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釋 – 8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始計篇(計劃原則及奇襲)
第二章 作戰篇(動員原則及速戰)
第三章 謀攻篇(全勝原則及謀攻)
第四章 軍形篇(先勝原則及態勢優越)
第五章 兵勢篇(奇正原則及運動)
第六章 虛實篇(主動原則及虛實)
第七章 軍爭篇(機動原則及會戰)
第八章 九變篇(利害原則及地形判斷)
第九章 行軍篇(先知原則(一)及特種地形)
第十章 地形篇〔先知原則(二)及戰術地形〕
第十一章 九地篇(隔離原則及戰略地形——遠征作戰)
第十二章 火攻篇(火攻作戰)
第十三章 用間篇(情報戰)
原文注釋 – 8

原文注釋 – 8



始計篇第一 計劃原則及奇襲

   3・計劃作爲指導要領

    (2)軍事戰略指導要領 —— 奇襲

       A 戰爭第一特性之認識 —— 詭道

兵者,詭道也

解:指揮作戰,是一種欺詐詭變之謀術;或是一種高深幻之藝術,并非正常之方法。

【闡述】   
   用兵不外奇正,唯佐之以奇,始可克敵制勝。奇卽是用計,卽用詐騙之方法使敵人發生錯誤之判斷;無可使其行動錯誤,使其兵力之使用與分配發生錯誤。我乃可利用敵人之錯誤,以眾擊寡,以實擊虛;共使敵人在其行動中浪費兵力,不能發揮其戰力,或使之在心理上發生恐懼、驕傲、懈怠等現象,而導致其用兵上之錯誤。如孔明之空城計,將司馬懿十五萬大軍嚇退;蔣幹中計,使曹操受騙殺其水軍大將蔡瑁張允;日本誑美國人親善,而發動珍珠港偷襲;艾森豪猛炸加萊區,使德確認爲盟軍登陸之所在,致使其最強大之十五軍不敢他移,而使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成功。諸如此類,均爲奇襲所用之詭道,眞不勝枚舉,惟在人巧爲運用耳!

       B 詭道實施要領 —— 創造奇襲

        (A)鬥智 a・「能」誤

故能而示之不能

解:詭道究如何實施?第一卽我有能戰之力量,在表面上要裝出怯弱不能戰之模樣;使敵人對我力量之判斷發生錯誤。

【闡述】   
   茲兩則戰列,以明瞭其運用方法:
   (一)漢高祖被圍白登 —— 漢高祖七年,韓王信降匈奴,常寇邊,因此高祖出兵三十萬親征。初,先派使者去匈奴探虛實,匈奴卽將壯士肥馬畫行藏匿,使者返云匈奴不堪一擊。惟婁敬不以爲然而進言曰:「兩國交戰,應誇張自己之戰力,暴露其所長;今所見者均瘦馬弱兵,此乃故意對我示弱,必伏有奇兵以爭勝,我認爲匈奴不可擊也!」高祖不聽,兵至白登(今山西大同縣東北)竟被匈奴大軍包圍七日,絕食。後陳平用美人計說動閼氏(讀如烟支 —— 匈奴后),乃得解圍。此卽匈奴用「能而示之不能」之計也。
   (二)楚伐庸(今湖北竹山縣東西)—— 楚莊王時(公元前六一一年)庸國人聯合羣蠻叛楚,氣勢頗兇。楚大夫師叔乃「示之不能」使庸人驕傲,與庸人接觸七次,均故意敗北;庸人曰:「楚人眞不堪一擊!」遂不設防,楚軍乃聯合秦人巴人,分兩路攻庸,遂滅庸。

        (A)鬥智 b・「用」誤

解:已有用兵之決心,表面上却裝着不用之模樣,使敵不備,乘隙而攻之。

【闡述】   
   茲舉戰例兩則,以瞭解其運用方法:
   (一)春秋時鄭武公(公元前八〇〇年左右)欲伐胡人,先將其女嫁胡君,以示結好。爾後向羣臣曰:「我欲用兵以振國威,先伐何國爲宜?」大夫關思其答曰:「胡人可伐。」武公聞之大怒,遂殺關大夫而曰:「胡人乃我兄弟之邦,伐之何故?」胡人聞之,以爲鄭國甚親善,再不防備,鄭竟襲胡,滅之。此卽鄭武公示人「用(兵)而示之不用(兵)」之謀略。
   (二)東漢和帝時,班超平南疆,發于闐諸國兵二萬五千人伐莎車,而龜茲王率兵五萬來救。班超對將校曰:「我兵少不敵,其計不若先行散去。」于是命于闐兵東去,班超西歸。于闐軍夜擊鼓,將所得之俘虜盡釋之;龜茲王聞之大善,自以萬騎向西擊班超,派溫宿王以八千騎向東攔擊于闐軍。班超知敵軍已出發,卽密傳諸部停止行動,一聞鷄嗚,卽一齊奔向莎車大營攻擊。胡人措手不及,大驚亂,遂降。此班超示人以不用也。

