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釋 – 4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始計篇(計劃原則及奇襲)
第二章 作戰篇(動員原則及速戰)
第三章 謀攻篇(全勝原則及謀攻)
第四章 軍形篇(先勝原則及態勢優越)
第五章 兵勢篇(奇正原則及運動)
第六章 虛實篇(主動原則及虛實)
第七章 軍爭篇(機動原則及會戰)
第八章 九變篇(利害原則及地形判斷)
第九章 行軍篇(先知原則(一)及特種地形)
第十章 地形篇〔先知原則(二)及戰術地形〕
第十一章 九地篇(隔離原則及戰略地形——遠征作戰)
第十二章 火攻篇(火攻作戰)
第十三章 用間篇(情報戰)
原文注釋 – 4

原文注釋 – 4



作戰篇第二 動員原則及速戰

三)結論 —— 貴勝不貴久

解:依上所述,戰爭之價值貴乎迅速獲得勝利,决不能曠日持久。所以深知戰爭原則而用兵之將領,誠人民命運之主宰,亦國家安危所繫之偉人。

【闡述】   
   戰爭無論是強大國家向外發展而用之攻勢作戰,或弱小國家爲掙扎生存所發動之抗戰,均應儘速求得勝利之結局爲上策。孫子認爲如已戰勝,亦已獲得進攻之目標,而不迅予結束戰爭,使龐大之軍隊逗留戰場,既浪費人力、財力、物力,且非常危險。歷史上最好之事例,莫如拿破崙一生之輝煌成就及其遭遇,可爲洽當之說明,茲述如后:

   法國自一七八九年巴黎暴民發動革命以後,國內政治混亂,恐怖統治,人人自危,經費破產,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國外則普、奧聯軍協助恢復專制,大軍進逼法境;法國岌岌可危,時有亡國之禍。一七九六年拿破崙在兩週內六次勝仗所得來之土地,又爲奧國奪回。法國人民崇拜拿氏乃偉大之英雄,誠法國之救星,遂推之爲國王。自一八〇六年至一八一〇年,可說是拿破崙之極盛時期;一勝于烏爾慕(Uln)而直入奧京,再捷于奧士特里次(Austerlitz)而迫奧帝割地罷兵;續敗普軍于耶拿(Jena),又敗俄軍于佛利德蘭(Fried Iand),瓦解第三次歐洲聯軍。法國領土南至波河,北至北海;其子、弟、妹及妹夫等均封爲國王。此時拿破崙之聲威,比之千年前之查理曼大帝,有過之而無不及。

   法國人民在恐怖和戰亂中度過二十年,均思安居樂業,已不醉心追隨此一好大喜功之英雄去戰場尋死,何况拿氏既自私又專制可能之復辟者,人人均已厭戰;在國外,除英國外,歐洲大陸已無敵人;此一時期,實乃拿破崙休兵養息國力之最佳機會,然拿氏竟繼續在西班牙作戰,一八一二年又大舉攻俄,終至失敗,一八一四年被迫退位,最後在大西洋中之聖赫拿島上(St. Helena)被幽禁挹鬱悲憤而死。

   自一七九六年拿破崙在意大利戰勝後,直至一八〇〇年左右,法國人擁戴拿破崙之熱烈,認爲他是法國唯一救星,他文武雙全,既精于軍事,又諳政治,似乎一切外患均可藉其勇毅之精神而立刻化險爲夷;眞是「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拿破崙可當之而無愧。惜彼忽略東方兵聖所說:「兵貴勝,不貴久」之眞理,終至敗亡;實令人遺憾不置!聞云拿氏對孫子兵法頗有研究,恐係溢譽之辭,否則,彼應及時鳴金偃旗,懷遠人.修政治,與各國和平共存,而維繫王權于當時。誠然,彼更未曾讀吾國之易經,所謂「亢龍有悔」之哲理,宜持盈保泰,戒慎恐懼以修德;否則,何致失敗至死無葬身之地哉!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