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止觀概說
在修學的過程裡,可能會碰上什麼障礙?《小止觀》講得比較簡略,《釋禪波羅蜜》講得較仔細,而且講得很好。這些很多都是智者大師本身的體驗,因為他本身是一位禪師,對禪學或禪定的法門有很深入的體會,整個修學過程會發生什麼,他大概都告訴我們了。比如在修學的時候,發相顯現時(即身心起反應),怎樣去衡量身心的這種反應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而且大概會起哪些反應?某一種不好的心理出現的時候,是怎樣的一種狀況?出現的時候,怎樣去對治它?在修學的過程中,又可能會出什麼毛病?可能會有哪些障礙、魔障來干擾?有這些障礙、毛病的時候,怎樣去對治它?如果全部克服了,便會發智慧,而你所發的智慧又是什麼智慧?這算是一個相當完整的系統。實際上,後來教止觀或禪定法門的人,大都依照《小止觀》的程序來教。當然,他們也會加一些資料,但是基本上很多步驟都涵蓋了。
智者大師講《釋禪波羅蜜》並沒有講完,只講到出世間禪。在講非世間非出世間禪時,還沒有開始就停講了。其實,出世間禪他也沒有講完,只講到對治無漏的部分。
雖然是這個樣子,他的資料還是相當的齊全。另外,我們依照他講的程序排列下去,會有一種感覺,禪定的法門修得愈高,愈不容易以語言表達;愈是愈高深的部分,愈簡單愈好。所以,講得最詳細的是四禪。四禪是世間禪裡面最主要的,也叫根本禪;再上去,跟四禪相應的出世間的一些法門,也講得滿詳細的。
這個禪定的法門修得愈高,真的是愈不能表達。愈深入到我們内心裡面的體驗,等到我們能用念頭想,把它轉成語言文字的時候,它跟內在的境界已經有一段距離。而且,有時候修學禪定愈高深的時候,心境愈平靜,愈沒有東西需要講。整個內心充滿了法喜、禪悅,無法形容出來。
老子有句話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修道的人,慢慢地減少外緣,許多欲求、世俗法慢慢地會捨下,所以境界是愈來愈淡;求學、做學問的人則不同,是愈來愈豐富自己的頭腦。修行如果要求愈來愈多、頭腦愈來愈豐富的話,那是求學之道,不是修行之道。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修行的人,他們修學的工夫愈好,生活愈清淡,對世間的要求愈能夠捨下、簡化。如果要求很複雜的話,就是工夫太差。如果要求很簡單,雖說工夫不一定非常好,至少比較接近修道修行,多多少少可從外表看得出來,當然它不是絕對的標準。因為有很多内心的境界,可以從外表流露出來,但也有無法表現出來的。不過,從這個標準,多多少少可以衡量自己一下。有很多人對外物有很深的染著,來打七的時候要帶自己的被單、枕頭等。有些人則隨遇而安,到哪裡都可以生活得很自在。所以,有些人修行得很痛苦,有些人則修行得非常愉快,坐下來就可以用功。有些人在修行的時候,要先布置好修行的工具,要有很好的氣氛,全部都要布置到合他的心意,才能夠坐下來數息,數個五分鐘。這樣的話,怎麼修行?他的心染著外物,被綁住了。
修行的人如果不能夠慢慢地淡化這些外在的要求,那表示工夫不太有什麼進步。要捨下這些你所染著的東西,是不容易的事;如果真的能夠捨下,而且工夫還是用得上來,就表示你有進步了。我們可以稍微從這方面去看自己的工夫用得上去,還是用不上去。但是有些工夫,沒有辦法拿一個標準來衡量,尤其自己在用功的時候。不過,從對 外在那些物欲或者工具的要求中,可以慢慢地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