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五蘊皆空
乙、解本文
子一、顯分→ 丑一、正明般若體用
寅一、總明。 → 卯三、效果。
上嘗言之:觀自在菩薩以觀想觀照的功夫而得自在,今說此位菩薩以妙智慧證到徹底的修法而獲得之佅果,此效果便是「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人有兩種執著性:一為執著於色,一為執著於心,色是攝於色蘊,心是攝於受想行識四蘊,所以一切執著,均不離此五蘊,佛說一切法,都不外破執,即破除吾人此類執著性。凡夫之執著性可謂與生俱來,首先執著我相,便成我執,有了我執,即起種種分別,所以小兒一開知識,即執身為己有,名分別我執,色蘊先具,旋即隨根而起受、想、行、識四蘊,是名俱生我執。因為執身為我,此「我」就是色蘊,但祇此一「我」不能獨立,需賴衣食住之助以維持生活,所以便須談到享受,由此乃有苦受、樂受、捨受、之別,滿足為樂受,虧缺為苦受,平常為捨受(即不苦不樂平常受),此為「受蘊」之釀成;因於享受之需求;必須有所想度,此想度即為「想蘊」,因想而有謀取生計之計劃,有計劃還要實行,由是再構成「行蘊」,換言之,行就是工作,工作須賴智識之培養,於是乎「識蘊」又不可或缺,識、為知識之義,吾人令子弟就學,其目的不外乎使其廣開智識,為未來求生之準備。反言之:有智識,纔可行,要行還需思想,然後方得享受以維此色身。凡夫有此我執,遂昕夕為此五蘊所困惑,設知身體並非是「我」,身體祇是「我的」,當下即可破除五蘊之執著,則一切無明妄想,必然冰消瓦解;惜乎凡夫迷染彌深,未明妙理,偏執五蘊色身,錯認「我的」為「我」耳。事實吾人之身體,儼如吾人之房子,倘說房子為「我的」,當然不悖事理,苟謂房子為「我」,豈不令聽者啞然失笑?由此可知,吾人之於身體,祇能稱為「我的身體」,絕不能說身體就是「我」。然則何謂「真我」?真我者,為吾人之知覺性──本知本覺也。似此身體祇為我暫棲之所,與房子何異?房子有生滅,則我身體烏無生滅?而真我(知覺性)自無始以來,未曾有生,亦未曾有死,屬真常不變者,佛說法要令吾人了然於「真我」與「我的」之分界,方可達到破執功夫也。
又,五蘊為一切總法,蘊為積聚之義,即日就月將蘊釀積聚而成者也。五蘊法有如五種材料,宇宙山河,世界萬象,三世諸佛,聖賢,三善道,三惡道,簡言之四聖六凡,均由此做成。
四聖者:為小乘阿羅漢,中乘辟支佛,大乘菩薩,及極果(即佛)。六凡者為凡夫三善道與凡夫三惡道;凡夫三善道乃天、人、阿修羅;凡夫三惡道乃地獄、餓鬼、畜生。綜之,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均基此五種材料而成。妙用之可成阿羅漢、辟支佛、大乘菩薩,妙用而至究竟即成佛,善用之而行上中下品諸善業即生三善道,錯用之而行殺盜淫等上中下品諸惡業即墮三惡道。吾人迷昧無明,縱情濫用,即成此五濁惡世;所謂五濁惡世者,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是也,濁為清之對稱,渾濁也。劫濁為色蘊所造,娑婆世界眾生,執在色身形相之上,對於一切唯心造之性理,迷惑不解,遂成劫濁也;見濁為受蘊所造,知見既妄執色身為己有,乃不得不及於享受,以保有此色身,乃成見濁也;煩惱濁為想蘊所造,為求享受之滿足,貪欲乃應運而生,或奔競貨利,或爭圖貴顯,心眼祇知接受有色為已足,捨仁義道德而不顧,但求目的,不擇手段,於是胡思亂想,煩惱重重,此所謂煩惱濁之釀成,由此色受一濁;即起家庭煩惱,社會煩惱,國家煩惱,擴至世界煩惱也;眾生濁為行蘊所造,人既有我執之知見,乃擬常留於世間,無奈歲月催人,縱饒活逾百齡,亦不免一死,由此真性迷惘,攬取壽執身執,爰成眾生濁也。命濁為識蘊所造,因眾生濁之結成,不祇壽命遞減,身亦隨減,佛說從前人有八萬四千歲,身長十六丈,一百年壽減一歲,身減一寸,現在人類最高者亦不過五六尺,七八十歲已稱上壽,由此每況愈下,將來人不過一尺高,上壽只為十歲,此時戰亂䋼起,災劫頻仍,人間慘痛,莫茲為甚!今日人對修善積德之事,尚多樂為,屆時竟視善舉如敝屣,佛法蕩然無存矣!職此之由,皆緣乎眾生一念無名,妄以業識(即第八識)為主動,以致四濁交混,日甚一日,壽命短促,因亦隨之,於是依此而集成命濁也,倘此時多有眾生,憫世道之日衰,而殷勤修道,多聞佛法,或戒殺放生,或行善積德,則挽此狂瀾,時猶未晚,壽命銳減,不致太甚也。
