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釋 – 11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始計篇(計劃原則及奇襲)
第二章 作戰篇(動員原則及速戰)
第三章 謀攻篇(全勝原則及謀攻)
第四章 軍形篇(先勝原則及態勢優越)
第五章 兵勢篇(奇正原則及運動)
第六章 虛實篇(主動原則及虛實)
第七章 軍爭篇(機動原則及會戰)
第八章 九變篇(利害原則及地形判斷)
第九章 行軍篇(先知原則(一)及特種地形)
第十章 地形篇〔先知原則(二)及戰術地形〕
第十一章 九地篇(隔離原則及戰略地形——遠征作戰)
第十二章 火攻篇(火攻作戰)
第十三章 用間篇(情報戰)
原文注釋 – 11

原文注釋 – 11



始計篇第一 計劃原則及奇襲

(一)戰爭(作戰)計劃作業程序
 →3・計劃作爲指導要領
 →(2)軍事戰略指導要領 —— 奇襲

 A 戰爭第一特性認識 —— 詭道
 B 詭道實施要領 —— 創造奇襲

 C 奇襲指導要領 —— 攻虛

 (A)攻其有形之虛

解:攻擊敵人無準備,無防備,部署不充實而虛弱之地方。

【闡述】   
   在第二次大戰中德國因法有馬其諾防線之堅固,不易越過國境,乃由安德內斯防備薄弱地區突破,深入法國左後側,英法軍無法從比利時後撤增援,法終訂城下之盟。茲再舉一攻其無備戰例如后:
   唐李靖總管三軍進擊蕭銑,八月集兵慶州;銑因時值秋潦,江水泛漲,三峽路危,強言靖不能進,遂不設備。九月靖率兵而進,說道:「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我兵始集,銑尙不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迅雷不及掩耳;縱使知我行動,彼必倉卒無以應敵,必可擒銑矣。」靖兵進至夷陵(宜昌西北),銑始懼,集結江南兵,不能趕到,靖兵圍城,銑遂降。

 (B)攻其無形之虛

解:我之行動,出乎敵人想像及意料之外,使敵措手不及,不惶應付。

【闡述】   
   「出其不意」與「攻其無備」,似乎是同時發生,因爲「不意」所以「無備」,因爲「無備」,所以可「出其不意」。但詳爲解釋,似尚有區別;「無備」卽未設防,「不意」乃于未料及之時間或地點而受到奇襲之謂;如日本之襲珍珠港,使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消滅殆盡(據美方公布:被擊毀主力艦五艦,其他一艘,重傷主力艦一艘,輕巡洋艦二艘,驅逐艦三艘,其他一艘,輕傷主力艦二艘,其他一艘,被擊毀海軍飛機九十二架)可謂戰果豐碩。實乃一典型出其不意之奇襲。卽奇襲其心理上未有防備之空虛處,此乃無形者。「出其不意」之戰例甚多,尤在中國歷史上更是俯拾皆是,茲舉人人熟悉之鄧艾偷渡陰平例如后:
   魏與蜀軍相峙于劍閣,鄧艾欲從陰平小路出漢中,用奇兵逕取成都;但鍾會認爲陰平小路皆高山坡嶺,若蜀以百餘人守其險要,斷其歸路,則鄧艾之兵皆餓死矣。但鄧艾認爲乘虛攻成都快可成功。冬十月艾自陰平行無人之境,七百餘里,鑿山通道,搭造橋閣,山高谷深,至爲艱險,又糧運將圓,頻于危殆,最後至一摩天嶺,艾以自裹其身,先滾而下,將士皆攀木掛樹,魚貫隨後,進入江油,蜀守將馬邈降,諸葛瞻來拒,大敗而亡;進軍成都,蜀主禪降。此卽出其不意也。

 D 臨機應變 ——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解:「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及以上十一項詭道之運用,乃軍事家用兵制勝之要訣;何時運用何策,何地運用何計;此無法預先傳授者,要隨敵情之變化,臨機而應變運用之,不能拘泥于常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耳!

【闡述】   
   曹操曰:「傳,猶洩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臨敵變化,不可先傳,故曰料敵在心,察機在目也。」施子美曰:「攻其無備,所以觀敵之勢而擊之也;彼勢有所不及備,則吾從而攻之。出其不意,所以察敵人之心而襲之也,彼心有不及慮,則吾從而出擊之。」又曰:「惟其攻無備,攻無不克;惟能出不意,出無不利,是術也,又豈可以先傳耶?」皆云應臨機應變,捕捉戰機以取勝。所以拿破崙講究「慧眼」以識戰機,致勝之道,全乃智慧之傑作,尤詭道之運用,全憑先天之慧根與後天之知識及經驗,看破當時瞬息萬變而複雜之戰況,始克敗敵,故不易先傳。

   其次談詭道之手段,豈止十一項;凡用欺詐之手段,以達到使敵人受到奇襲之目的者均屬之。故常被認爲乃戰爭藝術中之一部份。歷史告知吾人,許多軍事領袖均會用詭道之手段以勝敵,然擅長此道者,實爲數寥寥;因欲想欺騙一個機警之敵人,并非一件容易而簡單之事,不僅要有智慧、勇氣、想像力,及對于戰爭藝術和科學須有多方面之了解,且對于敵人之情况、思想、與意圖,均應有深刻之認識。蓋兵力無分強弱,均應使用詭道之手段;強者可較易獲得勝利,并可減少其損失;弱者更可利用此種手段以補其兵力和工具之不足。

