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第相生:止
書籍目錄
卷一、六妙門初講
卷二、六妙門續講
第五相攝六妙門
第六通別六妙門
第七旋轉六妙門
第八觀心六妙門
第九圓觀六妙門
第十證相六妙門
卷三、六妙門(原文)
卷四、六妙門析論
六妙法門的對治
修學六妙法門的根機
一、次第相生:止

一、次第相生:止



         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門

   六妙法門開始時便先教我們學數息,數了之後便隨息,隨了之後便「止」下來。在其他的止觀教學裡面,有時把這兩種方法分開。止有止的方法,數息與隨息一般可以合起來用。但是有些教止的有另外止的方法,《小止觀》在這方面講得比較清楚。

   《小止觀》是用止的方法,沒有直接用數息的方法。所以,在用功時把心定在身體的一個部分來止。這個部位可以是任何一個部位,但必須在身體的中央;不然的話,觀想或集中精神之後會不平衡。中間部位一般是在髮際、眉心、鼻端、胸部或者丹田的部位,一般用鼻端比較多。如果配合數息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

   在這裡,看它的六種方法怎樣次第相生。就是說一個方法運用得很好後,如何用另一個方法,一直照著次序修下去。這種教法有它的作用,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把六妙法門的每一個法門學完。

   還有隨便宜法門,它的方法是說六種方法都學過、用過,也都懂得應用。在修行時,便看那個時候需要用什麼方法,就用那種方法來修,沒有規定一定要用哪一種方法;也就是根據修行的需要與心情,而在這幾個法門裡面選擇,某個方法用不上去,就用另一個方法。基本上,要這樣修學就得對每一種法門都相當熟悉,而且都要會用。

   第二章裡,談到數、隨、止、觀、還、淨這幾種修行的次第。

   每一個法門都可分成兩個部分,而在用功時,這兩個部分便可以前後連貫起來。開始學時叫「修」,到了某個階段就「證」,到了某個階段就「證」,證到第一個的時候,你住在那一個境界或層次;一段時間後,心更細了,就自然而然地要升到第二個方法。第二個方法再修,純熟了以後便證;證後又再安住,讓心更細下來。修學的過程,便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深入。

   因此,六妙法門可分為十二個步驟。前面幾個步驟比較清楚,實際上也可以實現、可以用到的。後面的是比較屬於內心的一種思考,它是屬於理論上的。如果理論基礎不夠好就比較辛苦,比較用不上去。但是只要抓緊前面的方法,就可以一直用功下去,至少到「止」的部分。

   修學到「定」,還沒有智慧,觀想了之後才能發揮而得智慧。要觀想,就要有佛學的基礎,完全沒有基礎的話便無從想起。有了定,卻沒有任何理論或方法做為理論思考的話,思考的力量可能發不出來,發出來的可能是攀另一種緣。在修學佛法時,前面幾種禪定的工夫可以共外道、共凡夫。

   修學佛法時,工夫跟外道或練氣功這一類的方法不一樣的是所根據的教理不同。修學不同法門的人,到了觀想時,差別就出現了;如宗派不一樣,差別也會出現。基本上,修行佛法在觀想時多依緣起,還有依幾種方法如四念處、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一些教導,也是緣起觀。三法印、十二因緣也都是觀想、觀照的對象,觀想這些就跟其他的宗 教或外道不一樣了。到了這裡,不一樣的成果便出現了。

   有些修學瑜伽的人,可能到「止」便停了。然後他們深入禪定,發神通而不是發智慧。印度教裡的密教自認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可說很早以前就有了,是屬於吠陀的思想,他們是以持咒來作觀想,後期佛教所講的很多修行方法跟他們是一樣的。印度教和佛教的密教講「輪」,由底輪至頂輪,皆為氣脈之重點,一共有七個。頂輪如果通了,就能打開。道家則將氣由氣海(丹田)引至下陰部位,由脊椎的督脈往上而至頭頂,後再由任脈往下,氣又通到丹田,這叫一小週天。打通了前面的任脈和後面的督脈,這個人便可以長生不老。這些是依據他們所講的。

   這些都與氣有關,修數息觀的時候,如果不小心又沒調好,會把氣停留在下陰的部位。那時性欲很強,因此就導致所謂的房中術的出現。有一些教派修雙修法,往往是因為那個氣停留在下陰,產生一種非常強烈需要的感覺,便應用雙修法。因此,他們在修行雙修法時可以得到大樂。感覺上比他們在沒有用功時,得到的那種欲樂更加地強烈,久而久之,便把它當作一種修行的方法。

