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得到快樂,他們已得到了快樂,自己心生歡喜,這時隨喜。當我們吸氣時把一切眾生的痛苦惡行,吸進來壓在我愛執上,不讓它現行。假使不了解空性,那就觀想吸進不好的氣,在虛空中慢慢消失,如了解空性者則觀想消失在法性上。還有一種先用捨的方式修心,觀想自己的一切身善根在氣中,呼出去到一切眾生身上,他們得到氣的加持,身的惡業病痛消除;呼第二口氣時,自己的語功德溶在氣中到一切眾生口上,當他們得到氣時,一切語的惡業消除;意業也一樣。修取時,把一切眾生的痛苦惡業,吸進自己的身體,壓在我愛執上,同樣吸進眾生的語惡業,吸進壓在我愛執上,意業一樣,使我愛執慢慢消除。

   我們無始以來的功德,是由愛他人之心而產生的,絕無由我愛執得到。如母親撫養兒女,都是愛兒女之心而產生的。以愛他人所得福德,還給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都得到。修的時候觀想:請指導我的一切善知識及諸佛菩薩,慈悲攝受我,圓滿我的修持。一切眾生的煩惱及惡業,當我吸氣時到我身上,由我承受,這些痛苦壓在我愛執上,使它無法站起來。當我呼氣時,我的善根福德施給眾生,讓他們得到快樂及福德。可以邊觀修,邊念這些偈。以上是「取捨間雜修,彼二乘風修。」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