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說甚深緣起門中稱讚無上大師善說心藏
書籍目錄
最勝耳傳修心七義論講記
釋頌文科判為三:
二、開演正教義
丙、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第四、明一生之修法者
第五、明修心之量
第六、明修心三昧耶
第七、義明修心學處
甲四、正明主論
乙一、出離心
乙二、菩提心
乙三、正見
丁二、斷相違法
丁三、正贊無過大師
丁一、此法為求解脫者堪入之理
由說甚深緣起門中稱讚無上大師善說心藏

由說甚深緣起門中稱讚無上大師善說心藏



略名:緣起贊五十八頌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 造
昻旺朗吉堪布 口授
郭和卿      譯
黃 述 筆記

   師云:說法儀式有多種,茲引寂天半謁,「人身不離苦、如彼龍在海」。此 言人身在輪回中,一切所受,無非是苦。所謂人生,毫無意義與樂趣可尋,與龍 之一生,局於泥水相似。吾人今得人身,人身可貴重處多未細思,故鮮知者。世 人得寶輒生歡喜,如果細思知人身貴重處,則多移愛寶之心以愛此人身。尋求世 寶一年十年積勞始得,喜輒不勝;若積勞更久,其得之也,喜亦更深。一世人身 動須多劫積累功德,而後可得,以視世寶其喜何如。

   若得人身而糟踏之, 比于糟蹋牟尼大寶尤為可惜,故對此身必須使其具大意義而後可。如專為眼前安 樂輕拋此身,其失極大。故寂天云:既得圓滿人身而不常入善法,等於自害自殺。然則對於人身何者乃為最大義利,誠不可不探究也。常人對於有義利之善法或雖 知之,然多推緩不肯遽作,即不推緩亦限局于現世疏淺計畫,對於後世義利能認 識者,蓋甚少矣。人身須積許多善法,許多福德資糧,始能一次換得。而二世以後能否保持不失,又不可必。然依據教理,後世人身能否續得,亦有可抉擇之道。大致得殘缺人身亦須持有一戒,何況暇滿人身必具五戒眾善,兼為後世而發清淨願者乃可得之,自無疑義。

   故人身不可不得,而亦非隨便可得,今吾人既得人身, 能造眾業,或善或惡,主權在我。今日人身,即為未來續得人身與否之分逕,故 當於今日即向人生有大義利一方邁進,不可推緩。以人身無常,何時死亡不可預知,死後入於何趣,亦不可預知,真能利益死後者,遍尋世間,均無所得。以死至時,世間種種珍物,乃至一針一線皆攜不去故也。而死非斷滅,必有所趣,所趣不外苦樂二途,如生苦趣,地獄大寒大熱萬生萬死之苦,必不可忍,餓鬼一漿 一粒皆不可得,饑渴之苦,必不可忍。

   其次畜生之苦,姑以不言,所食所居,汙 穢之狀,豈人所堪。試思吾人,此身將來究能免於三惡趣否,以教義抉擇,則此 身生彼趨勢為多。生苦趣因,是為惡業。吾人試檢點平日所行,輒覺造惡力量勝 於造善,吾人心中無惡不備,正如王庫無寶不備。罪性小者入畜生趣、次入餓鬼 趣、次入地獄趣、必不可免。或謂吾已皈依三寶,兼行善法,當可免乎。於此又 須考查為善發心何如,其力究能敵今生及前生所有惡業否?.為善發心,以菩提 心為最,不但此心極不易發,即最初皈依三寶之心,恐亦多為此世名利起見,未 必純潔,如是則發心之力殊嫌微眇。噶當派大師有言,凡為此生名利所發之心,大半入於三惡趣,故抉擇吾人造善之力決定小於造惡之力,則將來善惡二趣,決定生於惡趣,不卜可知。何以故,依佛經教苦樂二趣,推視善惡二業熟大,善業 大則樂趣先熟,惡業大則苦趣先熟。