綜上所述,此五濁之形成,亦不越五蘊範圍,五蘊法既為一切總法,所有宇宙世界,十法界眾生,均賅括無餘;但此五蘊皆具理性,其性之本體即為妙有真空(此妙有真空涵義,容後詳析)。所以觀自在菩薩妙智慧證到徹底而得效果為「照見五蘊皆空」,照乃承上文觀自在之觀字而言,觀為因,照為果,此所謂由因致果也。又,照為觀照,乃心上的功夫,由觀行而起覺照,見為觀見,乃見性上的功夫,覺照的功夫用至精純,由覺照才得觀見,此見為實見,此實見成就,隨之而獲致「五蘊皆空」之佅果,即了然於五蘊之本體為空無所有,臻此境界,即便成佛,為上上道。此時不但不濁,反而清淨無比也。由此洞徹一切法都是自己的性,此五蘊仍是五蘊,即如衣仍是衣,食仍是食,住仍是住,但一到此清淨境界,其知見之大,洵屬無量無邊矣。縱談至此,予(大師自稱)當一釋空義,何謂空?簡言之:不取不捨不分別便是空。詳論之:此空乃指妙有真空而言,苟以此空視作眼前虛空即謬誤矣。
空有五重,所謂頑虛空,斷滅空,析法真空,體法真空,妙有真空是也。
頑虛空 此即為凡夫所執眼見之虛空,此空為頑虛不靈,全無知見者。
斷滅空 此空為外道所執,佛未出世時,印度多外道,彼等亦講求修學,但不知一切法唯心造之理,妄以為心外有法,乃乖舛百出,竟往心外求法,旋墮胡塗之見,乃執虛空亦已消滅,一切都空無所有矣,此稱為斷滅空。
餘下三重空,係屬佛法範圍,一為析法真空、一為體法真空、一為妙有真空,此都屬於心理上的空,不著相上,是指小乘(聲聞)、中乘(通教菩薩)、大乘(大乘菩薩而至成佛)所修證的程度分別而言,是以此三重空纔夠得上空理,所謂空理者,既不是凡夫眼見的頑虛空,又非外道所執之斷滅空,此空理亦可名之為性空、性理、天性、或天理,定名不一,而涵義僉同,茲依藏、通、別、圓、四教分䛏佛法之三重空義。
析法真空 藏教內小乘聖人,根性較鈍,對於佛說妙有真空之理,未能完全受納,反以大乘教理領略到小乘上,而成此析法真空。析、分析之意,即剖分色法是色法,心法還是心法。法、樣子也,亦可釋為方法,規範,或一定規矩之義;色法是有形有色之樣子,心法是知覺之作用,就眼前之色法來說,如吾人之身體為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此四大為無知覺但有形有色,故稱色法;所謂地大者,為人身之皮肉筋骨,水大為血脈津液,火大為溫暖炎熱,風大為呼吸運轉,此四大之性,本無知覺,終屬幻化不常,但其中一大如有偏勝即病,缺廢則死,如我(大師自稱)高齡,百病交侵,皆緣水火不調,氣力虛竭所致,是以醫理有滋水濟火,袪風提氣等論列,依此藉知四大都屬生滅色法,有生滅,人乃有生死;如依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而言,再論其中之「空大」亦有生滅,以虛空而言,倘吾人放貯一櫃於某處,某處之空間即立被佔領,此時此櫃體積所佔有之虛空即為消滅,苟將櫃撤離,虛空乃隨之復現;又以高山為喻,亦屬如是,高山巍然而立,則其所佔體積之虛空即滅,高山苟被移平,則其所佔體積之虛空即再復生,此一生一滅,截然可見,此色法也。然則心法又作如何解釋?無形色、有知覺、而無生無滅者即心法也。要之有知覺無形色屬心法,有形色無知覺者為色法。人妄認四大假合之身為我之故,是以永不能超離生死苦海;昧理彌深,其冤何極!殊不知色身祇是「我的」,而知覺方為「真我」,即知覺方為我之主人,而色身祇是我之奴隸也。