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前 言


四諦三轉十二行相


   因為未通曉,證悟四聖諦,我與汝等長久以來,流轉生死。四者為何?
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以及達至苦滅之道。

(《長部》 16,《大般涅槃經》)

   佛陀對四聖諦的教義—《初轉法輪經》( Dhammacakka-ppavattana ),是我數年來修行的主要參考依據,也是我們在泰國的道場所用的教義。南傳佛教認為此經是佛陀教義的精華,它具備了解佛法與開悟所需的一切。

   雖說《初轉法輪經》被視為佛陀開悟後第一部宣講的經典,不過我卻比較重視佛陀往波羅奈的路上時,遇到的一位苦行者所做的第一次說法。佛陀在菩提迦耶證悟以後,他想:「這真是微妙法,我無法以言語傳述我所發現的,所以我不教,我要終生坐在菩提樹下。」

   對我而言,離群索居而不去理會社會的問題,是個非常誘人的想法。然而,當佛陀這樣想時,印度教的創始神梵天來到佛前,想說服佛陀應當出來教化眾生,梵天說服佛陀說:「一定有眾生能了解—那些眼中只有微塵的眾生能了解。」所以,佛陀教義的目的旨在度化那些眼中只有微塵的眾生—我確定佛陀當初並不認為這會變成一個普遍受大眾歡迎的潮流。

   梵天見過佛陀後,佛陀在從菩提迦耶到波羅奈的路上,遇見一位苦行者,這位被佛陀莊嚴外表所吸引的苦行者問說:「你發現了什麼?」佛陀回答:「我是圓滿的覺者、阿羅漢、佛。」

   我比較喜歡認為這是他第一次的弘法,不過,這次卻是失敗的,因為對方以為佛陀一定是修得太苦而高估了自己,如果有人告訴我們那些話,我想我們也會有相同的反應。如果我告訴你:「我是個圓滿開悟的人。」你會怎麼樣?

   事實上,佛陀的說法是很精確、正確的教法,是圓滿的教法,但是人們無法理解,而容易誤以為這是「自我」的作祟,因為人通常都是從「自我」的角度來解釋每件事情。「我是圓滿的覺悟者」,聽起來像誇大自我的言詞,但難道這不是真正的全然超脫嗎?那個「我是佛、覺者」的言論,細想起來非常有趣,因為它將「我是」的用法與究竟的境界或覺悟結合在一起。總之,佛陀第一次教化的結果是:聽者無法了解,所以走開了。

   後來,佛陀遇見他在波羅奈鹿野苑的五位侍從,這五個人都非常篤信嚴格的苦行,早先他們懷疑佛陀,以為他在修行上已變得不真誠。原來是因為佛陀在證悟前,開始了解嚴格的苦行並無助於通向開悟的境界,所以放棄修苦行,這五個侍從因而認為佛陀在放逸,也許他們就是因為看見佛陀吃羊奶粥,就好像現代吃冰淇淋一樣。如果你是個苦行者,你看到出家人吃冰淇淋,你可能會對這個出家人失去信心,因為你認為出家人應該喝蕁麻湯。如果你真的喜歡苦行,你看見我吃一盤冰淇淋,你一定會對蘇美多法師沒有信心,那是人心在作祟,我們往往都仰慕那些自我折磨與壓抑的感人事蹟。當他們對佛陀失去信心時,便離開了佛陀,也因為如此,使得佛陀有機會坐在菩提樹下並開悟。

   後來,當他們五人在波羅奈鹿野苑再次遇到佛陀時,他們最初想:「我們知道他是怎麼樣的了,別理他吧!」但是當佛陀接近時,他們都感覺到佛陀特殊的氣質,他們站起來讓座給佛陀,於是佛陀對他們宣說了四聖諦。

   這次,佛陀不說:「我是證悟者。」他說:「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苦滅,此是道。」以這種的表達方式,既無須接受也不用否定。如果他說:「我是圓滿的開悟者」,我們必定被迫要同意或不同意,或只是感到迷惑,無法確定該如何來看待這種說法。然而,藉由說:「此是苦,苦會終止,有方法可以離苦」。他提出一些東西讓人思考:「你這是什麼意思?你說苦、集、滅、道是什麼意思?」

