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反觀的心與情緒平衡的增長,是修習禪定與正念的結果。譬如你可以在一次禪期中,嘗試花一小時作奢摩他禪修,將你的心專注在一個所緣境上,例如:觀照呼吸的感覺,不斷地覺知,保持專注,以使它確實不斷地安住在心裡。 如此一來,便是回來注意身體裡的現象,而不是被拉進外塵裡。如果你的內心中沒有任何依歸,就會不斷地往外跑,被書、食物與各種不同的誘惑所吸引。
但這個不停運轉的心是很累的,因此,取而代之的,將修行變成一種觀呼吸,也就是說,你必須抽離或不隨性去尋找你周遭的外塵。你必須把注意力放在身體的呼吸上,將心專注於那個感覺,當放下較粗的形色時,你其實已融入了那種感覺,融入了那所緣境的本身,不管吸收了什麼,你會融入其中一段時間。
當你真正專注時,便已融入那非常「安定」的情況中,變得很安靜,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轉變,奢摩他的禪修是一種轉變的過程。
但是,如果去審視這種安定,會發現這仍是種不圓滿的平靜,其中還少了些東西,因為它還依靠著法門,還對某些仍有生滅的事執著不放,你變得如何,也只是暫時的,因為「變」也會改變,它不是恆常的,所以不管你變成什麼,都會改變,它不是究竟的真理。不管你的禪定有多深,永遠還是不圓滿,因為奢摩他的禪修雖然可以將你的心帶進非常奧妙、光明的經驗,可是,這都終會結束。
接著,如果你再花一小時,一心保持正念並放下萬緣,接受無常、寂靜與因緣的還滅,這樣地修習毘婆奢那禪,將會讓你感到平靜,而不只是「定」而已,那種平靜是一種完美的、圓滿的平靜,絕不是從奢摩他而來的安定,即使是奢摩他的最高境界,對於「滅」的了解都是不圓滿的,只要你愈去增長與了解對「滅」的覺悟,終將帶給你真正的平靜、無著、涅槃。
因此,奢摩他與毘婆舍那是禪修的兩部分,前者是增長心在微細所緣境上的定力,這麼一來,可藉由定力使你的心變得更加微細。但因為過於微細而產生的聰慧與對美的欣賞,反而使你無法忍受任何粗糙的事物,只因為你對所謂的精緻已有了執著,那些將生命投注在精緻中的人,當他們無法再保持這麼高的標準時,只會發現生命是極可怕而懊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