譬今有人焉,今夕擬來此聽經,但感疲憊不堪,懶於動作,旋念聽經足以滋長慧命,意義重大,非聽不同,於是抖擻精神,驅車就道,依此而論,主動者為誰?知覺也,是故知覺始為主人,而色身乃從其驅遣之奴隸耳。不幸吾人反奴為主,知覺迷昧,遂有生滅,設若有人洞燭此妙理,徹悟知覺為主人而原無生滅,人身雖死而知覺常住,當下即可了脫生死苦海也。所謂知覺者何?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知法;此見聞嗅嚐覺知六種性,即為知覺性也。佛說四十九年法,塵說剎說,豎說橫說,亦不外演釋此中玄義,令眾生根除迷執而返妄歸真也。上述為色心二法之釋義,當時因小乘根性不敏,未克深聆法要,乃將心色二法謬予剖析,誤以為若令知覺保存,決不能捨此色身。然則知覺究從何而來?生理學家謂來自心臟,但試將心臟解剖,了無所獲;其他宗教又謂來自腦筋,然剖之細驗,又杳無驣影,如是窮根究本,來處終難考證,佛法惟有強假以名,謂係從不可名相而生,既屬不可名相,可知當體即空也。臘月初八日,佛夜姰明星,頓然開悟,緣以星為色相,相距之遙,難以數計,但眼之知見,竟能及之,由斯星光與見性一經觸動,遽爾了悟自已本性,推知心量之大,竟屬無量無邊者,所以一經悟道,即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未能證得。」眾生者,顧名思義已知為叢聚而生,非屬一個也,例如人體由心、肝、脾、肺、腎、毛孔及各色各樣寄生蟲聚合而成,所以說一人為一眾生,佛謂此類眾生,無一不如佛而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德相,係由清淨法身而來,不過眾生昧不知返,不能去其污染而證得清淨法身,故與佛有殊耳。世尊姰星悟道,觀自在菩薩從聞思修而證果,均是緣自知覺作用,此知覺為本知本覺,無奈吾輩凡夫,心量狹小,目光如豆,偏以形像為見,從此見人是人,見桌是桌,只悉「所見」不明「能見」,「能」「所」不亡,安能了達「本見」?本見已迷,又曷有不胡塗之理?總之吾人苟見到無形無相之本性,方為真空。人根性有清濁之別,清為了知自己本性,濁則執著於所見之形相也。小乘人所證到之析法真空,以為心是心,物是物,即心相兩分,色空各別;只觀所見──即所見到之見,仍不明能見為自性,此自性在眼根則為見性,耳根為聞性,鼻根為嗅性,舌根為嚐性,身根為覺性,意根為知性,如此知見,僅獲片面真埋,便稱開悟,其實此時破參僅得三分之一功夫,此所謂析法真空;惟彼等不將觀念看重於身上,衣食住隨緣而作,此已遠勝凡夫多矣!故稱小乘聖人。但仍不圓滿,因彼等仍不知眼根之見性為空也。佛以觀自在菩薩已悟證本知,不偏能所兩邊,所謂能所雙亡,已證中道之義,圓滿周遍,乃得此清淨法身,與小乘人迥然有別,是故此時佛以一千二百五十五常隨眾,雖證四果,然只了分段生死,仍未徹底,乃令回小向大,而向此位菩薩學習修行。其次說到:
體法真空 此體法真空為通教菩薩所證,通教為中乘,乃大乘初門,悟理自比小乘高,其因證五蘊法與空,不相析離,了知當體全是真空,但仍不悉此五蘊法為妙有。其意為不需厭離色身,有此色身則誰無覺知,然不著於相上而已。矧知色身當體即空,空是空,但又偏到空一方面上,故仍未徹底,何謂徹底?徹底即為:
妙有真空 徹底者,究竟之義,不偏於有,不偏於空,中道之義,又名第一義空也。綜之心理之於色相,不予執著,對有無了不分別,即為「妙」,不有而有謂之「妙有」;不空而空謂之「真空」。觀自在菩薩之妙智慧,乃從心理不起分別而致;即見是見、聞是聞、嗅是嗅、嚐是嚐、覺是覺、知是知,所謂六根不住於六塵。彼觀海潮音悟道,認定聞性永住,心理了無執著,乃能證到不分別,不可思議之妙,此所謂妙有真空也。
綜上所論為二凡所見之空及三聖之空理。此節文之義,乃䛏明觀自在菩薩以妙智慧徹底的修法,而獲得此照見五蘊皆屬妙有真空的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