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 腑 – 四
書籍目錄
二、奇經八脈
三、十五別絡
臟 腑 – 四

臟 腑 – 四



黃帝曰:願聞穀氣有五味,其入五藏,分別奈何?伯高 1 曰: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穀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稟氣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穀味酸,先走肝;榖味苦,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榖味辛,先走肺;穀味鹹,先走腎。穀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 2 (靈樞五味篇)

詞 註

1.「伯高」:人名。相傳爲黃帝之臣。
2.「以次傳下」:是指大小便的排泄。馬蒔說:「以次傳下,卽營衛生會篇所謂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 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於膀胱者也。」

語 譯

   黃帝說:請你告訴我,穀氣的五味,到人體內,怎樣分別營養五臟的?伯高說:胃是五臟六腑精 氣的發源地,一切水榖都是先入於胃,而後五臟六腑都稟受胃所消化的精微,五味對五臟,則又是各 有各的主要作用,凡穀味酸的,是先作用於肝;縠味苦的,先作用於心;榖味甜的,先作用於脾;榖 味辛的,先作用於肺;穀味鹹的,先作用於腎。由於有了榖氣與津液的動力,營衛就能運行通暢,因而另一方面,又能將穀食所化的糟粕,分別的由下而排出體外。

按 語

   五味和五臟在營養作用上,都各有其天然的選擇性,所以不論是食物的調理,藥物的治療,都應該知所宜忌,後世醫家便在五味各走其所喜的理論基礎上,更進一步創造了藥物的歸經學說,以作臨床的處方用藥依據,這是有相當價值的。

人始生,先成精 1,精成而腦髓生,骨爲幹 2,脈爲營 3,筋爲剛 4,肉爲墻 5,皮膚堅而毛髮長,榖入于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靈樞經脈)

詞 註

1.「先成精」:猶言人的胚胎,初由精氣所生成,這裏的「精」,卽靈樞本神篇所說的「故生之來謂之精」。和決氣篇的「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的「精」字同一意義。
2.「幹」:比喩語。如張景岳說:「猶木之有幹。」
3.「營」:比喩語。張志聰說:「營者,猶營舍,所以藏氣血者也。」
4.「剛」:張景岳說:「筋力剛勁,故能約束骨骼,動作強健。」據張景岳的意思,則剛係指筋的功能而言。 
5.「墻」:張景岳說:「肉象墙垣。」

語 譯

   人身在孕育初期,是先有陰陽會合而成的精所生成,然後再發育而生腦髓,其次再生骨骼,猶樹木之幹,作爲人身的支架,其次生脈,作爲氣血的營舍,再生剛勁筋和外在象的城垣的肉,最後生堅韌的皮膚,和體表頭部的毛髮,既生之後,每天不斷的攝取飲食物,受到了五穀精氣的營養,氣血通行,所以能單獨生存了。

按 語

   本節經文主要說明先天腎氣與後天穀氣對人體生長發育的關係。人之孕育於母體,是始於先天之腎氣,以腎藏精,故曰「先成精」;迨至既生之後,又必須依靠穀食充養,以維持整個生命活動。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致其死,可得聞乎?岐伯曰:人生十歲, 五藏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 1,故好走 2;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 2;三十歲,五藏大定,肌肉堅固,血氣盛滿,故好步 2;四十歲,五藏六府十二經絡,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髮頗斑白,平盛不搖 3,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藏經脈空虛;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靈樞天年篇)

詞 註

1.「其氣在下」:張景岳說:「天地之氣,陽主乎升,升則向生,陰主乎降,降則向死,故幼年之氣在下者,亦自下而升也。」說明自幼而長的生理變化。
2.「好走」、「好趨」、「好步」:較快而行謂之走,疾行曰趨,徐行曰步。總的來說:是以走路的快慢,來區別不同年齡時的性情動態。兒童時期是活潑好動;青年時期是矯健敏捷;壯年時期是穩重徐步;至於四十歲的「好坐」、六十歲的「好臥」等,則又是說明了晚年的衰老動態。
3.「平盛不搖」:張景岳說:「人當四十陰氣已半,而平盛不搖,衰之漸也。」說明人體將日趨衰老之意。

語 譯

   黃帝說:人體神氣的盛衰,由生至死的情況,能詳細的告訴我嗎?岐伯說:人生十歲,臟腑開始健全,血氣已經通暢,這時的經氣在下部,所以很好走路;二十歲左右,血氣才旺盛,肌肉正發達,所以愛好疾行;三十歲左右,五臟完全安定,肌肉堅強,血氣強盛而充滿,所以走路愛好從容不迫;四十歲左右,五臟、六腑、十二經絡,都特別盛大而平和,腠理開始疏鬆,面容開始衰退,頭髮漸形花白,經氣盛滿而趨衰,所以不好動而喜坐;五十歲肝氣衰退,肝葉薄弱,膽汁逐漸減少,眼睛有視物不清的情況;六十歲,心氣衰退,常常苦於憂慮悲傷,血氣漸形懈惰,所以愛好躺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皺;八十歲,肺氣衰退,魄常相離而失守,所以容易說錯話;九十歲,腎氣枯萎,其它四臟與周身的經脈,也漸漸空虛;百歲五臟都空虛了,神氣離去人體,僅軀壳獨存而死。

按 語

   本節經文,把人生的生長、發育、壯盛以及衰老、死亡等幾個階段,作了較詳細的敍述,我們掌握這一規律,對攝生或進行調補有很大的啟示,可以按照不同的年齡,運用不同的補養方法,從而可以維護健康,防止早衰。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