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自然,既是人類生存的物質
依託,對於每一個人它同時意味著
一種處世態度。今天,衆多的人們
已懂得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承認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人們
已認識到天人關係、物我關係,乃
至社會的人與人關係是一種宇宙統一
、自然一體的關係。
如果說現代人透過科學實證、數量分析得出這一結論,使人毋庸置疑,那麼,莊子在兩千數百年前,以哲學家的睿智、穎悟,揭示天人、物我,尤其人與人之間的相依統一,呈現宇宙統一,自然結構不可打破的規律,那就實在是醍醐灌頂,讓人清醒了。
這首要是人類對自身心與力的把握與運用。天地爲屋,萬物爲鄰,鄰人遭殃滅門,人類在天地這個屋宇下也難過日子了。認識這一點固然很難,這就是天人合一,物我同一。但更重要的是對人與人的認識,人本身行爲的態度與方式。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人們,爲一己之私,或爲一時意氣,或迷醉於身後聲名極工心計,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背信棄義,賣友求榮,認賊作父,爲虎作倀。如此,或可獲財利,或可成功名,甚至竊國爲王。但身心既爲渺小偏狹的功利驅使,甚而乾脆爲邪惡效命,互相效尤,這就必然使社會人心形成一種惡的膨脹,使人自身處在危險之中。
所以莊子強調自然一體的人際關係與人生態度。本來,世間萬事萬物,尤其於人事,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你不存在,我也就失去依賴生存發展的條件(《齊物論》)。所以說:人是人的世界。拔去一根頭髮,不會成爲禿頭,但每一根都拔去,必定成爲禿頭;失去一個敵人是好事,失去一個朋友也不算大損失,但每一個人都離自己而去,那麼整個天人關係、物我關係、人的世界就要發生災難性變故 —- 生命必定失去世界。個人如此,社會集團如此,民族國家同樣如此。
所以,作爲一種生存與發展的胸懷,人生在世,激進鬥爭,強硬占有,本身並不是唯一的行爲方式與目的。自然一體,宇宙統一,這種人與生俱來的需要,常常規定人們溫和的期待,寬容的體諒,這種無爲更是明智的有爲。因爲保護了他人,造就了環境,自己也獲得了生存發展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