   運用詭道最高明者,可使敵深信不疑,卽令敵已獲知敵方眞正意圖和計劃,亦常懷疑其正確性。此種例證頗多,如在第一次大戰中,英軍在發動堪布萊攻擊之前,曾用種種手段,使德軍相信其大量戰車係集中在阿拉斯以北地區,并使德軍確信攻勢必來自該方面。在攻擊發動五天前,德國砲兵曾向假想「集中」之森林中實行猛烈砲擊。德軍以爲必已擊毀不少戰車,但事實上,該處一輛戰車亦未駛入。

   在實施詭道工作上,必須力求發展新觀念,老方法和手段不可重複使用,因敵人甚易識破,而採取適當之對策。事實要眞正能欺騙敵人,始可奇襲敵人;如在第一次大戰中,通常在陣地攻擊中,均採取狹窄正面之突破,然俄將布魯西羅夫(Brusilov)却在一九一六年夏季攻勢中,採取同時在數個地區實行突破之辦法;如此,使德奧軍受到奇襲,而獲得正面突破成功,殺傷和俘虜七萬五千人之多。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也。

   其次孫子思想之偉大處,卽其計劃作爲格式,却與現在吾人習用之美式狀況判斷五段式之精神甚爲符合;彼在兩千五百年前卽用此種科學思維方法去策定作戰計劃矣。吾人讀古人書常不求甚解,總以爲外國之參謀作業細密,不知道我固有之軍事學理更深入而周詳,所謂「道、天、地、將、法」者,豈非五段法乎?豈不更具體而包羅無遺乎?所以研究孫子兵法,不必強將其立言去凑合外國之理論爲得志,要去體會其思想之眞諦及精神之所在,將之掘出而光大之,始爲吾人求知應有之態度。

   在孫子之作戰計劃中,其狀況判斷,及其詭道之鬥法,均爲「出敵不意,攻其無備」此一目的而着眼,換言之,一切皆爲實施「奇襲」而設計者。故一切想法,一切措施,總要力求以獲得「戰略和戰術之奇襲」而部署,始可爲世界上一等之戰略家,始可稱爲超級之軍事家。試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諾曼第登陸作戰,艾森豪將軍所策劃之奇襲部署,卽可知古今戰略家其所見略同:
   (一)夜間攻擊——爲獲得最大奇襲效果,最初曾考慮夜間攻擊之是否可行,但終決定應依太平洋之作戰教訓,蓋我方既擁有絕對優勢之海空軍,則對堅固防禦之敵實行攻擊,應以日間爲當。
   (二)登陸用船隻分別集結于英倫全國各港 —— 南部諸港船隻之集中避免顯示敵人,進攻卽將發動之象徵。吾人感覺必爲敵機偵察,爲混擾敵之判斷計,乃與英海軍大臣商定,將大批駛向太晤士河之高船及爾後 補給歐陸船隻,盡量停留蘇格蘭諸港,至戰鬥開始後爲止。「此用而示之不用之法也。」
   (三)部隊集中位置于英倫東部及東南部,在加萊區之對面 —— 吾人預料德統帥部認爲盟軍進攻加萊區爲一顯明之行動,乃盡各種手段,加以符合以堆其信心。將最後用于諾曼第攤之部隊,集中于東部及東南部而不在西南部;如此,期使敵方由其空中之偵察,及無線電竊聽,而判斷我主攻將在東部發生,并至六月六日登陸已發動後,吾人仍極力保持東南區部隊之集中狀態,并暴露眞正的或假的船隻,俾期敵人誤斷我諾曼第之進攻,僅爲一牽制作用;而積極主攻,將于牽制作戰完成後,指向加萊區。「此遠而示之近之法也。」
   (四)猛烈轟炸加萊區 —— 更進一步之處置,則由空軍轟炸計劃完成之。轟炸活動之分配,作特殊計劃,以表示加萊區特別重視。」此亦遠而示之近之法也。」
   (五)嚴密防止眞正作驗企園之洩漏 —— 要英政府發佈命令,于吾人發動登陸之海岸地區,及海岸內十英里之地帶,禁止外界人事之進入。并于四月十七日,下令禁止外交人員,或其隨員進出英國國境;其信件亦須受檢查,此項禁令,延至六月十九日始止。
   最後,于五月二十五日,將寄往美國及他地之信件,勒令延期十日發出;并禁止所有美方人員,使用通過大西洋之電話、無線電,及海底電報各項通訊設備。
   (六)在地勢險阻之處爲登陸點,在氣候惡劣,浪大潮低之時登陸,以出敵意表,在前已詳述。「此能而示之不能之法也。」
   以上許多措施,祗爲一個目的,卽爲達到戰略和戰術之奇襲而努力。直至六月二十五日,德軍統帥 隆斯特德仍在宣稱德軍并未遭受奇襲;誠乃艾森豪將軍「奇襲」之傑作也。

   故孫子之思想眞理,永遠光耀而常青,在兩千五百年前其著書立說,卽認爲作戰計劃之重點在戰略指導,其指導之着眼,一切要爲「奇襲」而努力。至今二十世紀核子戰爭時代,如諾曼第登陸兩百萬大 軍之作戰偉大場面,其作戰計劃實際之實踐行動,仍遵循孫子之「奇襲」思維而發展者;故愈覺孫子之戰爭論理高深、博大、精彩,不受時空限制,而照耀萬古!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