   所以如果氣引動了,又不懂得引動用氣的方法,是非常麻煩的。而且一開始,如果運用腹部呼吸的方法,尤其是女生,若氣用得不好,很多生理的毛病會出現,所以要稍微留意這股氣。因此,不要一下子挑動腹部的呼吸,最好用自然的呼吸。

   如果自然的呼吸用得很好,它細了之後,有些人的氣會沉丹田(如果還是用氣的工夫的話),就是說這氣很自然地沉到腹部。氣沉到腹部,其實不是一種腹部呼吸,而是一種內在的呼吸。腹部呼吸還是相當外在的。

   如果能引動到這樣的層次,不太會出問題,因為它已經很通暢,可以引動它、帶動它。如果一開始就用腹部呼吸,可能它一下子便動了。動了之後,如果調得不好,可能會有麻煩出現。而且動得很厲害時,可能會起來打拳,起來跳。很多功夫大概是這樣演變出來的,所以叫作氣功。

   我們的心念調細下來,身體所需要的氧氣,也會跟著慢慢地減少,因為它處於相當平穩的狀態。有時候,我們身體的氣孔也會張開;呼吸自然便減輕,因此有些人感覺不到。如果無法數息就不要數,把注意力停留在這邊,便是「止」了。一直止下去,定境會慢慢地深入,就不要管這氣了。學佛不要注重氣,氣只是一種作用。注意呼吸是因為呼吸是身體的一種自然動作,不能不要它。而且心比較細時,便能感覺它的存在,也能感覺心的跳動。

   心的跳動不是我們用的方法,因為心的部位稍微歪一點。有些人心細下來時,可以感覺心的跳動、脈搏的跳動,血管的抖動也感覺得到。但這些都不是用功的好方法,最好的方法是運用呼吸。有時人在氣動了之後,氣會走遍全身,能產生治療的作用,轉化身體,心更細時,身體便需要更細來配合心理。

   有時人的心一細,氣一細,便不理它或沒感覺到它,但是一般人會有反應。基本上,體質比較差的人,反應會比較強烈。因為氣機會產生治療作用,也就是說障礙比較多,所以氣通的地方,阻礙也比較多。某一個地方有毛病,氣要衝的時候,那裡便能感覺到。因此,有些人會在打坐之後,出現一大堆的反應,但這不是絕對的。

   民初時,有一個人在打坐時,身體有這種猛烈經驗,各種各樣的動作都有。後來他把它記下來,寫成一本書叫作《因是子靜坐法》。結果許多人看了他的書,也希望像他那樣跳、動得很厲害。這是他個人的經驗,不是標準的,這是因為他全身是病,而後通過靜坐治好了身體。

續讀下文(請按這裡↙開啟,再點一下可收起來) ……

   一般每個人都會有反應,但不強烈,有些人則完全沒有。基本上,這些人身體的生理障礙比較少,或許是個性都很平靜。他們在用功時,也許是平平淡淡的一直提昇,但不是每個人的經驗都相同。因此用數息方法,不要刻意地引動那些氣,讓它自由發展。到了這些氣發動時,注意不要讓這些氣亂跑,可以調它,這是禪修一段時間後才會有的狀況。但是在修學佛法的時候,盡量不讓這些東西來;如果氣動了之後,就可能形成一種氣功。我們在用功時,盡量只是把方法捉緊,數息!在氣調細了之後,讓它細下來,它在心裡發不發動,不要理它,發動時才去注意它,只是把方法用好。至於止了之後要怎樣用?不同的層次,用不同的方法。

(一)數息
   在開始修數息時,雜念跟數息念頭在一起,修了一段時間後,數息的念頭會慢慢地加強,雜念則會慢慢地減弱。到了一個時候,我們能數得很清楚,而雜念也會很弱。到 這時候,只感覺到數息的人、數息的數目字以及數息這三個念頭,外在的境界干擾很少,甚至有時候沒有什麼干擾;内在的妄念也難干擾,或偶爾只浮現一下。這個時候,就是「證」到這數息,也就是說已經到達某一種程度。