   所以,我們開始反省它、思考它。若以「我是個覺者」來陳述,我們可能會爭論:「他真的開悟嗎?」「我不相信。」我們一定會爭論,因為對如此直接的教法還沒作好接受的準備。顯然地,佛陀在第一次弘法時,所面對的是一位眼中仍有許多塵埃的人,而且是失敗的。所以在第二次弘法時,他宣說了四聖諦。

   所謂的「四聖諦」是:此是苦諦,此是集諦,此是滅諦,離苦之道為八正道。每一聖諦都有三轉,所以共有十二個行相。在上座部中,一個阿羅漢—完美的人,他清楚了解四聖諦與每一諦的三轉十二行相。所謂的「阿羅漢」,就是一個了解真理的人,主要也就是指了解四聖諦的教法。

   第一聖諦—「此是苦」,是第一個行相,那是什麼行相(內觀)?我們不必把它變得很堂皇,它只是種認知:「此是苦聖諦」,這是個基本的內觀。無知的人說:「我正在受苦,我不想受苦,我打坐、閉關想離苦,但我仍然感到苦,可是我不想受苦……,我如何能離苦?我要怎麼做才能離苦?」但這不是第一聖諦,第一聖諦不是:「我正在受苦,我想結束它。」所謂的內觀就是認知「此是苦」。

   從現在起所看到的痛或感受到的極苦,都不要從「是我的」的觀點出發,而是反觀:「此是苦」,這是從「佛陀見法」的內觀立場而來的,此內觀(行相)只是種「此是苦」而不是為「個人所有」的認知罷了。這個認知是個很重要的內觀(行相),只要看著心理上的痛苦或身體上的痛苦,並把它們視為「苦」,而非個人的不幸,也就是只把它看作是「苦」,而不要習慣性地對它生起反應。

   第一聖諦的第二種內觀(行相)是:「應遍知苦諦」,每個聖諦的第二或第三轉裡都有「應該」這個詞。第二轉是「應遍知此苦」,我們應該了解苦,而不是只光想離苦而已。

   我們可以把 understanding (了解、 遍知)看成「站在(某物)之下」(standing under ),這是個很普通的字, 但是在巴利語裡,「了解」(遍知)的意思是:確實地接受痛苦,能站在痛苦之下或擁抱它,而不會對痛苦生起反應。對於不論是肉體上的或精神上的痛苦,我們通常只是反應,但是有了「了解」(遍知)之後,我們就可以真正地看著痛苦,確實接受痛苦,真正地抓著它、擁抱它,這就是所謂的第二轉—「應遍知苦諦」。

   第一聖諦的第三轉是:「已遍知苦諦」,當你真正有在痛苦上下工夫時,也就是看著它、接受它、了解它,然後隨它去,這就是第三轉的「已遍知苦諦」。所以第一聖諦的三轉就是—「此是苦」、「應知苦」、「已知苦」。

   這是每項聖諦的三轉形式,先聲明,而後指示如何做,最後則是修行的結果,我們也可以用巴利語的 pariyatti、patipatti、pativedha 來看。Pariyatti是教法或聲明—「此是苦」, patipatti 是修行—實際用它來修行, 而pativedha 則是修行的結果。這是我們所謂的反省型態—是以相當反觀的方式來實際地增長你的心,佛陀的心是一個反觀的心,此心知道事物的本來面目。

   我們用四聖諦來增長自己,也把它們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物上,應用在平常的執著和困擾的心。有了這些聖諦,我們可以用以檢視自己的執著,進而產生慧觀。透過第三聖諦,我們可以了解滅—苦的止息,與修行八正道直到了悟,一旦八正道都圓滿後,此人就是阿羅漢,他已成就了。這聽起來雖然很複雜—既是四聖諦,又是三轉十二行相,其實它非常簡單,它只是讓我們使用的工具,幫助我們了解苦與解脫。

   在佛教界裡,很多佛教徒不再用四聖諦,即使在泰國也是如此,有人說:「哎呀!四聖諦,這是初學者的東西。」他們可能運用各種內觀技巧,導致在認識聖諦之前,就已被(毘婆奢那)的十六個步驟所困惑了。讓我很難理解的是,在佛教裡,真正深奧的教義竟被貶抑為原始佛教,「那是給小孩子和初學者學的,更高的境界是……」他們進入複雜的理論與構想,卻忘記了最深奧的教法。

   四聖諦是終生的反觀,絕不是一次閉關就可領悟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相,或修成阿羅漢,然後就進入一些更高境界的事。四聖諦並非那麼容易,它需要持續的專注態度,而且也提供我們終生檢視的內容。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