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釋知訥 撰
或曰。真心體用未審是一是異耶。曰約相則非一。約性則非異。故此體用非一非異。何以知然。試為論之。妙體不動絕諸對待離一切相。非達性契證者。莫測其理也。妙用隨緣應諸萬類。妄立虛相似有形狀。約此有相無相故非一也。又用從體發用不離體。體能發用體不離用。約此不相離理故非異也。如水以濕為體。體無動故。波以動為相。因風起故。水性波相動與不動故非一也。然波外無水水外無波。濕性是一故非異也。類上體用一異可知矣。
真心在迷
或曰。真心體用人人具有。何為聖凡不同耶。曰真心聖凡本同。凡夫妄心認物。失自淨性為此所隔。所以真心不得現前。但如暗中樹影地下流泉。有而不識耳。故經云。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痴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性亦復如是。肇論云。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此乃真心在纏也。又慈恩云。法身本有諸佛共同。凡夫由妄覆有而不覺。煩惱纏裹得如來藏名。裴公云。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故知真心雖在塵勞不為塵勞所染。如白玉投泥其色不改也。