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篇大意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始計篇(計劃原則及奇襲)
第二章 作戰篇(動員原則及速戰)
第三章 謀攻篇(全勝原則及謀攻)
第四章 軍形篇(先勝原則及態勢優越)
第五章 兵勢篇(奇正原則及運動)
第六章 虛實篇(主動原則及虛實)
第七章 軍爭篇(機動原則及會戰)
第八章 九變篇(利害原則及地形判斷)
第九章 行軍篇(先知原則(一)及特種地形)
第十章 地形篇〔先知原則(二)及戰術地形〕
第十一章 九地篇(隔離原則及戰略地形——遠征作戰)
第十二章 火攻篇(火攻作戰)
第十三章 用間篇(情報戰)
三、全篇大意

三、全篇大意


第十章 地形篇〔先知原則(二)及戰術地形〕

   本篇雖名「地形」,實際內容,並非全論地形,係闡述一智勇兼備之將領在戰場上指揮作戰,有三種事物之特性,應深刻予以理解和認識。此三種特性,乃導致作戰勝利之基本要素,亦指揮官統御和指 揮成功之因素;同時亦將帥應知之原則,可謂之爲戰略性之「先知原則」。

   第一、對地性之認識——對于地形,不僅明瞭其名稱,幷須了解在此種地形中作戰獲取勝利之道。本篇所述之地形,是一種戰術地形之含義,孫子認爲將領一定要深悉各種地形之判斷,始能料敵制勝。所 以在第九、十、第十一各篇均討論到地形問題,但各篇地形之性質各異,本篇所講之地形係屬于戰術性者。
   戰術性地形,概分爲六種:所謂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險形、遠形是也。在通形地形,必先居高陽,利糧道;在挂形地形,敵無備,始可出而制勝;在支形地形,令敵半出而擊之;在隘形地形,固守隘前,出奇以制勝;在險形地形,必居高陽以待敵;在遠形地形,勢均,難以挑戰。凡此六種地形,爲將者應熟練而運用之。
   
   第二、敗兵特性之認識——打仗係一羣活人集體之暴力行爲,如何發揮此種集體力量,以獲取決定性之作用,乃指揮官須時時觀察、體會掌握而運用者。孫子將部隊戰力脆弱之形成分爲六類:卽走兵、弛 兵、陷兵、崩兵、亂兵、北兵是也。所謂走兵,卽以一擊十,自不量力,則必敗而奔走矣;所謂弛兵,卒強吏弱,無法統御,則紀律必廢弛而致敗矣;所謂陷兵,卽吏強卒弱,而無訓練,必陷于敗亡矣;所謂崩兵,卽下級指揮官爲上級偪怒而戰,不量力,必致如山之崩而敗矣;所謂亂兵,卽將懦無威,部隊進退無節制,則必自亂而敗矣;所謂北兵,卽將領既不能料敵,又無選鋒,自必敗北矣。孫子認爲此六種致敗現象,非天之災,皆將之過也。
 
   第三、將帥責任之認識——一個標準的統軍將領,必具備各種優越之特性,因其所負之使命特殊,所謂「將者,國之干城,民之司令也」,其中最須具備者,卽爲責任感。因此將領一定要「知任」,要負地形判斷之責,要負戰與不戰決定之全責;要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而知保國衛民之責;要知有愛惜部下之責;要知負有統御嚴明之責;此種責任感應隨時謹守予以培養。

   以上三點雖分爲「知地、知兵、知任」,但其實質要求之重點,仍在琢磨「知己」之工夫。所以孫子結論說:半知則半勝,全知則全勝:所謂「全知」者,卽知天、知地、知己、知彼也。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