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語、正業、正命
正語、正業、正命

正語、正業、正命


分隔線

   八正道的戒德方面,有正語、正業、正命,意指對我們的言行舉止要負責、謹慎。當我們正念而覺醒時,我會在適切的時間、空間裡說話,同樣地,我的所作所為也是適時適當的,我們會開始了解到我們必須謹言慎行,否則會不斷傷害到自己,如果你做事、說話殘忍且不仁慈,往往就會有立即的果報。從前你或許可以藉由欺騙自己,使自己分心去做其他的事,而不必想太多來逃避現實;你也可以暫時地忘記所有的事情,直到那些事情反撲回你身上。

   反之,如果我們持戒,似乎是立即有果報的,即使當我吹噓時,我內心會說:「我不該吹噓,我應該更小心謹慎。」我過去有吹噓的習慣-那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看起來完全正常。但當你覺醒時,會發現即使是最輕微的謊言或戲論的果報,都是立即的。因為你是完全坦然、脆弱且敏感的,如此一來,你會小心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你了解到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是很重要的。

   想幫助別人的衝動是一種「善法」,如果你看到某人跌倒在地而昏倒時,「善法」會進入你心中:「救這個人。」然後你去將他們從昏迷中救醒。如果你以一顆「空心」做這件事,不是出於個人有所求的欲望,而只是出自慈悲,且因為這件事是善的,那它就單純只是「善法」,而不是個人的業──不是你的業。

   可是,如果你是出於想得到功德,或想感動他人,或因此人富有,你期望善行能得到一點回報而去行善的話,雖然這個行為是善的,但等於還是在做個人的事,如此一來,只會加重自我意識。當我們以正念與智慧來做善行而非出於愚痴時,就是不帶個人的業的善法了。

   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是為了讓善男信女可以生活在一種完全無諍的無瑕生活。身為一個比丘,與波羅提木叉的完整戒律訓練系統生活在一起,當你生活在這個紀律中時,即使你的行為或言語很魯莽,至少都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不能有錢,所以如果沒人邀請你,你那裡也不能去,你孑然一身;既然以托缽乞食為生,就已不殺任何動物,甚至不摘花、葉,不做任何會破壞自然循環的行為,你是完全無害的。其實在泰國,我們必須帶濾水囊過濾所有水中的生物,例如孑孓,我們完全禁止蓄意的殺生。

   我已在這種戒律下生活了二十五年,所以直到現在還沒造下任何重大的罪行。在這個紀律中,是生活在一個非常無害、非常負責的方式裡。或許最困難的是口業,口業最難戒除與放下,但卻可以改進。藉由反省與觀照,你會開始看清說愚痴的事或無意義的散心雜話是不快樂的。

   對居士來說,當你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意圖時,正命便因而增長,你可試著避免蓄意傷害其他眾生,避免以有害的或不仁慈的方式謀生,你也可以試著避免從事會造成他人染上毒癮或酒癮,乃至會危及地球生態平衡的工作。

   所以,正業、正語、正命三項,跟隨在正見或圓滿知見之後,我們開始覺得要以一種可使地球更好的,或至少不去傷害到它的方式來生活。

   正見與正思惟對我們的所言所行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智慧能導向「戒」-正語、正業與正命,「戒」意指我們的言語與行為。此處的「戒」包括戒性行為或身體暴力的使用,我們不用身體去殺生或偷盜,如此一來,智慧與戒律便能完美和合地一起作用了。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