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原文注釋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始計篇(計劃原則及奇襲)
第二章 作戰篇(動員原則及速戰)
第三章 謀攻篇(全勝原則及謀攻)
第四章 軍形篇(先勝原則及態勢優越)
第五章 兵勢篇(奇正原則及運動)
第六章 虛實篇(主動原則及虛實)
第七章 軍爭篇(機動原則及會戰)
第八章 九變篇(利害原則及地形判斷)
第九章 行軍篇(先知原則(一)及特種地形)
第十章 地形篇〔先知原則(二)及戰術地形〕
第十一章 九地篇(隔離原則及戰略地形——遠征作戰)
第十二章 火攻篇(火攻作戰)
第十三章 用間篇(情報戰)
四、原文注釋

四、原文注釋



兵勢篇第五 —— 奇正原則及運動

(一)兵勢運用之基本組織

   1・指揮之組織

   (1)分數 —— 編制

解:分數 —— 部曲爲分,什伍爲數。分卽部隊編成,數卽人數之意。古代部隊之編制有種種記載:
依周禮分: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五師爲軍(一萬二千五 百人 ),另十人稱爲火,五十人稱爲隊。依司馬穰苴分:以五十人爲一隊,將一軍之一萬二 千五百人,分爲二百五十隊,其中七十五隊爲握奇(總預備隊),其他一百七十五隊,分爲 八陣,卽本隊八千七百五十人,預備隊三千七百五十人。據張預述漢制:一人曰獨,二人曰 比,三人曰參,比參爲伍,五人曰列,二列爲火,五人爲隊,二隊爲官,二官爲曲,二曲爲 部,二部爲校,二校爲裨,二裨爲軍,一軍計三千二百人,比周制一軍之人較少。如現代軍 隊之編制,班、排、連、營、團、師、軍等,均可稱之爲分數。「孫子說:凡指揮統御大部 隊能如指揮統御小部隊之簡易者,乃因有部曲什伍之編制組織可層層節制,可如臂之使指,而發揮其功能。」

   (2)形名 —— 陣法

解:形名 —— 形是陣形,名是旌旗。「凡指揮大部隊作戰,能如指揮小部隊作戰之簡單者,乃因有 已定之陣形和具名號之旌旗,人可各自爲戰,雖戰百萬之兵,如戰一夫也。」

【闡述】   
   孫子重視組織,並特重視指揮之組織,彼用八字:分數、形名、奇正、虛實,以表示作戰之 組織觀念,實際已具備作戰全部之組織要素矣;如精神力、物質力、時間、空間、戰略、戰術、通信、 情報、後情、技術、民衆運動與行政管理等,均已包括;亦卽強調「人物」和「意志」兩個因素乃戰力 組合之基礎。

   茲對「形名」兩個字擬多加解說:因爲曹操說:「旌旗日形,金曰名。」因此,後人均沿用其釋注。然「形名」兩字如此解法,在字義上似甚勉強,實難符合全篇之思想。夫孫子寫作惜字如金,若將 「形名」僅解釋爲旌旗和金鼓,則「鬥衆如鬥寡,形名是也。」如此肯定之語氣,且頗富戰術思想之 「鬥衆」及「鬥寡」,其深意則無法發揮矣。近代人爲旁證孫子兵法乃戰國時之兵法,竟將莊子所講:「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之「形名」片語,牽強附會以解釋此頗具體性之「形名」兩字,眞風馬牛不相及也。試一讀孫子十家注中杜牧之解釋曰:「夫形者,陣形也;名者,旌旗也。戰法上說︰『陣間容陣,足曳白刃,故大陣之中,復有小陣,各佔地分,皆有陣形。旗者,各依方色,或認以鳥獸,某將某陣,自有名號。形名已定,志專勢立,人自爲戰,敗則自敗,勝則自勝,戰百萬之兵,如戰一夫,此之是也。』」如此解釋,則甚合孫子之原意。

   本篇所謂兵勢,實乃孫子描述陣形運用變化之藝術也。夫古代不知陣法,不能爲大將,如宗澤對岳飛說:「君之智、勇、材、藝,雖古良將未必可及;然好野戰,不遵古法,今當裨將尙可,他日若當大將,豈萬全之計?此有機密陣圖一份,望仔細研讀,將受用不盡。」如此重要之「形」字,豈可輕忽而以旌旗解釋之。

   所謂陣形,名稱特多:如韓信之「背水陣」、「十面埋伏陣」,諸葛亮之八卦陣圖,埃及人用之「 大方陣」,以及封神演義中之「黄河陣」、「萬仙陣」,戰國策中之「一字長蛇陣」、「火牛陣」,其他小說中之「五行八卦陣」、「五雷陣」、「天門陣」等等怪誕名字;與現今軍事上所稱之各種「隊形」,以及「態勢」、「攻擊部署」、「防禦配備」、「開進」、「配置」等之意義相似。

   至于「名」字,卽旌旗上所綴之代字,如岳飛之軍隊,軍旗中間均縫一「岳」字,因此人皆稱之爲岳家軍;如戚繼光之部隊,軍旗中間均縫一「戚」字,因此人皆稱之爲戚家軍。亦與現在軍旗上所用之代字,如「長城」,如「東海」,如「五一四七部隊」,如「二八六九部隊」等之意義完全相同。所以,有此種名號之旌旗作記號,則在作戰混亂之時,兵卒卽可跟隨自己隊旗之行動而行動;此卽用以維持作戰組織之工具,亦即用以連絡或通信。

   2.戰略戰術之組織

   (1)奇正

解:正 —— 是正常之原則或法則,正規形之部署兵力,和正面等等之意義。奇 —— 是非正常之原 則或法則,或是預備隊,或是助攻,如迂迴、包圍、奇襲等之意義。三軍——諸侯定爲三軍,爲三萬七千五百人。
   「如三軍龐大之部隊,可使之無論在任何狀况下,必能受敵之強大壓力,而不致潰敗者,乃由于奇正部署運用適切之故。」

【闡述】   
   奇正兩字,已是人人口頭用語,茲將古人之解釋略述之:曹操說:「先出合戰爲正,後出爲奇。」李筌說:「當敵爲正,傍出爲奇。」賈林說:「當敵以正陣,取勝以奇兵;前後左右,俱能相應,則常勝而不敗也。」梅堯臣說:「動爲奇,靜爲正,靜以待之,動以勝之。」何氏說:「兵體萬變,紛紜混沌,無不是正,無不是奇;若兵以義舉者正也,臨敵合變者奇也;我之正,使敵視之爲奇,我之奇,使敵視之爲正;正亦爲奇,奇亦爲正;大抵用兵皆有奇正,無奇正而勝者,幸勝也,浪戰也。」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