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任與該等會聚時…
書籍目錄
第四講
第四、明一生修法
第七、明修心學處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二、任與該等會聚時…

二、任與該等會聚時…


任與誰等會聚時 思己較諸他人卑
從心深處視眾生 恆常尊他為最勝

   當我們不管同誰相聚時,都要思惟自己比別人差,比別人低下。當然,在一般正常情況,面對一位小孩,自己六十多歲,要想自己比他差,這是很困難的。例如我在上面講經,你們在聽聞,而我要向你們低頭,從外表去做也是困難的。但從另一角度是不要輕視對方,你怎麼認定他將來成就不如你呢?修心七義說:「心改身如故。」雖然內心改變,外表威儀仍要保持常態,從內心思惟我不如一切人。現代人正好相反,外表看似乎很有禮貌、很謙虛,心裡卻想自己比世間一切人都強,我是唯一的。我有很多日本朋友,常同他們開玩笑,他們對我謙虛恭敬,他們說:「我們日本人很注重禮貌,西藏人就不會這樣。」我說:「我們是獨立的禮儀,沒有規定一定要如何做,你們的禮儀是尊重法律而做,表面上如此,轉過頭來說不定就罵人。」他們都笑了。

   在外表上謙恭,而內心卻想我在他們之上。尤其是花言巧語誘惑他人的人,最會裝出各種假相。這裡有一則故事:有位喇嘛到一個地方視察,有位藏人很會詐騙,外表看來很誠實,内心邪惡。他看到大喇嘛來了,從很遠就禮拜,並供養一塊很好的墊子,喇嘛先說不用,他就一再懇求收下。第二天,他又去見喇嘛說:「我昨天供養您一塊墊子,現在另有一塊墊子也一樣,若買來成一對非常好,正在求售,價格也不貴。」喇嘛說:「那麼我買。」「是的,我去問實在價格多少,我再替您買。」他裝著很熱誠的回答,然後出去轉了一下又回來,告訴喇嘛價格很合理,又向喇嘛要昨天供養的那塊墊子,說是要帶去比較大小質料,是否相同。因為喇嘛很喜歡墊子,他給了錢及墊子,從此一去不回頭了。後來人家責備他,不該欺騙大喇嘛,他卻說就是要騙大喇嘛才對。

   在外表的表現,不違世間常情,長幼有序,一般世間的禮儀仍是需要的。但在內心深處應該想一切人都比我好,他們都在我之上,沒有一位在我底下,我的底下只有塵土。

   我們想一切有情,都是最殊勝的如意寶,這不是迷信,有很多理由,我們所看到的這一切,也許是佛菩薩的化身,另一方面我們也猜測不到他有何等証量。很多具有殊勝功德的大德,他們會以凡夫相示現,有時又因為自己的業不淨,而看到的都是過患,這些我們可以透過很多傳説及經論証明,要時常思惟。一般人看到別人比他好很多時,他就會謙虛,如果比他差,就會顯得很了不起的樣子,把自看成世間少有的,目空一切,尤其是當他得意時。我們不管在任何時地,內心一定要保持謙虛,有錢無錢,有勢無勢,有學問沒學問,一視同仁,這樣就不會有仇人,做任何事都會順利,這是現前的利益。

   仲敦巴是位有名望的上師,他到什麼地方,都是單獨行動,穿著樸實,沒有人知道他是仲敦巴。有一天,受到一個寺院的邀請,在路上遇到一位咒師,他背著一個包袱,對仲敦巴說:「喂!我的包袱,替我背。」仲敦巴說:「可以!可以!」咒師就把包袱給他。到了河邊,快要渡河時,咒師就把鞋子脫下,「喂!替我提鞋子。」他表現像是位很有修持的人,仲敦巴好像是他的僕人。到了對岸時,旌旗鼓樂,吹吹打打,很多人來迎接仲敦巴。這時咒師就對仲敦巴說:「他們到底要迎接誰呀?那麼熱鬧。」仲敦巴說:「可能是接我!」咒師疑惑地回過頭來看了一下,說:「你是不是仲敦巴?」他回答:「別人這樣叫我!」咒師連包袱都不要了,羞愧地趕快離開。仲敦巴說:「過來,過來!你的包袱。」他裝著未曾聽到溜走了。雖然仲敦巴是位聖者,外表仍然同一般人無別。因此,我們隨時隨地也要保持謙虛的態度。例如龍樹菩薩像有侍者,衣飾莊嚴,事實並非如是。提婆是斯里蘭卡王子,龍樹菩薩當時很有名望,提婆要去拜訪他,在路上相遇,同坐一輛馬車,提婆對佛學很有研究,向龍樹菩薩問許多問題,龍樹菩薩一一解答,談得更深更廣,提婆心想他可能就是龍樹菩薩,於是問說:「印度有位不可思議大善知識,名龍樹菩薩,您就是嗎?」他答:「人家這樣稱我。」提婆即刻禮拜。聖者都很謙虛,把自己看得最低,我們也要思惟學習。

   上師跟弟子一起學,不一定上師學完弟子再學,我只是像放錄音帶。我們一定要思惟,從內心感覺自己最差,諸佛菩薩會歡喜,龍天護法會護持,非人也不會傷害了,從心深處視一切眾生為最尊最勝,這樣,對自己才有益處。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