(二)隨息
   證到數息的程度時,數息便很順暢,而且呼吸與要數的念頭配合得非常好,氣也很通暢,數目字與數息的念頭配合得非常好,也覺得很容易數。

   但是繼續地數,會覺得這些數目字很累贅、很粗、很麻煩,而自動地把它丟掉。丟掉之後,進一步整個念頭就隨著呼吸的進出而有不同的現象。有些人的注意力在鼻端,呼吸的進進出出很清楚,這也是一種隨息。數目字在這時已經很粗了,氣很細。另一隨息卻是順著呼吸進出,感覺「息」吸進去,又感覺息呼了出來,也可以知道呼吸的進出。

(三)止息
   這個時候,呼吸愈來愈順暢,而且息也愈來愈細;細到最後,可能感覺不到呼吸的進出,那個時候便止下來。一般止只在鼻端,一直停在那邊,好像只有一個念頭而已。
   隨息的工夫好的時候,就要放下數息的念頭。這個時候,只有兩個念頭:一個是隨著這個呼吸進出的念頭和隨著呼吸進出的這個人。再深一點,到了鼻端的時候,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止而已。那時外在沒有了干擾,甚至只感覺到點的存在,身體有時也好像失去了。所謂身體失去,不是它沒有,而是指全部的感覺器官的反應力都失去了,那就是止。如果工夫很純熟,一直用下去,就能入定了。從「未到地定」這樣往上去,這時候,還是相當敏感,而且相當容易受外境的干擾。你感覺到器官已對外境沒有了反應,其實不是沒有反應,而是注意力已經集中了。所以,對那些很輕微的反應,可以完全不理會它,但是對那些尖銳的,還是很敏銳的感覺到它。

   當念頭很集中時,連引磬與香板的聲音也變得相當刺激,甚至旁邊的人有什麼稍微干擾聲都會跳起來,這是心的敏銳。但是心很細,如果心住在那個狀況很好,這是反應快,一受到刺激反應很快;但是如果工夫純熟時,又會很快地定下來。就是說對外在聲音的反應非常敏銳,來得快,去得也快,心也就能夠定下來,又安住在那個定境上。這是一種止。

   一般止多放在鼻端。因為注意力比較集中時,注意力的重點多放在臉部,而且觀鼻時也比較少副作用。觀眉心,眼睛觀久了,會眼球往內;觀髮際時,眼睛會往上吊,其實這是因為注意力集中時,眼球會順著它。所以,一般很少用到眉心與髮際,只在昏沉時稍用一下,目的是要把心念提起來,情況比較好時,又讓它沉下去。胸口也很少用,腹部也不鼓勵用。

   但是也有些人的氣會很好,心很細時,可以感覺到氣往下沉,氣在丹田輕輕地動,感覺到呼吸在丹田的部位,這時可以把注意力留在那邊。注意力在下面的部位有個好處,心會往下沉,我們也就比較穩重;心浮起來,會比較浮躁。所以,注意的地方都比較喜歡讓它往下沉。用鼻端是配合我們的數息,數息數得好時,注意力都用在鼻端。隨息時也可以放掉,讓它停留在這一端,不用再去找地方安住。而且這時候身體的感覺很弱,要再找地方,可能必須再動這個念頭,讓它直接停在鼻端就好。

   有些人開始用功,就讓心沉下來,甚至所注意的不是在身體,而是在坐墊。讓心一直沉是觀想的一種方法,從頭頂上一直觀想下來。心一直往下沉,沉到臀部,再往坐墊沉下去,然後注意力就停在那邊,不再往上跑,讓心穩定下來。在心能夠發揮作用前,必須先沉穩下來,要讓它穩定下來,就用這個方法。當妄念浮躁,觀拇指交接的地方,這姿勢是身體中間的部位。兩拇指交接時,那種觸覺可以方便把注意力放在那裡。

   另外一種現象,是當發現到數息或隨息已經沒有呼吸可注意了,那麼可以讓注意力集中在鼻端,或觀想很細的念頭,觀照到還有微細的念頭在動,然後以比較安定的念頭來看這些念頭的轉動;看它們的時候,本身不可被它們轉,以免心散去。如果念頭安定在點上面,這是精神上的作用(是無形的),感覺上是定下來,是相當穩定的念頭,它不會轉變,然後用這念頭觀照很微細的念頭。此時安定的念頭不可隨著妄念轉,只是讓它安定,讓念頭閃過去。過了一段時間,注意力的力量愈來愈強,那些妄念會愈來愈弱,到最後有個輕微的感覺定在那邊,就是一心。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