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傷于筋,縱 1,其若不容 2,汗出偏沮 3,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4。高梁 5 之變。足 6 生大丁,受如持虛 7。勞汗當風,寒薄爲(查+皮)8 鬱乃痤。 (素問生氣通天論)
詞 註
1・「縱」:說文:「緩也。」就是說筋受傷而形成弛緩不收。
2・「不容」:張志聰說:「筋傷而弛縱,則四體若不容我所用也。所以「不容」二字,是說明筋受傷而引起弛緩不收,肢體不能動作的情況。
3・「汗出偏沮」:「沮」音阻,止的意義。馬蒔說:「人當汗出之時,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無汗,則無汗之半體,他日必有偏枯之患。」
4・「痤疿」:「痤」是一種小癤,「疿」卽汗疹。
5・「高梁」:「高」同膏,王冰說:「高,膏也。梁,梁也。膏粱之人,內多滯熱,皮厚肉密,故內變爲丁矣。」按「膏」指肥甘厚味,「梁」指美酒,故養尊處優的人稱爲「膏粱之體」。
6・「足」:張景岳說:「足,多也。」李念我說:「足,能也。」據張、李二人的意見,則足字可理解爲「很有可能」的意思。
7・「受如持虛」:張景岳說:熱侵陽分,感受最易,如持空虛之器以受物,故曰受如持虛。」總的精神,是形容「極容易」的意義。
8・「(查+皮)」:王冰解釋得很清楚,不僅把原因指出,並描繪了症狀,指出了病理機轉。他說:「時月寒冷,形勞汗發,淒風外薄,膚腠居寒,脂液逐凝(禾+畜)於玄腑,依空滲涸,刺長於皮中,形如米,或如針,久者上黑,長一 分餘,色白黃而瘦,於玄府中,俗曰。粉刺。」
語 譯
筋有了損傷,就會弛緩不收,形成肢體動作不能受意志支配。汗出偏於半身的,會使人發生偏枯的病症。汗出後受到濕邪侵襲,就要發生小癤和汗疹。經常吃喝美酒的人,極容易生大的疗腫。如勞動後,汗出當風,寒氣逼阻於皮膚,就成爲粉刺,如果鬱結不解,便可成爲小癤子。
按 語
本節開首二句,是說中風的後遺症。「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又是中風的前驅症,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出汗時,如半身無汗,便是半身不遂的預兆。以下自「高梁之變」至「鬱乃痤」,這是指出幾種外症的原因,以及病理機轉。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對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爲肺咳。五藏各以其時 1 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2,故五藏各以治時,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爲咳,甚者爲泄爲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素問咳論)
詞 註
1・「各以其時」:五臟各有所主的時令,如肝主春,心主夏 ……。
2・「參」:相合、相應的意思。
語 譯
黃帝問道:肺藏有了病,便發生咳嗽,這是什麼道理?岐伯答道:五藏六府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獨肺是如此。黃帝說:請告訴我各有什麼症狀?岐伯說:皮毛和肺是相互聯繫的,如皮毛先感受外來的寒邪,進一步寒就會影響到和皮毛相合的肺藏,或如吃了寒冷的飲食,寒氣在胃裏,循着肺的經絡,上行於肺,肺因此而受寒,這樣就使内外的寒邪結合,停留於肺藏,就成爲肺咳。凡是五藏之咳,必各當其所主的時令而受病,如果不當其時,那末病由傳變而得。因爲人和自然界是相應的,所以五藏各有所主,當受寒邪而得病,若輕微的則爲咳嗽,嚴重的寒氣入裏,而成爲腹痛泄瀉。所以當秋天的時候,肺先受邪,當春天的時候,肝先受邪,當夏天的時候,心先受邪,當長夏土旺的時候,脾先受邪,當冬天的時候,腎先受邪。
按 語
宣明五氣篇說:「肺爲咳。」也就是說,凡是咳嗽,總不能脫離肺藏的關係,因咳嗽症狀的反映,主要來自肺藏,但是致咳的病理是很多的。言其常則有形寒飲冷,以及四時氣候的影響;言其變則五藏六府皆能令人咳,以及氣候與藏氣相乖。簡短數語,已把咳嗽關鍵指出。這些,都是臨床工作者,必須了解的基本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