   既知此理,求能解脫三惡道為我作救護者, 惟皈依三寶勤行善惡取捨。依三寶為救護而取善舍惡,則決定離苦趣而得善趣。 如是皈依三寶勤修取捨,為後世永離苦趣而發心者,是為下士道之發心,依下士 發心能離三惡趣苦雖可決定,但僅此尚非究竟。吾人過去離苦趣入善趣,甚至得 天帝釋身,而後偶因惡業墮落者,不知若干次矣。不論善趣惡趣,只要尚在生死 輪回中,皆不出於苦惱。生死輪回,何以皆為苦惱,因六趣之身皆為苦器,有此 苦器,則現在將來,乃至一切行苦,必皆麇集,生死苦本,植於取蘊之身,如能 舍此取蘊之身,則眾苦皆斷。所謂取蘊者,以此蘊身由煩惱而取得者也。欲斷煩 惱取蘊,當先斷煩惱,長流六道各有取蘊之身,知六道皆苦,則當發心斷六道取蘊之身。欲斷六道取蘊身,則當知斷六道取蘊之方法,即戒、定、慧也。抉擇此 戒、定、慧方法而發心解脫生死輪回者,是為中士道。

   其上士道之發心,依戒、 定、慧三學解脫生死,雖屬決定,但僅此尚非究竟。因自他二利中,不但利他, 即論自利亦未圓故。大乘發心如何,應當視生死六道中一切有情如父如母等無有 異,因輪回無始輾轉取趣,一切有情決無不曾為我父我母者。一切有情為我父母 時,其愛我育我之恩德,視今生父母等無有異。故對於一切有情生死痛苦,當視 同今生父母所有痛苦而發起解脫之心。於此當先善觀一切如母有情所有恩德,知 其恩德,見其痛苦,發出一種不忍之心。

   因此不忍之心而發起一種如何為彼聚集 樂果樂因,拔除苦果苦因之心,是為慈心,悲心。然僅此尚為不足,又必須發起 此種予樂拔苦責任我獨擔荷、不依餘力之心,是為增上心。然反觀我今日力量,能對於一切如母有情拔苦予樂乎?不但我有未能,即諸阿羅漢諸大菩薩皆有未能, 能者惟佛一人。以佛有五智,一毛之光,功德無量。故我鬚髮成佛之心,具足佛 功德,始能滿我拔一切如母有情一切苦,而予一切樂之大願,是為菩提心。故最 要者為生起此種猛勇饒益之菩提心,是為學佛,次第大概情形。須知發心心量關 系最重,大小三乘、佛與眾生一切差別,皆視發心如何而定,故發心為一切加行 之前導。且此心能否入於善法與能否成就善法,皆與發心有關。如所發不為菩提心,則對於成佛可謂毫無關係。今日所談最重要者,為能發大乘道之菩提心。大 乘菩提心意義如此重要,一類行人每日皆誦願文曰,吾為利益一切有情故而願成佛,似乎發心亦屬甚易,然此不過畫餅而已。最要者為慈悲等心,在自心中能真 實生起。一切大師開示法要反復叮嚀者,無非在激發此種心量。阿底峽、宗喀巴 以來,皆此規矩,今日特循之略說耳。欲利眾生,須得成佛,欲求成佛,須依於法。

   今日講緣起讚頌即為開示成佛法要,故欲得佛果,須依於法,究依何法乎? 則當抉擇無過失之法,一切佛法由佛開演而來,如大雪山為日所融,分為百川。 凡法自佛傳來,經一切大般增達,次第承傳開演者,是為抉擇之一道。過去大德 依於此法,聞思修皆獲成就者,是為抉擇之又一道。薩迦派有一般增達雲,凡人 購一馬必須往是挑選,然於佛法之重,或反如飲茶食飯略不思擇,其惑甚矣。一、法須由佛發源,二、法須有歷代上師承傳,三、法須有歷代大師依之修證,具此三者而後無過。

