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一、應於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之理
書籍目錄
最勝耳傳修心七義論講記
釋頌文科判為三:
二、開演正教義
丙、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第四、明一生之修法者
第五、明修心之量
第六、明修心三昧耶
第七、義明修心學處
甲四、正明主論
乙一、出離心
乙二、菩提心
乙三、正見
丁二、斷相違法
丁三、正贊無過大師
丁一、此法為求解脫者堪入之理
丙一、應於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之理

丙一、應於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之理



甲一、敬禮稱供 甲二、發願造論 甲三、勸請聽法 甲四、正明主論 甲五、勸請修行

乙一、出離心 乙二、菩提心 乙三、正見 

丙一、應於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之理


彼出離心若不由 淨發心攝終不成
無上菩提圓樂因 智者當發菩提心

   出離心若不以菩提心攝持之,雖修六度四攝,乃至無常,無我等任何法門,皆不能修證得無上解脫,蓋彼出離心不能成為無上正等覺之因也。無上正等覺乃是能除自他一切衰損者。若但有出離心,即以之修習三學,求達一己解脫,因其不利他,故仍非究竟佛果。此頌前段說盡除生死涅槃所有過患衰損,唯賴無上正等覺佛位。但除生死衰損,則但可得覺位,不能得等覺位。故但依出離心以修三學,但是覺因,非是等覺因。今不可以一己涅槃一身解脫便謂為足。因一己解脫雖能除一己之衰損,仍不能成利他之事。且在自利一面,則應斷未能盡斷,在利他一面,則應成辦者未能成辦。應盡斷者,謂所知障。應成辦者謂色身。色身乃用以成辦他利者也。昔勇施長者,老而受妻子凌蔑,廢然往詣佛所,求佛出家,適佛不在,乃就上首弟子舍利子請求受出家戒,舍利子以其不具出家三種堪能、不許。長者退於門外,自傷而哭曰,余罪重福淺,乃至不能出家受戒,今較我尤惡之犯殺盜淫妄者皆得依佛出家,我獨不能,不亦悲乎?時佛自外來,長老復往迎祈,佛曰︰舍利子尚未能成等覺 能攝受如汝之有情,今我可為汝授出家戒也。

   又目犍連母死,往生地獄中,目連欲救不能,仍須求救於佛。由此可見已得阿羅漢果舍利子,目犍連者,猶不能圓滿完成令他安樂之事,皆因應斷未盡斷,應成未成故。甫發出離心,未發菩提心,即以之修習三學求趣涅槃故,是皆不能成佛。以出離心非等覺因故。朵瓦云:於修習自利之小乘後,更進而修習利他之大乘,不可於一己涅槃之寂滅中長時散亂,虛度時日,應速求成佛,始為究竟。喻如吾人涉河時應將衣物等一次攜到彼岸,不可先擲衣物於此岸不顧,及赤身到達彼岸後再退取衣物。學道亦然,不可先求一己解脫,宜自始即進入大乘,一次即求成佛。否則既得一己解脫之後,始覺尚未成佛,不是究竟果位,再返從菩提心等做起,實屬不智。菩提心是由無上正等覺以求自他二利圓滿安樂之因,是又欲成佛者不可不希求發起之事。「智者」謂有慧、心思明銳、有見識之人,指心量廣大而言。此心量廣大又指勤求利他、不顧自利者。若人但求自利而不計利他,則所成就之自利,亦不能廣大。即於自利之發心亦不能廣大也。旁生但求小樂自利,心量褊狹之人亦然。其能計數月之利樂者較僅求目前利樂者之心量略廣;其能進而求一年一生,乃至未來生之利樂者心量亦次第更大矣。若有不僅求自利,且亦求他利,不僅求一己來生之利樂,且亦求自他永久之利樂,必至成佛而後止者,心量之大已到極點,如此者是本論所稱為「智者」。此種智者能於自他未來世中之苦樂詳細思惟,求與他人同時解脫,永斷輪迴之苦,此則唯有菩薩足以當之。我輩捫心自問,其可以充智者之數乎。其能發此心者,佛稱曰發心者,謂彼能發廣大心也。若能有利他之心,願擔負利他之重擔者,始足稱曰智者。若無此心,決不能發起菩提心,此負擔重擔之心名曰增上意樂。此意樂之發起,又有待於慈心與悲心。其但求此生利樂者,固不能生菩提心。即但求自利者亦不能生菩提心。以彼二種心念均無擔負永久利他重擔之增上意樂也。

   但厭輪迴苦,亦不能生菩提心。但遮貪著輪迴樂,亦不能生菩提心。以此二種心念均無求自他解脫之慈心悲心也。是故惟具有利他之意樂者方是此處所說之智者。由上可知,所以須於相續中生起菩提心者,是因欲求永斷自他生死涅槃一切衰損而求成佛,為求成佛,故須發菩提心也。菩提心乃佛之種子。吾人知若無稻麥種子則稻麥不生,今當知若無菩提心則不能成佛。若無稻麥種,雖有土地日光水及肥料,復經人工殷勤培植,終不能生稻麥之芽。若無菩提心,雖累生勤修無常、出離心、六度、空性,終不能出生佛果。菩提心為成佛不共因,有如父親。其他一切法門乃解脫或等覺位之共因,有如母親。子之生出,因父親而有異,不因母親不同而有異也。同一母親,父為藏父,子不能為漢子,父為漢父,子不能為藏子,此所以父為子之不共因也。至若母親,則與子之種姓無關也。通達空性慧者,有如母親,若遇大乘菩提心,則生大乘果佛位。若遇小乘出離心,則生小乘羅漢果。菩提心不能生羅漢果,出離心不能生佛果,一如藏父之子不為漢人,漢人之子不為藏人也。同理,無我空慧遇聲聞乘人,生聲聞果,遇獨覺乘人,生獨覺果。菩提心不問所遇者何法,捨成佛而外,別無去處。

   經云:「菩提心是一切法種子。」是故若相續中有菩提心者,雖無神變等其他功德,亦入大乘人數中。否則雖具八大成就通達空性,有出離心等,皆非大乘數。總之,大乘小乘差別,全不在見之高下,而在有無菩提心。故吾人若欲進入大乘,則殷重發起菩提心至為重要。昔阿底峽尊者,既依無數上師,修習諸法,得成堅固定力,一日,內攝其心,自覺宜求迅速成佛,忽於定中見其師,熱縛納告之曰,今汝雖已證見本尊壇場甚多,又得堅固定力,但以此終不能成佛,欲求成佛,必先求發菩提心。又尊者行經金剛座時,見有二女人相問答,其一問曰,欲求成佛,何法最速。其一答曰:唯菩提心,能迅速成佛。尊者知此二人是空行母示現,乃發起堅決尋求修菩提心教授之心,歷盡艱苦,往依金洲大師。阿底峽尊者,乃通達一切明處,得見本尊,已成堅固三摩地之大德,而猶須發起菩提心始能成佛,況在我輩敎證功德毫無基礎,可不急求發起菩提心乎。寂天《入行論》云:「諸佛子觀察多劫,知利有情欲佛位,菩提心是最勝門」。由此可知菩提心乃無上至寶。雖真正發起菩提心甚為艱難,但至少亦應發起願心,謂我須盡一切方便發起此心。以此願心,種下習氣。為發此心而努力求積資淨障。否則雖學大乘法終無益也。

   以下當述正發菩提心之方便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