        (A)鬥智 c・「時空」誤

解:近而示之遠者,卽準備奪取近距離之目標,故意在遠處佯動;或攻敵之期已迫近,却特別裝出各方沈靜之現象,使敵認爲大戰之期尙遠,而疏于準備。遠而示之近者,其意義與上述相反。

【闡述】   
   茲舉戰例兩則,以瞭解其運用方法:
   (一)公元前二〇五年韓信攻山西魏王豹,魏兵守蒲坂(蒲津關),韓軍紮在今陝西平民、朝色、大荔一帶,陳船于臨晉(坂對岸)河岸,佯爲從此渡河之模樣;却派曹參選精兵兩萬從上游夏陽用木罌渡河,迂迴攻擊魏後方根據地安邑,但魏王仍以爲韓信必從當面渡河,終被虜。此韓信所攻之地在遠,而所示之地在近也。
   (二)公元三八四年左右,東晉末期據北方之慕容垂,自稱燕王,討丁零翟釗于黄河岸邊之滑台(今河南滑縣),大軍紮于黎陽津,釗則于南岸嚴陣以守。垂却將大營遷至西津,并故意製造一百多艘牛皮船,載疑兵逆黄河向上游而行。翟到初將大軍以備燕軍自黎陽來攻,後見燕軍向西津去,卽放棄黎陽方面之防務,移軍西津以拒燕軍。黎陽方面釗軍空虛,慕容垂卽暗遣別將夜渡黎陽津,翟釗自西津奔回,已無法列陣對抗,僅率數百騎北逃,爲垂追擊,盡獲其衆。此慕容垂所攻之地在近,而所示之地在遠也。

        (A)鬥智 d・「利」誘

解:以小利誘惑敵人,如犧牲小部隊,或遺棄裝備補給品,或牛羊馬匹;或佯敗,或以金錢爵位收買敵人,或予敵可擊懈之機。

【闡述】   
   茲舉戰例兩則,以瞭解其運用方法:
   (一)公元前二四五年左右,戰國末期,趙將李牧伐匈奴,大縱畜牧人衆滿野,匈奴小入,佯敗北不勝,并以數千人棄予敵人,單于聞之大喜,率大軍來攻:李牧善佈奇陣,左右夾擊大破之,殺匈奴十餘萬騎。
   (二)宋太宗時大將曹瑋鎮守平涼防西羌,某次出戰小勝,敵卽引兵而去;瑋偵知敵已去遠,乃驅所掠牛馬輜重,緩行而返,隊伍不整;部將憂之,乃責曹瑋曰:「牛羊是無用之物,徒誤軍隊行動,不若棄之爲佳,整隊速行爲要!」曹瑋不理,并派人等候羌人。羌人聞說曹偉貪圖牛羊小利,以致隊伍零亂不堪。卽回軍襲擊曹軍;曹瑋却反而緩行不前,至一處地形較利之處,竟停止前進以待敵人。羌軍將近 派使往說之:「爾等遠來,必甚疲勞,我不欲乘人無力時攻擊,請先休息人馬,再行決戰。」羌兵正倦疲,聞之皆大歡喜。羌人休息已久,曹瑋又派人告之曰:「歇已良久,請進戰。」於是兩軍攻擊前進,一戰而大破羌兵。卽棄牛羊還師。曹瑋旋告其部隊曰:「吾知敵已疲,故意零亂隊伍,以小利誘之,使之師追我,計敵往返已數百里,如乘敵人一至卽與之交戰,其氣尙銳,是否能勝,尙難逆料。吾人知遠行之人,一旦休息,兩脚卽痲痺不能起,人之氣亦殆衰竭,而精神卽喪失,鬥智全無矣,故能勝敵。此乃曹瑋誘人以利而獲勝之先例也。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