   今日所說甚深緣起讚頌,法源甚為清淨。此頌雖宗喀已大師所造, 而實根據大般若經。經分二份,一、正為顯示空義諦而說甚深教法。二、付為顯 示空義諦而說廣行教法。此頌純解釋甚深教法,即大般若之精要。佛說此種授記 龍樹為之開釋。龍樹承記所造諸論,分依教依理二類。依教者有釋經諸論,依理 者有中觀論六種,六種中最要者為根本智慧論,此論以甚深故,龍樹以後諸師各 依所見而作解釋。如阿奢黎倫遁笑則解為自續派,繼後佛護認為自續派所釋不合 龍樹原意,故解為天清派(應成派)此二派何者為無過,則以佛護一派為最清淨 最契佛意。後經月稱大師繼續開演宏揚而造二論,一為解釋根本論之文句者,一 為解釋根本論之意義者,即現所稱入中論是也。月稱以後授于智鵑、智鵑複授于 弟子亦名智鵑者,第二智鵑授于阿底峽,阿底峽云,龍樹親傳弟子月稱,尊所得 一切教法悉無顛倒染汙完全與佛意無異。

   因此之故依月稱論理所得為直至佛位之路,不依月稱論理所得未必為成佛之路,故此法派由阿底峽尊者至藏以後噶 當派各大德皆依之修行,觀其列傳可知。以前如馬巴木、那若巴等,乃至赤松頓真、蓮花生與蓮花生二十五大弟子,皆根本此派皆不差錯,不過各派或承傳中斷 耳。故中觀雖有三四派(乃至薩迎派亦不外此)至宗喀巴大師時,為尋正源費力,事實甚多,簡言之,宗喀巴大師所依上師有鷓榮大師及薩迦仁打瓦等,均儘量學 習心尚有疑,最後聞有中觀者(五馬巴)能親見文殊,訪得之,以心中對於顯教 所疑諸點請求轉訊,得答甚為圓滿。宗喀巴大師因此依中觀精勤修學,並依密法 勤修而親見文殊。初見文殊開始一問,即雲,我於內外一切法,有一種見不知是 否清淨見。文殊云,尚非清淨見,因為說清淨見,宗喀巴大師不甚瞭解,文殊囑 其依積福懺罪,廣觀經論,上師瑜伽諸法,後當自解。大師因此開示精修之後,親見文殊與月稱等事實甚多,最後得佛護所傳秘密傳承。自謂所生之樂,如毒刺 梗身,忽拔其本。又如果熟枝頭,仰首瞥見。由得此見以後,著述此書,地點雪 山聚中,大雪山王阿德公家側山近處尊勝州,大師即在此處證得中觀正見,因作頌文,讚歎佛德。故論名為緣起贊,善說心藏意謂緣起贊即為大師諸善說中之心 要,蓋對八萬四千法門中之極無顛倒者也。

   佛說大般若經,經龍樹父子開演以至宗喀巴大師而作此贊,非徒口說,實由 據理抉擇加以來證而述,故追溯此論根本源,厥為大般若之要義。根據中觀道理, 此論有無顛倒,據上述大師親見文殊等事蹟已可知之。再考大師傳記釋迦在菩提 樹下證道,大師時為一婆羅門子,遇菩薩比丘明墨緣珠引之見佛供清淨水晶珠一 串,發願願佛加持速得甚深清淨無倒如佛正見,遠因如此。再考天清瓦一派正見,從前曾一度傳至西藏,經支那和尚相似理淆亂,遂為一衰。再考大師宏揚正見, 過去有無記別,則有篤德蕩額阿摩白經云,瞭解我深教者,有善慧名稱于清淨地 建寺名噶敦,其他有我相立,彼為我相供五佛冠等語,恰與大師事蹟相符。經又云,由彼願力宏大故我此深教能宏揚一千年。又文殊根本續云,將來有一人名首有乙字,尾具遍揚義,此人出世時,能大宏我教。彼時我教衰,賴彼得重振,我 之深正見,彼契合無違。即蓮花生大師亦曾授記有雲,將來有人建噶丹寺,彼解 甚深義,其名曰,善慧云云。又云彼金剛持化之身,開解脫門,拔眾生苦,略舉 數證,證明法源甚為清淨,一使人敬法,心生決定,二使人明瞭造論因緣,聞此 法殊勝功德,簡言之,據佛經云,一切善業離智慧分,依五度修功德雖大,有人以散亂心聞般若名,一經于耳功德與等。如能生信,信此法決定能出生死更不可 量。又云,依空義諦一切罪最為殊勝,五無問罪依空見力,莫不懺盡,其他經論 類此尚多。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