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說到日本的古典名著,很多人都會想到《萬葉集》或是《源氏物語》吧。但是,如果要舉出一本被各個領域的知識分子爭相談論、相關解說書出版最多的古典名著,那就非《歎異抄》莫屬了。
作為格調高雅的古典名篇,《歎異抄》與日本古典文學三大隨筆(《方丈記》、《徒然草》、《枕草子》)相比亦毫不遜色,在日本可謂廣為人知。
《歎異抄》寫於鐮倉時代(一一八五~一三三三)後期。書中生動地記載著把曾經專屬於貴族與知識階層的佛教,不分身分、性別,平等地傳達給了所有人的親鸞聖人的話語。
特別是「善人尚且得遂往生,何況惡人哉」這句話,大概很多人都曾在日本史或是倫理學的課堂上聽到過,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
可以說,《歎異抄》之所以令人傾倒,不僅僅因為它有著行雲流水般的文風、古典抒情式的優美詞句,深刻的生死觀以及超越善惡的人性觀才是它獨特的魅力所在。
一般來說,要想正確瞭解親鸞聖人的教義,就需要閱讀親鸞聖人最重要的著作《教行信證》。這部著作共有六卷,記載了親鸞聖人的全部教義。但是,由於這六卷內容龐大且具有高度專業,對於一般人來說難度太高,所以自明治時期(一八六八~一九一二)以來,篇幅短小而又文筆優美的《歎異抄》便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與全都由古漢語寫成的《教行信證》相比,《歎異抄》是由漢字加假名構成的古日語寫成的,這應該是《歎異抄》讓人們感到容易閱讀的主要原因吧。
這本書被當作研究「親鸞思想」的最佳入門書,在短期内就出現了大量的忠實讀者。不僅是佛教學者,甚至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也都被其優美流暢的文字,以及顛覆常識、震撼人心的内容深深吸引。
「如果只帶一本書去無人島的話,我會帶上《歎異抄》。」說這句話的,是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
他還曾經這樣說過:「我完全不知道人死了以後會怎樣。問別人,別人也不清楚。無奈之下,只好去書店,買了一本親鸞聖人的弟子寫的,記錄著聖人話語的《歎異抄》。(中略)讀了以後發現這本書有真實的氣息。」
「無論是聽別人說話,還是讀其他書籍,我都會感到有些空洞,總覺得有什麼地方是假的。但是《歎異抄》卻不會給我這樣的感覺。」
「在十三世紀留下的文章中,最大的收穫之一,無疑就是親鸞的《歎異抄》。」
劇作家倉田百三也這樣盛讚《歎異抄》:「在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比《歎異抄》更致力於探求人類内心的著作了。(中略)而且文章還如此優美, 堪稱國寶級的美文。」
在西方哲學的基礎上構築了自己獨特思想的西田幾多郎,是日本近代哲學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哲學家,他也是被《歎異抄》強烈吸引的讀者之一據其弟子轉述,在東京、橫濱遭遇空襲之際,西田幾多郎曾經說過:
「即使一切書籍都被燒毀,只要留下《歎異抄》就足矣。」
而曾經師從西田幾多郎、就學於京都帝國大學的哲學家三木清,據說也曾這樣說過:「萬卷書中,如果只選一卷的話,我會選擇《歎異抄》。」
多年來,《歎異抄》一直暢銷不衰。文學界和戲曲界,也都爭相以《歎異抄》為題材創作作品。《歎異抄》中的思想,不僅深深影響了人文科學,甚至還廣泛波及到了醫學、科學等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